查看原文
其他

无论将来做什么,每个孩子都要学会写作

2017-10-30 白滔滔 童书妈妈三川玲


为什么在硅谷华人工程师少有升迁的机会?

为什么哈佛大学大一全体学生必须都得上写作课?

无论未来学什么,孩子真的都必须先学会写作这个本领么?

 

写作到底是什么?童书妈妈写作营正在做什么?


且听白先生娓娓道来。

 

硅谷的华人工程师

和哈佛写作课

 

今年夏天,在童书妈妈的家庭营里,有一位家长是从事IT行业的。

 

他分享说:


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在美国的硅谷。我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华人工程师干的多,印度同事说的多,华人很少有升迁的机会,印度人却有很多当了高管。在一个团队里,华人工程师拼命干活,最后汇报工作的时候,由于华人不擅长表达,陈述的往往是印度人。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会儿,说:“我们的孩子,一定要从小学会演讲和写作。要不,就太吃亏了。这是未来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无独有偶。为了童书妈妈读书会选书,我读了吴军的《大学之路》。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还参与了中国和美国高校的管理工作。

 

这本书详尽地介绍了美国一流大学的历史、理念、特点,非常好读。其中,吴军特别提到了他所考察的美国最著名的十二所大学中,有很多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哈佛大学为例,他们的本科一年级是不分专业的,学校为本科生开设了3500多门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而唯一对所有学生提出要求的只有一门,那就是:写作课。

 

也就是说,无论未来学生学的是法律、医科、政治、工程、商业、艺术……他们都必须先学会一个本领,那就是“写作”。美国大学注重写作能力,可见一斑。


 

写作到底是什么?

 

在童书妈妈的写作营里,我问一群7到12岁的男孩儿和女孩儿,什么是写作?



 大家说,写作文啦,写日记啦,这些要完成的文字作业。

 

我又问他们,上课的时候,他们会传纸条吗?犯错误的时候,要写检查吗?在家里的时候,用微信和朋友聊天吗?为了玩手机,会说服家长吗?同学间会争论吵架吗?旅行回来会和朋友分享吗?会和密友分享同学的糗笑话吗?会吐槽和埋怨家长和老师吗?会瞎改编古诗词、歌曲和课文吗?会给喜欢的同学写暧昧的贺卡吗?……

 

然后,我反问他们:这些,是不是也算写作呢?

 

学校里常规的写作教学,还停留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这些范畴里,好像要“教”会孩子们掌握这几种“作文”的写法。具体到教学里呢,有点像是手把手地传授一门技能。

 

例如,开头要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的时候要怎么写;写人要怎么写,写事要怎么写,写物要怎么写;优美的词语怎样用,名人名言要怎么用;立意要怎样正面,思想要怎样升华……

 

然后呢,照着这些模板,去填充就好了。

 

甚至,在小学三四年级,刚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初始阶段,就让孩子们背“范文”,背“自己的作文”,来应对考试和检查。

 

写作,在老师的教授中,是死板的;写作,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乏味的。所以,老师教得困难,孩子学得也困难。

 

那写作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再简单不过,写作就是表达,既然是表达,就肯定是有感而发,既然是表达,就肯定是为了达到目的,仅此而已。

 

这里,我想多说一句,就是现在对写作的“文学化”“美文化”的错误引导。什么意思呢?好像一篇好的作文,就是写得很优美的文章,就是写得很感人的故事。

 

殊不知,无论是任何形式的写作,都是要达到写作者表达目的的。为了达到目的,写作者会采用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词汇、细致的描写、诗词的形式……就是说,这些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要求和束缚。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美不美?很美。但是,那是朱自清彼时彼地,以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国家、时代变化等交织在一起所引发的感受。如果我们只是去学怎样描写、怎样抒情、怎样断句、怎样使用词汇……最后,就是东施效颦的无病呻吟。

 

可惜的是,现在的很多写作教学,都是在这些框框里转来转去,孩子们早就被绕得晕头转向了。

 


没有输入的写作

都是假写作

 

我记得小的时候看一个古装电视剧,里面有秀才写文章的情节。

 

其中一个“草包秀才”实在是写不出来,拿着笔在那里愁眉苦脸的。他的妻子就嘲笑他,说他怎么写篇文章有那么难,比十月怀胎还难吗?那个秀才愤然道:“你那是肚子里有,我可是什么都没有,怎么写得出来呢?”

 

这还真是道出了写作的天机:先要有,才能写;什么都没有,在那里瞎编,那就是假写作。

 

那怎么输入呢?

 


“自由+快乐”的阅读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写好作文,就给孩子买很多很多的文学名著、优秀作文选、高考历届范文,还有各种写作指南,这是好的输入吗?

 

非也,非也。我们都知道,再好吃的东西,也得有想吃的胃口。要想让孩子有很好的输入,先要打开孩子的兴趣。

 

在童书妈妈的写作课上,我们布置了一整面墙的书架,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经过挑选的图书。这些图书涵盖了绘本、漫画、童话、诗歌、小说、科普、历史、哲学、科幻、心理、侦探、冒险、文学名著……几乎所有的类型。

 


而孩子们呢,可以自由借阅。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就喜欢看漫画,孩子总是反复看一本书,孩子都四年级了还看绘本,孩子一次借那么多书看的完吗,孩子那么小就看《三体》能看懂吗……

 

正如我们所坚持的,“自由+快乐”的阅读方式,只要能够让孩子持续地读书,那么,孩子就会拥有非常扎实的写作基础。这种阅读方式就好比是在一块儿荒地上进行的“地基和三通”。

 

这些是“看不见的功夫”,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经过了这个阶段,一块“荒地”才会变成“熟地”,才有了建筑的可能。否则,就像是在沙地上盖楼,刚开始还不觉着,楼盖得越高,也就越容易坍塌。

 

我们都会发现,小的时候,有些同学的作文写得很好。但是,这些同学并没有阅读的习惯,随着进入高年级,他们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差。相反,有些平时喜欢看闲书的同学,小时候不怎么出色,后来的写作能力却越来越高。

 


打开自己

才能看到整个世界

 

在童书妈妈的写作课上,我们不要求孩子正襟危坐,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很随意的形式。

 


在整个课堂上,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看“孩子的面孔”。什么意思呢?孩子要有生动的表情,他兴奋、开心、发愁、厌烦,都说明他对某个环节在思考和反应。

 

最失败的课堂,是整齐划一、安安静静的课堂。有一次,《儿童哲学智慧书》的作者,来自法国的奥斯卡教授跟我说,他几十年在中小学、大学、研究机构、企业课堂等等各种学校里上课,最大的目标,就是“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睡觉!”


他说,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很低的标准,要知道,很多学生就算眼睛没有闭上,心里也在睡觉!这也是我们对写作课的要求。

 

为此,我们要打开孩子的所有感官,他们的触觉、听觉、味觉、视觉……以及心理的感受。我们的写作课,有一部分会在室外进行。孩子们可以听到树干喝水的声音,会在野外闭上眼睛倾听自然,会闻到不同泥土的味道……

 

一沙一世界。打开了感官的窗户,也就打开了想象的大门。孩子们会从一片落叶,一个小石头,一棵小树,一只甲虫,一个雨滴……看到悲伤、温情、奇幻、欢笑、幽默、搞怪等等的故事。

 

他们,甚至可以根据一段没有一句话的纯粹的声效,开门声、脚步声、桌椅移动的声音……自己编出一台精彩的恐怖剧!


 

写作

就是自我真实的表达

 

写作难不难?的确很难,如果你要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写作的话。


写作简单吗?的确很简单,简单到你自己是什么就写什么好了!

 

要进行真正的写作,在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是自己真正想写的字。但是,这种写作真的可以吗?

 

小丸子刚开始写日记的时候,我问她,日记好写吗?她说,不好写,都不知道要写什么。

 

我启发她说,你觉得一天经历里好玩儿的、快乐的、难受的、气愤的,总之触动到你的那些,写下来就可以了。

 

她说,啊?!那些不好的事情,也可以写吗?


我说,当然了!

 

我看她还是很犹豫,就说,你今天又讨厌妈妈,或者老师的哪些事情吗?

 

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说“有,有的”。

 

我就拿出一个本子,递给她:“你可以写任何的话,不用考虑句子正不正确,字写得好不好。你想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任何的话都可以写。写完后,只要你不同意,我永远都不会看。如果你愿意让我看,我也永远保守秘密,绝不告诉你写的那个人”。

 

于是,我就看见她很兴奋地拿起本子跑了,又写又画,一口气写了很多。

 

过了两年之后,她才愿意把那篇日记给我看,我一看,果然是把我和老师给臭骂了一通!不过,正因为如此,她才保持了对写真话的状态和写作的兴趣。可以说,现在她的作文写得那么好,这个“真话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了,这么好的方法,我们也用到了写作课上。

 

在写作课的教室里,我们有两个箱子,一个是“公开箱”,一个是“秘密箱”。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把写好的本子放到箱子里。

 


放在“公开箱”的,老师可以看,看完后,也会请孩子读给所有人听。放在“秘密箱”里的本子,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不许打开,里面的内容永远都是秘密。

 

不出所料,大多数的孩子都选择了“秘密箱”,我很高兴他们在写“秘密的真话”。而且,我最喜欢他们写“真话本”的状态,有站着写的,有爬着写的,有躲在窗帘后面写的,有钻在衣柜里写的……

 

我觉得,这就是写作最好的开始。

 


写作的目的

是展示自己,说服他人

 

我们都会记得,乔布斯在苹果产品发布会上的表现。

 

空旷的舞台上,只有他一个人,手里举着一个小小的手机,但是,全世界几亿双眼睛,都在此时此刻专注深情兴奋地看着他,听他在台上侃侃而谈。

 

他的这种魔力,是突然降临到他头上的吗?其实,看过乔布斯传记,了解美国教育的人都知道,在乔布斯十岁开始,他就已经在课堂上、剧院里、同学和大人面前,拿着自己的作业、发明或某个点子,进行演讲和说服工作了。

 

我们的孩子面临两个缺失,第一个缺失,是不敢站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第二个缺失,是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捍卫自己的想法。

 

在写作课上,我们给孩子放了一段《死亡诗社》里的片段,就是老师号召同学们站在桌子上的那段。然后,我们鼓励每个孩子都来站在桌子上体验一下“另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感受。

 


再然后,我们让每个孩子来到前面,向所有人讲出自己是谁,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记得,有一个男孩儿,说他要做职业的冰球运动员。我听他的声音不够大,就大声问他,“你真的想做运动员吗?”


他大声一些说,“是的,我要做冰球运动员!”我又更大声地问,“是真的吗?”这次,他喊了出来“我要做冰球运动员!”

 

我不知道,再过十几年,这个孩子会不会真正成为一名冰球运动员。但是,我想他已经学会了向所有人大声讲出自己的想法。这,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我们说话、演讲、写作,最终是要影响别人,这是表达最终的目的,也是写作的最终目的。

 

我经常说,我们的语文教育,其实和英语教育一样失败。

 

英语十几年的学习,学了那么多语法单词,拿到了四级证书,可以见到外国人就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而我们的语文呢,用了更长的时间,可是,到了毕业,连一份简历都写不好,工作中,一份工作报告都写不明白,生活中,一份表达爱意的情书都写不出来……

 

我的第一篇有用的作文,写于高中的时候。那一年是我们学校的校庆,学校组织了师生排演了很多节目,大多时候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后来,到了连周末和公众假期都占用的地步。大家虽然都怨声载道,却都敢怒不敢言。

 

而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就写了一份抗议信,然后,一起去到校长室里,找校长理论。说实话,校长当面接过抗议信时,我们几个还是有些腿软的。不过,我们也真的没有想到,校长后来竟然把假期还给了我们,而且,也没有给我们几个穿小鞋。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原来一篇文字真的可以达到表达自己的目的。

 

后来,我的第一份记者的工作,就是靠的一张写在临时找的A4纸上的自传得到的;我从内地到广州的新周刊的工作机会,是因为我发表在《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我在南方报业做一份杂志的主编,是靠一份杂志策划书得来的;我来到北京在IT行业创业,是因为之前合著了一本和手机有关的书籍;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童书妈妈,更是因为一个字一个字写了四年的坚持……

 

在童书妈妈的写作课上,我很想很想把这些写作曾经带给我的,也带给所有的孩子。

 

所以,我们给小学的孩子们,安排了在众人面前演讲的环节,哪怕刚开始就是简单地讲述三五分钟自己的想法;我们也给他们设计了一分钟观察的活动,那是我在新周刊的时候,培训新记者的基本训练;我们还有辩论环节,让孩子们去表达和捍卫自己的观点;甚至,我们还找了真实的采访对象,让这些孩子们自己写采访提纲,自己去实际的采访,然后写出人物的报道……

 


我们深信,写作是作用于真实世界的。所以,我们的写作,也是来源于真实世界的。

 

我们给孩子们用来当做写作素材的第一本书就是《乔布斯传》的官方漫画版,这本书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思考。之所以不选用小说、故事、神话里的人物,正是因为我们要让孩子们能够切身感受到:我们要写的就是来自于当下发生的事情。


 

我们还会陆续给孩子们提供很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适合给孩子们看的新闻,这些新闻会有科技的、文化的、生活的……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可以对真实的世界,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态度。

 

我想告诉给孩子们的是,我们讲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我们书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有价值的。它不是任务,更不是作业,它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武器,它会帮助我们,也会捍卫我们。


 

学习写作的道路

其实就是自我成长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会收获到观察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总结的能力、组织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分析的能力,是的,写作就是如此重要,学生要会学习,必须会写作。

 

毫不夸张地说,一篇文章足以涵盖天下。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或许会很孤独,正如美国国家写作计划中开宗明义的说法“忽视写作的教育改革,永远只走到半途”。


而童书妈妈的团队无力去进行教育改革,在写作这条路上进行探索的,也仅仅是我们这个小小的团队的几个人。

 

我们所做的,肯定有不成熟的,有很多都是在一边走的过程中,一边思考一边进行改进的。

 

但是,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认同者加入我们的写作计划,这里面有教育工作者,也有文化工作者,还有艺术工作者,有曾经媒体的记者,也有成名的作家,还有外企的高管……更重要的是,还有信任我们的家长和孩子。

 

我们看到这条窄窄的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在开拓。我相信,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会有所收获,为中国孩子的写作改革,做出一份自己小小的努力。

 

最后,我也呼吁有志于此的朋友们,给我们留言,提供你们的见解和建议,也欢迎你用各种形式加入这个写作计划,一起做一些事情。



作者简介:白滔滔,童书妈妈联合创始人。学机械、转经济,自学写作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诗300首》等。喜欢钻研教育思想,开发写作课程,和读书会家长孩子交流。同时,担任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致力乡村幼师等项目。他还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儿的爸爸,是女儿小丸子眼中永不断电的故事机。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赞赏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妈妈杂志订阅季。为孩子选购可以供自由阅读的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