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36km!他从陕西骑车来华师!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4-02-11

一人一车

一路向南从陕西到广东

骑过1836km

奔赴新的山海

他是软件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王嘉桢



王嘉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今年9月开学前,王嘉桢骑行1836km,从陕西省到广东省,途径河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14座城市,耗时17天,最后抵达华南师范大学佛山校区。期间,单日最多骑行200km,日均骑行达100+km。


敢想敢干

他骑过漫漫长路

以此致敬

那个默默坚持的自己


  山高路远,行则将至  



“如果真的能考上,我骑车去都行。”彼时正在备战考研的王嘉桢和朋友打趣道。2023年4月王嘉桢如愿收到了华师的offer,而去年偶然一句玩笑话埋下的种子也在他的心里悄悄发芽。为了纪念考研这场一个人的孤勇,也是为了挑战自己,8月17日,一个人,一辆车,一颗勇敢的心,他带着朝圣的态度,踏上了这场充满未知的征途。

打工赚钱买自行车,积极努力锻炼身体,查看地图规划路线,为了这个计划王嘉桢做了很多准备。得知他的计划,父母担心他的安全,朋友对此感到惊讶,只有女朋友了解他的决心。临出发前,他的父亲还在劝他:“要不你考虑下还是不要去了?”可是,一颗年轻的心早已热血沸腾。



回忆骑行中的周折与奔波,王嘉桢感慨道:“如果没有踏上这条路,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尽管出发之前的他信心满满,路途上接二连三的意外还是打得他措手不及。


翻越秦岭是他骑行之路的第一道坎。第一次尝试爬坡骑行,高强度的运动量和身体上的不适让他险些放弃。骑完这一段路后,医生诊断出他的半月板受到了损伤。但王嘉桢认为,既然开始了就没有结束的道理,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贴上膏药缓解疼痛,同时降低配速进行调整,继续这场征途。“当我骑过了秦岭,便感觉接下来的路途都算不了什么了,我越骑越兴奋,一直到华师。”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克服最大的障碍,哪怕前方仍困难重重,那份信念感也能促使着他一路踏过不平。



八月烈阳凶猛,溽暑的酷热在王嘉桢的手臂上留下了暴晒过后界限分明的痕迹,电力告急、水源不足和铺满碎石的烂路也时常让人烦恼。长距离骑行车辆难免受损,他还记得第一次爆胎,是在下坡的时候前轮被铁片扎破,车轮漏气。

此前,他从未尝试过更换车轮,对车轮结构也不熟悉,拆卸、螺丝、气瓶的使用,每一步都要细细琢磨,甚至现场查教程,最终用了整整一个小时才重新换上了前轮内胎。种种坎坷昭示着这场骑行绝非易事,但他从未想过全身而退。“我觉得这些困难都不是困难,遇到了就解决嘛。”抱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态度,他破风疾驰,从未停歇。



当他在山路的起伏中遥望如水墨泼染的岭南丘陵,这意味着王嘉桢离目的地华师愈来愈近了。但清远的山同样陡峭,高达1800m的爬升让他筋疲力竭;同时天公不作美,广东正值台风过境,接下来的路程只会更加危险。纵使在广东居住的表妹几番相劝,也没有让他就此止步。大雨倾盆,太大的雨势让他只能在路边的公交车站躲雨;雨水四溅,湿滑的路让他不得不放缓速度。纵有疾风骤雨,也无法浇灭他心中激情的火焰,终于,在9月2日晚上23点48分,他成功抵达华师佛山校区的大门。

安全到达后,他率先与爱人分享了这份喜悦。问及到达时的感想,相较于发朋友圈时朋友们纷纷炸开了锅,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不已,王嘉桢显得十分平静。“我觉得这是顺其自然的结果,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只要一点点地去做,就一定能抵达。”在他看来,“目标感”是漫漫路途中不可或缺的主心骨,“你有了目标,就会竭尽全力向它奔赴。”正是因为他心里有一个坚不可摧的目标,他才不惧道阻且长,一往无前地到达终点。走过泥泞,皆是坦途,人生也恰是如此。

一路向南

他途径这人间的山长水阔

历历在目

每一帧都扣人心扉


  追风赶月莫停留  


陕西险峻的山脉

河南的雨过天


为了按时到达目的地,王嘉桢每日骑行平均达到一百公里。一路向南,从北方的辽阔豪爽到南方的明澈和煦。他切身感受着南北的差异对照。

从西安启程,告别粗犷的黄土高原与翻涌的渭水,翻越巍峨的秦岭过后,眼前的景色一晃变得明亮了。当他进入湖北境内,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水稻映入他的眼帘,与他记忆中金黄的小麦发生剧烈的碰撞;继而是登上武汉的渡轮,俯视着波光浩渺的长江。行至长沙的橘子洲头,颙望毛泽东的雕像,遥想当年的挥斥方遒;在南岳衡山的登峰处歇脚,称叹这奇绝的峰峦。

湖北壮阔的江河
湖南缤纷的街头

清远水墨画般的山脉


看惯了飞沙走石、高山伏背的北方青年,纵然铁骨铮铮,也不免为南方的万般风情折腰。他难以抑制心潮的澎湃,把这些都定格在相机里。

与风景相伴的还有在他味蕾中贮存的南北风味。一路骑来,既有十分熟悉的劲道十足的西北手擀面,也有在湖南吃大锅串串的初体验,以及青皮砂梨的清甜在舌尖绽放。路边小摊中热气腾腾的炒粉,是弥漫开的人间烟火味,家家挂灯长明,香火缭绕。对于他而言,即使路途迢迢,但这人间的山长水阔,足以聊慰这一路的崎岖与跋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除了美得惊心动魄的万千风景,更让他触动的是人与人之间纯粹而真挚的关怀。一个人的路途是孤独的,但路上总有素昧平生的人,给予他如甘露般的善意:热情地劝他歇脚的路边大叔,在炎热夏日里为他倒水解渴的大爷,还有协助他修理车辆的路人……同时,从不缺席的,是父母的问候与关切。

那些举动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却如微风细雨潜入他的心湖,化为潺潺的泉水——汩汩流淌的是感动。习惯了独处的他,总是匆匆赶路,故能遇到可以交谈的人对于他而言是可贵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骑行中,他与许多故事不期而遇:一个便利店老板给他讲述了一个退伍军人的故事,修车店员工提及同样以骑行去西藏的好友,处处不寻常令他喟叹。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可供他翻阅拜读,奇闻轶事则拓宽了他的眼界,让他看到了各人生活的灿烂与精彩。

8月31日,王嘉桢达成单日骑行200km的成就,那可谓是记忆深刻的一天。此前,精力充沛的他许下了单日要骑200km的豪言壮语。本以为南方都是平地,相比先前的路应该会好走一些,但是早上的路途中,他看着连绵的山脉傻眼了。好在这一路的景色并不无聊:在公路上成群结队的山羊,二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骑到夜色渐浓之时,王嘉桢还偶遇了一场车祸。那时周遭十分黑暗,没有路灯照明。他看着受伤的人躺在地上,为了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便一直守在伤者旁边,用自己的尾灯照亮一方土地警示他人,直到其他车来帮忙照明。一波三折,临近晚上十一点,他甚至又遭遇了一次爆胎。好在最终,王嘉桢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遥想骑行之前

回溯考研之路

亦是漫漫征途


  一条考研的漫漫长路  


为了配得上这1836km的颠沛流离,他奋斗了将近两年,而华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正是他苦读两年所收获的硕果。在22年暑假,王嘉桢就下定了决心要考研。起初,他瞄准了家乡西安的一所大学,然而,由于准备不足,12月这一场仗他打得有些手忙脚乱,最后以失败告终。


“人在经历失败后会冷静下来。” 消化完失败带来的沮丧,王嘉桢仔细地总结了考研失利的原因,认为自己在规划上不够清晰,进度比较慢,心情也有些浮躁。23年5月,完成毕业论文的王嘉桢开始再次备战12月考研,这一次,出于对南方的向往,他将目光投向了华南师范大学并为之努力。他坚持每天7点多开始在图书馆学习,直到晚上9点半图书馆闭馆,回到宿舍后,再背一个半小时的英语单词,11点左右准时睡觉,规律作息。踏过无数个披星戴月的日子,抓住每一瞬碎片时间,他脚踏实地,学习得更加认真,心境也更加沉稳。



但是,考研之路 “道阻且长”,王嘉桢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数学,有的人稍微学学就会,是天赋型,但我可能就没有人家那种数学思维。”数学是王嘉桢考研中的一大难关,尤其是微积分和多元函数对数学思维的要求高,他常常陷入似乎学会了但并不会做题的困局。“目标感”是他克服困难的法宝,他制定好目标,规划好每天的刷题量以及完成卷子的数目,以一个个小目标构筑同心圆,凭“考研成功”大目标领航前方路,前进,再前进。


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在报名考研之后,越发接近终点,胆怯的情绪便开始膨胀。“那时我每天都想重开,甚至都想直接去打工了。”虽然从下定决心考研起,王嘉桢已经踏踏实实走了很久,但待完成的事项好像永无止境的高山,而时间越发紧迫,对考研失败的恐惧感有时会将他淹没。



在图书馆的角落,他无意间发现过这样一句话:“随着不断地努力,你会越来越在意结果,尽力放松心情,努力学习,除了学习,想再多别的都是浪费时间,加油。”这句前人的自我鼓励,也默默鼓励着同为考研人的王嘉桢。

纵使情绪汹涌,王嘉桢仍然没有放弃学业,当压力大到无法消解的时候,他就会去跑步。跑完步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感觉神清气爽,考研的负面情绪也一扫而空。因此,他也就养成了规律性跑步的好习惯,这个习惯也伴随着他的整个考研过程。



当被问及考研的收获时,王嘉桢认为考研培养了他的独处能力。由于宿舍中只有王嘉桢一人选择考研,为了专心学习,他需要“独处”: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跑步、一个人默默努力……事实上,他也逐渐学会并且爱上了独处,“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然后才能更好地和别人交流”。

“目标感”也是他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正是串联大小目标这个方法助力他行稳致远,以目标为动力,他走过考研的艰苦岁月,也骑过跨越5省的漫漫上学路,最终得偿所愿。二战考研的成功,也给了王嘉桢跨越1836公里骑行上学的勇气,他怀揣着“我肯定能干成!”的信念,一步一步走向前程似锦。


新的目标

新的征程

他还在路上


  考研上岸不是终点  



虽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今年四月,王嘉桢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华师研究生录取通知。王嘉桢记得,那一天,他正与女友在餐厅吃着麻辣烫,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他们激动不已,两人迫不及待地从餐厅里冲出来拍照留念。因为照片的特殊意义,王嘉桢将它作为二人“支付宝小荷包”的背景图,每每看到都回想起那份喜悦,正是那一刻,一切努力都值了!


拿到offer的那一刻起,王嘉桢和华师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年8月,王嘉桢与导师软件学院院长曾碧卿分享了他的骑行计划。曾碧卿第一反应是惊讶和欣赏,王嘉桢的计划展现了他敢于追求、自我突破和不拘泥于常规的精神,恰好华师校训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相契合,而曾碧卿也一直鼓励学生不要被束缚于舒适区,要积极探索新的实践,迎接挑战,勇敢创新。



曾碧卿也对王嘉桢的骑行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表示了担忧。为了王嘉桢有足够的时间更加安全地骑行,软件学院为他做了延迟开学报到的预案。在骑行途中,辅导员林海翠也一直和王嘉桢保持联系。漫长的骑行之旅中,王嘉桢并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结束1836km的骑行生活,王嘉桢迎来了生活的又一个新挑战——成为真正的研究生。研究生的生活远比他想象中忙碌,开不完的组会,跑不完的代码,以及艰涩难懂的学术论文。相比于考研过程中一个人,现在的他不仅有导师给的压力,周围优秀同学带来的压力,还有自己给自己的压力。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困难,王嘉桢并没有感到手足无措。他按照自己考研的时候养成的习惯,把这些大任务分成一个个小任务落实到每一周的周计划中,计划带给他的掌握感,帮助他快速适应了研究生生活。



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王嘉桢也一直保持着运动的习惯,跑步和骑行可以给他带来生活的松弛感,缓解学业上的压力。面对新的人生目标,王嘉桢没有很确定,但未来方向已经初见雏形——他希望自己可以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好好拼搏,最后和女朋友修成正果。



经过了考研和骑行这一路的颠沛流离,王嘉桢依旧在路上,并且拥有了新的目标。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他并不畏惧,因为他相信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我们需要找到一条上山的“路”,每天完成一个小目标,每天扎实向上爬一点。爬着爬着,或许就走过了那一段晦暗的时光,光也终究会落到你身上。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祝福默默前行的人们

终将上岸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童茵祺 叶沛琪钟烨 叶绮文 郑庚森摄影丨李靖瑶 陈韵熙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执行编辑丨李林颖 毛紫薇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郑宇云

复审丨黄子响

终审丨陈正宏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1836km!他从陕西骑车来华师!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