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剂青少年“心理疫苗”,你家孩子有了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腾讯公益 Author 腾讯公益


失踪106天的少年胡鑫宇案件,最终走向了令人惋惜的结局。悲剧落幕,也将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问题再次推至公众眼前。


为此,腾讯公益围绕青少年儿童心理危机问题进行专题分析。通过青少年自身、教育公益行业从业者的视角来分析看待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变化过程,并通过专家学者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救助渠道。


那么,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该如何察觉?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救助?这里有一些建议,给你参考。



 遇到情绪困扰, 

 孩子有什么反应? 


从大脑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人大脑中负责感知情感的枕叶在15岁时发育成熟,而负责控制情感的前额叶要25岁左右才成熟。

 

成熟状态不同的生理结构,让发育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像成人一样感知情绪,却难以控制情绪和行为

 

当孩子感受到强烈且痛苦的情绪时,为了在这种情绪状态中生存下来,他们可能会有一些看似异常的行为、想法和生理反应。


在心智素养课上,孩子体验缓解生气情绪

 

也许很多人都难以理解,豆蔻年华里的抑郁。但现实,却让人非常心痛。

 

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设立的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近几年青少年打来的心理咨询电话明显增多,由于电话询问量过大,尽管热线24小时开通,仍有许多人未能得到服务,其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成功接通。

 

据相关统计,2021年初中生和高中生求助“希望24小时热线”的人数增长明显,数据中最醒目的是,小学生的来电增长了95.52%。可见,青少年的心理危机,正走向低龄化。

 

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调查数据显示,9-18岁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4.81%左右。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

 

这些受到抑郁情绪困扰的青少年们,若没有获得及时的心理支持,会有更大的可能从情绪困扰发展为精神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并不等于抑郁症。谁都会有心情不好、闷闷不乐的时候,一般经过自身调节,心理就会变得平衡。当抑郁情绪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朋友家人或喜欢的事情都无法改善孩子的悲伤或孤立感,且持续两周以上,就需要警惕抑郁症的可能。

 

当孩子持续出现以下反应或症状,家长们需要留意:


冷漠

抱怨疼痛(头痛、胃痛、下背部疼痛)或疲劳

难以集中精力

难以做决定

过多的负罪感

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忘记所负责的事情、上课迟到和逃课

对事物不感兴趣或出现强迫性暴食,导致体重快速减少或增加

健忘

对死亡和临终的担忧

反抗行为

悲伤、焦虑或绝望的感觉

夜间失眠和白天睡眠过度

成绩突然下滑

酒精或药物滥用以及混乱的性行为

远离朋友


一般来说,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会出现思考和行为方式的明显改变,他们缺乏积极性,甚至变得沉默寡言,放学回家后总是长时间待在房间里。

 

家庭、社会环境、遗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的感受产生重大影响,有可能诱发青少年儿童患上抑郁症。当他们发出求救信号时,请不要把他们当作故意逃避学习、任性叛逆。

 

 

 面对青少年心理问题, 

 应如何应对? 


如果孩子的不快乐持续超过两个星期,且出现了抑郁症的相关症状,对学业和人际交往等产生很大影响,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精神心理科就医,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社会心理干预,让他们慢慢康复。

 

此时此刻,父母的陪伴,就是予以孩子的最大支持。与青少年儿童沟通时,要注意确认感受,给予谈话空间,保持尊重与倾听,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以便进行更多对话,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老师与孩子谈心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裴双义建议:





1、对孩子,父母要陪伴、倾听和支持,不挑衅、不激惹,父母双方的意见要一致,协助孩子就医;

 

2、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少评判,别讲大道理,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3、允许孩子在家里适当地表达一些烦躁和愤怒的情绪

 

4、如果孩子已经建立了情感屏障,拒绝家长靠近,需要花时间让孩子慢慢敞开心扉,家长不能说“我都已经改了,你怎么还不好”之类的话,否则会对孩子造成新的伤害。


给孩子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信任和理解,他们才会愿意打破封闭,敞开内心的柔软。

 

 

 在事前预防 

 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心理疾病给孩子和父母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治疗的过程更是变得漫长而煎熬。


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精神科医生数量达6.4万人,可只占全国医师数量(428.7万人)的1.49%。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每1000人应该配置1名心理咨询师。因此,除了增强治疗的力量,另一个迫切需要努力的方向是心理健康预防工作。




心理健康水平对青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各方面都有影响,待孩子的心理问题爆发,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往往为时已晚。

 

尤其是乡镇地区,家庭教育缺失、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种种因素导致乡村儿童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心理异常发生率较高,厌学、抑郁、闭锁心理、暴力、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屡见不鲜。


因此,在出现极端的心理危机之前,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支持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情绪和人际交往?

 

据国外对于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实施效果的研究发现,进行社会情感学习的教育能够回应这个问题,为儿童发展带来诸多益处,如使学生成为能够应对未来各种问题的终身学习者,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学业成绩,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



孩子们在心智素养课上

 

若教师和家长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情感能力,通过改善与儿童的关系、创造学习与体验的机会,就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社会情感能力。儿童与青少年时期是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有效的教育干预与系统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与成就动机

 

因此,家长、老师学习了解社会情感能力,加强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预防工具。

 

做好事前预防工作,身处困境的孩子,还能以心智素养课程为契机,得到疗愈。


辽宁铁岭市铁岭县,新学期,同学们纷纷在“期待树”上书写对老师、课堂和自己的期待,小瑞却在便利贴上留下了两个沉重而又令人担忧的字:“复仇”


在日慈心智素养课《自我探索》第一课《人啊,认识你自己》上,朱红艳老师让学生写下对课程、老师、同学和自己的期待,进而树立目标,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孩子们书写的“期待树”

 

看到小瑞笔端的这两个字,朱老师震惊、担忧又心疼:“可见当时他心里的想法真的很极端。”


课后,朱老师向班主任了解小瑞的过往。念小学时,他动作有些慢,跟不上同学们的节奏,结果遭到了嘲笑和挖苦,没有人鼓励安慰过他,导致小瑞心中积怨很深,甚至产生了“复仇”的念头。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鼓励他,同时带动同学们一起帮助他走出‘复仇’的心理阴影,让他的心态积极阳光起来。”

 

上日慈心智素养课时,朱老师总是鼓励小瑞积极发言。在心理课上,学生通过儿童绘本、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探索自身优势,学会合理表达情绪。身处有趣又宽松的环境,哪怕不善言辞的孩子,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当小瑞一下子回答不上来,朱老师就缓一缓,多给他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提示。当小瑞勇于分享自己的想法,朱老师就让同学们为他鼓掌;当小瑞“过于简单”的提问遭到了同学的嘲笑,朱老师马上板起脸为他讨回公道。

 

朱老师的心智素养课堂


午餐时间,班主任每天都和小瑞一起吃饭,朱老师只要有空,都会找他谈心,让同学们接近他,下课时多跟他一块玩耍。

 

渐渐地,小瑞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随后几次心智素养课,他都积极地跟同学配合,完成一项项课堂活动。在《认识价值观》这节课上,小瑞主动举起手,与同学们分享了内心的想法。

 

国庆长假后,朱老师在教室里检查同学们的作业,走到小瑞跟前时,他突然从课桌里拿出一块精致的月饼,笑着说:“老师,我这里有一块月饼,我想送给您!

 

“这是多么暖心的月饼呀!”回想起这一幕,朱老师欣慰地笑了:“虽然我没有收这块月饼,但小瑞在我和班主任、同学们的帮助鼓励下,心中的阴霾在慢慢驱散,在新的集体中,他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鼓励和支持的力量,他也开始乌鸦反哺,知道关心他人了,真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

 

小瑞开始主动帮助同学,看到小伙伴走到门前,他会主动为其开门。在英语课上,他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做练习,得到了朱老师的赞扬。

 

在最后一节心理课《给自己的歌》上,朱老师放着舒缓的音乐,让同学们在“收获树”上写下学习自我探索课的感受和收获,以及给十年后的自己写封信。只见小瑞写上“开心快乐地生活”,每一个字,都洒满了阳光。



小瑞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信


在淡蓝色的信纸上,他为十年后的自己推荐了一首《大梦想家》。

 

看着小瑞从一心“复仇”到心态到变得积极平和,跟小伙伴们友好相处,朱老师深深感受到“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力量。

 

“教育就是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朱老师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关心和帮助,慢慢为他们化解心结、撞开心门、抚慰心灵,拓宽心胸格局,从而有勇气和动力去战胜一切的过程!”



孩子们在心智素养课上


日慈公益基金会以积极心理学和社会情感学习为理论基础,研发出系列心智素养课程,就是希望乡村孩子通过“心灵魔法学院”项目参与心理活动课,提升社会情感能力和心理韧性,一如打好“心理疫苗”,从根本上增强他们抵御逆境的能力,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挑战。

 

从2016年至今,项目已累计服务乡村儿童519883人次支持教师8434人次,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有效地开展儿童心理健康课程。

 

乡村儿童的成长,不该蜷缩在隐秘的角落孤立无依,每一个孩子,都应是云端上的彩虹,在阳光照耀下绽放出缤纷色彩。



如果你的孩子正面临一些心理困扰,以下渠道可以进行免费救助:

青少年权益服务公益专线:12355

全国24小时希望热线:4001619995(学生专线按1,抑郁专线按2,生命热线按3) 

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020-81899120


#儿童和家庭心理自助指南

身在中小学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还在持续发育和变化。


即便是小小的事情,只要对一个孩子造成不安全感或需求被忽视等影响,也可算是创伤事件。


日慈心智素养研究编写的《疫过天晴——儿童和家庭心理自助指南》当中的儿童和家长心理调适练习,轻松、有趣、有爱,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和儿童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创造积极的体验,增强抵御逆境的能力,让生活流淌在微笑的幸福里。



后台回复关键词「家庭」「儿童」,即可免费获取《疫过天晴——儿童和家庭心理自助指南(电子版)》哦~


愿每个人都能勇敢地在困境中成长、疗愈,提升希望感!


 参考资料 

1. 孩子得了抑郁症 中国青年报

2. 疫过天晴——儿童和家庭心里自助指南 日慈公益基金会

3.青少年抑郁症越来越普遍?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WebMD

4.他为什么自杀 南风窗

5.精神卫生人才“缺口”超10万 中国青年报

6.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 构建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基础 中国教育报

7.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G. G. Bear &KMMinke(Eds. ), Children's needs III :Development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Zins, J.E,& Elias,M.J

8. Blum,R.W., McNeely, C.A.,& Rinehart, P.M. Improving the odds :the untapped power of schools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teens.

 

 

大家都在看







和我们一起守护孩子心理健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日慈公益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