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苏世民书院国际学者到访南海!是什么引得人才纷至沓来?

人才南海
2024-08-31


日前,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的一支学者团队来到大湾区,参访在创新和全球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代表。5月8日,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新加坡、印度、墨西哥、尼泊尔、肯尼亚、印度尼西亚10个国家的24位苏世民学者走进了南海氢能馆、仙湖实验室、壹号口腔以及黄飞鸿中联龙狮训练俱乐部,学习了解南海氢能产业情况与前沿技术成果,深入感受南海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实践。


苏世民学者一行参访仙湖实验室。



南海氢能发展成果显著

对人才形成虹吸效应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南海作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氢能产业发展地位在业内广受认可,是人才高度关注的城市,苏世民学者一行也为此而来。


苏世民学者一行聆听南海氢能馆的讲解介绍。


据介绍,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秉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是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持续提升全球领导力而精心设计的硕士项目。苏世民学者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组成,在学术、科技、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潜能。本次参访活动中,苏世民学者一行学习了解了南海相关行业、企业发展情况,也为参访单位带来了新鲜视角与创意,互利互惠,激发人才合作。




南海是大湾区面向世界的窗口。我在南海长大,高中时期开始出国学习、工作,抱着想看看家乡发展现状的想法,我选择了南海作为本次参访地之一。”苏世民学者一行的领队曾庆杰表示,经过本次参访,了解到南海氢能产业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对南海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未来有较大的可能回到南海工作与生活。




据了解,2009年,南海引进广顺新能源燃料电池空压机生产项目,成为我国较早探索发展氢能产业的地区之一。15年来,南海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团队、打造氢能技术创新平台、与名校合作等举措实现氢能领域重点技术突破,形成了良好的先发优势。


在产业规模方面,南海区聚集了氢能产业企业、机构超150家,集聚了国家电投绿动氢能、韵量燃料电池、清能股份等氢能头部企业,涵盖了氢气“制、储、运、加、用”5大环节和燃料电池及系统等8大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形成了较完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在技术创新方面,南海拥有佛山仙湖实验室、华南氢安全中心等6家高水平科研平台,一批国家级高端人才团队扎根南海,形成了“平台+企业”“开放+自主”的完整创新链;南海氢能产业集群更已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荣获“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


苏世民学者们对南海氢能馆中的体验装置十分感兴趣。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


南海氢能产业“成绩优秀”有目共睹,已逐渐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的虹吸效应。



完善“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

让人才扎根南海


在氢能产业发展渐有成效的基础上,今年2月,南海还发布了《佛山市南海区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下称:《实施方案》),为氢能新兴产业、企业和人才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位于南海丹灶的全国氢能产业先行地——仙湖氢谷。李仁生/摄


除了拥有产业实力过硬、《实施方案》与“爱才十优”等政策完备这两大引才要素,南海还不断完善人才服务,创新营造“全城为你”的人才服务“包裹感”。2021年,全国首座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丹青苑投用,作为南海多所人才公寓之一,为南海高端人才提供便捷舒适的居住地;2023年,“南海鲲鹏爱才码”微信小程序上线,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整合服务资源,为全区人才提供“吃、住、行、游、娱、购、医、学、养”等专属福利和优质服务,让人才实现在南海“一码低消、一码通行、一码畅游”……南海始终“以人为本”,爱才之心与日俱增,对人才的关心与扶持落实到了人才“引育留用”的每项举措之中,也显现在不断增长的人才数据里。


点击上方图片链接可了解“鲲鹏爱才码”详情 ↑


截止至2023年年末,南海区全区人才总量已超62万,技能人才29.7万,国家高层次人才90人,一至五类高层次人才累计7743名,累计引进顶尖人才项目33个,高端创新创业团队342个人才与南海相向奔赴的故事未完待续。


未来,南海将继续以人才为要,持续加大人才服务的力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以优质的人才发展生态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入南海,与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一同迈步向前。


采写:佛山新闻网 梁颖岚

编辑:人才南海编辑小组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关注人才南海视频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才南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