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州影像故事丨春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贵州日报 2024-04-12

王顼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期待春天。


“原本要发芽的茶叶,因为低温又缩了回去。”2月28日一早醒来,36岁的王顼迫不及待拉开窗帘,看着窗外阴沉沉的天气,他脸上透着些许着急。


虽然知晓茶青尚未长出来,王顼总忍不住上山查看一下情况。看到因低温冻伤的芽,他主动将其摘下。问其原因,他认真地看着手中的芽回复,如果不把这类芽摘掉,这一株就很难再长了。

将“黔湄601号”制成具有玉兰花香型的白茶、黑茶——从2022年春天开始,就是贵州沃丰茶业的大事。作为公司技术主管,王顼寝食难安。

“用茶叶兜售春天的滋味。”妻子石明月认为,这件浪漫的事值得等待。然而,对贵州沃丰茶业而言,茶青采摘时间,与新品上市息息相关。

品评室里,王顼和同事总是穿戴标准,一丝不苟地对每一批次茶青进行品评。查看干茶成色、记录数据,是他进入黔湄601号新品研发后最常做的事情之一。

2012年,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提升黔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同年,贵州沃丰茶业在湄潭注册成立。彼时,以“黔湄601号”为主开发的“遵义红”“贵州针”等公用品牌,已闻名省内外,却无知名黑茶品牌。

“别人做绿茶、红茶,我们就用‘黔湄601号’做黑茶品牌!”该公司总经理胡思敏的一句话,招徕不少能人,王顼便是其中之一。

每次公司会议,黔湄601号拳头产品研发情况总是焦点。除了制茶工艺,茶园管护、茶青采摘、原料仓储等均是讨论对象,力求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让黑茶品牌用事实说话。

一次考察学习,让原本负责制茶设备维修的王顼对制茶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不懈学习,王顼终于成为公司的制茶技术员。

凭借过硬维修技术,当时年仅30岁的电动车店老板王顼不仅获得茶企老板认可,亲自招进公司,负责设备维修。此后,王顼积极主动学习制茶技术,完成从维修工到制茶技术工匠的转变,参与多项黑茶、白茶制作工艺研发。

2020年8月,随着对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优质黑茶核心指标“冠突散囊菌”成为公司发展掣肘。冠突散囊菌茯砖茶关键工艺研发小组迅速成立,王顼任组长。

半年时间,团队消耗了10余吨“黔湄601号”黑毛茶原料,记录工艺参数的纸堆成厚厚一摞,最终研制出冠突散囊菌密集饱满的黑茶。

在省茶科所湄潭象山试验区,王顼查看完茶园情况后,总喜欢在湄潭的“大茶壶”前停留一会儿。记得第一次跟老婆到湄潭,他便被这个“大茶壶”震撼住了,“湄潭茶文化太浓厚!”当时,他便如此跟老婆感慨。

随即,使用该工艺的黔金砖系列产品批量生产。2021年,该系列产品在贵州省秋季斗茶赛黑茶类中荣获金奖茶王,产品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2022年,国发〔2022〕2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那年春天,品牌成了公司“热词”。

干茶的型、色、干度,茶汤的色、香、味,关于茶的所有事,王顼都十分好奇。只要一听说新茶样出来,他总是第一个把茶样拿走、品评。有同事笑他对茶太痴,他也不辩驳,只是笑一笑,又开始研究起茶样来。

“立足‘黔湄601号’,再造一个拳头产品!”2022年6月,公司请来省茶科所潘科博士指导,明确要研发具有玉兰花香型的白茶、黑茶。

潘科博士将王顼带入了制茶的世界。此后,王顼学得比任何人都勤勉、认真。黑茶的氟检测,茶叶农残检测、金花(冠突散囊菌)发花……王顼每一项都从零开始,用最细致的态度,保障茶叶品质。


闻令而动。彼时是技术主管的王顼,沿用黑茶传统制作工艺,却屡屡碰壁,于是他电话求助潘科。

“‘黔湄601号’茶青芽头肥壮、持嫩性好、含水量高,不应局限于某种制茶思路。”潘科在电话里的一番话,让王顼豁然开朗。

每次茶样出来,王顼总叫上3个同事,一起开茶叶品评会。大家一边讨论茶汤颜色、香味,一边记录数据。


2022年10月,王顼创新工艺,制成白毫密布、冲泡后带玉兰花香的黑茶、白茶。

同年11月,《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发布,提出围绕重点发展贵州绿茶、贵州红茶、贵州抹茶、贵州黑茶等茶叶公用品牌。

为突破优质黑茶核心指标“冠突散囊菌”关键工艺,在智能烘焙发花车间,王顼和同事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冠突散囊菌、相关环境等工艺参数,只为得到密集、饱满的冠突散囊菌生产工艺参数,进一步提升公司的黑茶品质。

当时,王顼团队正进入茶样初试阶段。生产3个批次茶样后,团队终于制订出拳头产品生产工序。

掌握冠突散囊菌关键工艺后,使用该工艺制作的黔金砖系列黑茶产品上市,并受到市场广泛认可。2021年,黔金砖系列产品在贵州省秋季斗茶赛黑茶类中荣获金奖,2023年,贵砖·迎客黑茶茶样荣获2023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黑茶类金奖。

随即,小批量测试开启。每次样品生产出来,王顼均送到潘科手上,在检测理化成分的同时,潘科还指导王顼优化调整。经6次寄送,制茶工艺参数趋于稳定。

除了研发,王顼还会认真走访、查看公司的产品出货。细致的他总会核对产品细节,确保制作出来的好茶能完美抵达茶商手中。

“等3月气温升高、茶青采摘后,我们就进行批量生产,再根据春茶、夏秋茶,修订工艺参数。”幻想着春光明媚的茶山,王顼忍不住规划起来。

每次公司开会,关于生产的工作,王顼总是听得认真、记得仔细。


“你与春天,就隔了一片冒头的嫩芽,再耐心等待一下。”石明月笑着拍了拍王顼的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范朝权 尹长东 刘斌 文字/莫欣欣 视频/蒋洪飞 图片/吴浩宇 音频配音、制作/谢欣 陈赫鲁

编辑:胡凯瑜

统筹:张玲玲 晏海艳 刘添元

编审:刘丹

更多新闻

· 贵州影像故事|过年

· 贵州影像故事|回家

· 贵州影像故事|冬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