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四章 慈悲与恩典 (上)---《生命的轮回》

给乐葩·辛格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3

作 者:圣·给乐葩·辛格 (又译:圣·基帕尔·辛格 )

 

     经典中有一个贴切的故事,一位国王普里克沙,他听说,任何人能听到一位经师念诵《巴格瓦》(Bhagwat ),就会从所有束缚中解脱。一天,他把宫廷僧侣叫来,要他把《巴格瓦》中的高超经文唸给他听,这样他就可以从物质、头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下令说,如果诵经的结果,未能显现经文力量的话,就会被送上绞架。这位僧侣并不比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位要好。他十分沮丧,看见死亡即将降临,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无法帮助国王获得拯救。回家以后,他感到沮丧,为即将到来的死亡,极端的焦虑。在诵经前的那个夜晚,那位僧侣已被吓得半死。幸好他有一位天赋异禀的女儿,在她的恳求下,他把不幸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女儿,女儿安慰了他一番,并保证说,如果第二天让她陪着一起去王宫的话,她一定能把父亲从绞架上解救下来。

 

   第二天她和父亲一起进了王宫。她问国王是否真的想从世界的绑缚中解脱,国王的回答是十分肯定的。她告诉国王说,她可以帮助国王完成愿望,但要国王听从她的安排,她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后来,她把国王和父亲带进了树林,并用两条结实的绳子把两个人紧紧地绑在两棵不同的树上,然后请国王解开僧侣的绳子,把他放开。国王说无能为力,因为连他自己也被绑得动弹不得。这时女孩才向国王解释道,一位自己尚且为幻觉(maya)所绑缚的人,是不可能将别人从同样的绑缚中带离开的。如果是一位已经解脱的人来念诵《巴格瓦》,是可以将人们从迷惑的魔障中解救出来,因为这个人本身已经破除了迷惑。国王不能期待他的宫廷僧侣,一位和国王一样身披镣铐的人来拯救他。只有无为而为、置身于业的蛛网之外的人,才有能力将别人变成跟自己一样,并把他们从致命的因果循环中解救出来。

 

   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光靠学习经典是不能够拯救人的,这纯粹是一个实际的修练主题。我们需要向一位精熟此道的人正确地学习,并在他的指导下通过实际的修练,才能达成完美。完美的灵性导师(Murshid-i-Kamal),首先要把被数不清的欲望和贪求撕成碎片的心智重新拼接起来,成为一个完好的整体;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把它擦亮,使心智能够反射出上帝的光辉和荣耀。书本的学习是无法做到的。

 

   明师已在自己头脑的实验室中,亲身体验过经典讲述的内容,除非经由祂的解释,否则一个人实在不可能理解,并体会经典的真正涵意。因此,明师可以根据祂的亲身体验,教育、指导徒弟领会经典简练的警句,包含的深奥哲理,而头脑则受限于思考范围的局限,无法理解这些简短生硬的话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同萨德(Sadh,一位训练有素的灵魂)在一道,上帝就会来到。一位已经自由的灵魂,才可以使其他灵魂获得自由,否则,没有人可以。关于这一点,有这样的论述:

 

    研究《吠陀经》,《印度史诗》和《词源》(Etymology)不会导致任何结果。

    不修练神圣的音流,一个人将永远停留于绝对的黑暗中。

 

   一位了悟的修行者同时也是所有经典的融合,还包括一些超经典的东西。经典最多只是在微妙语句中提到理论的部分,但却无法从口中解释理论本身,不能像明师一样,给予真实的体验。

 

    现在,每个人都想办法把他的不幸,责难于时代,这种抱怨在所有的时代中,都是最多的抱怨。现在、将来就像过去一样都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磁场,我们越是挣扎要出来,就会被它的网勒得越紧、陷得越深。人就在这张网中跳舞,却以为没人看见。聪明的人能够觉察这张网,却不知在何处安然落坐。就这样,业力磨坊的巨大飞轮,悄然无息、从不间断地在运转,这个庞大的生命之轮,正在缓慢、分毫不差地把所有的一切碾成碎片。大自然这座磨坊缓慢,但坚决地研磨一切。有些觉察到的人说:大自然似乎创造了人类,然后又把人类毁灭。

 

    尽管如此 没有人设法审视一切事物、事件背后的原因,我们骄傲自满,任凭时间流逝。没有尝试深入钻研这些事件,描绘出导致我们所看见、经历的一切锁链。每个人和别人交往时,都忘记他也得偿还世界所赋予的一切。甚至连大自然的礼物像--空间、光、空气等,对所有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都不是免费的。但是每个人却都视自己为上帝免费馈赠的唯一管理人。他会尽量装得慷慨大方,但当碰上一些错镶的钻石(指人)时,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施与受的律法影响。在经受了痛苦的打击后,我们才明白天平并不能区分黄金和铅块,它在意的只是净重。

 

   每个人都知道扇子不能驱除雾气,但是每个人都设法这样做,结果只是变得更加混乱。一个手脚都被无尽的因果锁链绑縳的人,是不能解救他人的。当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熟睡时,有谁觉醒呢?只有一位自由的人,如果他愿意的话,才能使别人自由。因为怠忽之罪和故犯之罪是自然法则的真正本质,迟早会以不同的形式降临到行为者的头上。

 

   人们把鸟关在鸟笼,把宠物套上项圈、栓上链条、关进笼子,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只是因为这些可怜、不会说话的动物没有法院可以提出控诉。他认为他有权力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牠们。既不怕杀生,也不在意这一普遍真理:种下什么,就要收获什么。不懂法律、不能作为借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杀人者要偿命,玩火者必自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摩西的时代都同样正确无误。

 

    寻欢作乐无疑是快活的,但可怕的审判却终将到来。我们可以对自然的法则视而不见,可以对牧师的知识、能力坚信不疑,但这却永远不会起任何的作用。为了杀生、榨取、和类似的行为,一个人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那些靠榨取别人的血汗而兴旺发达的人,是不会有单纯的心的,更不用说进入上帝的王国。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将见到上帝

 

    圣人告诉我们,人类在上帝的造物中位居最高位置,并被赋予了最高等的智力。因此我们不可以像别的动物那样,盲目地度过有限的生命。这为我们回归上帝的怀抱、返回原本的故乡,提供的绝佳机会,我们不应该错过。此一崇高的机遇只有在人们彻底看完世界博览会,成功地演完人生大戏后,才能获得。人们总是迷失在世界的诱惑中。其结果,在难以承受的业力重压下,经过了无数次轮回,才获得的回归灵性家园的唯一机会,就这样付之东流。在无尽的循环中,会被给予一个又一个身体。他开始感受到来自各种律法的重压,包括社会、物质、自然的律法,它们就像沉重的巨石,阻碍着他前进的每一步。他已别无选择,只能等待再次做人,但谁知道那会是在什么时候呢?

 

    圣人给罪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是忘记人的本来(或神性)。任何使人们背离上帝的思想、语言、行动,就是真正的罪恶,而任何使人们接近上帝的思想、语言、行动,就是虔诚和神圣。一位波斯圣者在解释世界的性质时写道:只有在一个人忘记主的时候,世界才开始起作用。通过不断地想念上帝,一个人虽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和亲朋好友在一起,却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大多数的罪恶--无论是粗糙、还是精细,完全都是人们在心智的支配下发明、创造的。圣人-----作为上帝爱和慈悲法律,在地球上活的化身-----把那些精细的罪恶看做是可宽恕的弱点。只要一个人还是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就是在把自己置身于所有的法律之下,受严格的控制。但当他放弃了自我意志,交付给人中上帝时,他就是在上帝的怜悯和慈爱的支配之下。就是在上帝的慈悲、博爱的看护之下。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罪恶的真实面貌。

 

   在人类接触的所有疾病中,业是最具传染力的一种看不见的疾病。甚至比侵入人体最深层细胞中,最致命、毒性最大的病菌都更快速、更具消耗性、破坏性。业会以最隐秘的方式慢慢潜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在社会上,业首先牢牢地控制,改变人们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被称为公众舆论的制造者)。然后,对人们的性情、脾气产生影响,之后札根在习惯中,成为人的第二本性。因而古人和年长的人总是警觉地提醒我们,不要交不好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看他交的朋友就知道了。

 

     除了这些困难,一个人还得分享别人的业,而毫无所知,哪怕是在自己的家里,一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因此,善恶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综合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每天、每个小时都从四周收集着业。要脱离业的影响,惟一的方法是透过神一般的圣人,固守于上帝之路,这些圣人根植于至高无上,远远超越了业,真正的无为而为( Neh-Karma)和解脱的灵魂。据说,在一位真正明师(Darvesh或Godman)的天国中,没有人需要为业进行偿还。当与一位训练有素的灵魂(Sadhu,同萨德)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变好了。但是,人们会自然地倾向于接受邪恶,而非圣人的无尽善良。跟随一位圣人对清除所有罪恶的痕迹,有着不可思议的效果。明师圣人的磁场之广,远非常人所能想象。圣人到这里来,不只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是使这个世界所有阶层,可见和隐匿的、活跃与不活跃的一切创造都能获益。这个称为人的可怜生物,没有真正的朋友。甚至连具备三种质量(gunas) 的头脑--具有纯洁性(Satva)、活动性(Rajas)和惰性(Tamas),都始终作为人类的帮凶,注视着人类,像猫毫不放松地盯着一只老鼠那样。那些听命于头脑的人,不可避免地会落入头脑的圈套,从而堕入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极端的恐怖之中。


更多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