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固本培根方能枝繁叶茂:以极简的古老诵读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找抓手

文宣部 道中书院 2022-05-22

光明,翕然开启,曙光霞霓,润泽入心


2019年“经典诵读进课堂”暑期专题培训校长班上期学员心得选

开启智慧的人生     校长班   曾建明   2019.7.26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严格的管理,简单的食宿,阻挡不住求道的心。郝堂之地,天朗朗,山青青,数片盛开的荷花点缀其间,自成一景。校长班的培训结束了,让吴迪校长的动情演说作为闭幕礼,实在高明,实在入心。

       学习五天,五场分享,五场授课,读经体验《论语·为政第二》,三个馒头,足够份量。读在其中,简单而又直接,强烈而又粗暴;讲授环节,亦哲亦理,天性人性,儒家的“善性、良知,光明”翕然开启,曙光霞霓,润泽入心。校长、老师的分享风格各异,或激情四溢,口若悬河,或闲说絮语,娓娓道来,或静若处子,芳香馥郁,但都有一股身体力行的坚强意志,一颗书香经典的光明慧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他们用行动、坚韧和担当表现了一个教育人的大爱、大仁和大善。因为他们始终相信,用光明去开启光明,用智慧去点亮智慧,用灵魂去触及灵魂,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教育的未来。

       道中的校长培训,既有理论的宣讲,又有实操的示范,既有管理的规范,又有教育的心法;既有解疑互动,又有诵读体验。每天近十个小时的功课,全然不知疲也,而且越学越明朗,越学越清晰,越学越兴奋。儒家之要义,“孔曰仁,孟曰善,程朱穷天理,陆王致良知”,而新儒家牟宗三承孟善之说,纳阳明心说,从人心致天性,从人性致天道。依托其原理的读经教育理论,从高度涵盖低度,固本培根方能枝繁叶茂。用极简的古老诵读解决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用先智慧后知识的时间差契合了人生成长的规律。时机、内容、方法具体明了,依据充分,案例说服力强。真可谓“闻道有先后,恨不早逢道”。

      “天之道,心之道。”读孔孟之经典,化内在之郁结,散素心之光明,守初心,立善心,此为“内圣”。用本心之光辉映照一室一校,让经典的力量唤醒每一颗蒙尘的心灵,则为“外王”。经声已起,圣人言在心,唯有从心出发,经声不断,滴水不漏。纵有千般难,万般苦,如如不动,用志不分,让中华的经典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让中华的每一片土地都沐浴着圣贤经典的雨露,朝光明而行。

       我之行,全在心,我之道,亦在心。行从心行,大道而行。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南坝小学校长)

道中书院学习有感    校长班  李丹 2019.7.26 

       五天的校长班培训,在这个炎炎夏日,忽而结束。在这个美丽乡村,在这个纯朴而充满书香气息的郝堂道中书院,让我找到了那个迷茫了许久、失散了许久的自己。那个充满了激情、勤奋好学、精进的自己,是个胸怀远大、走向清明的自己,那个自己是充满爱意、拥有无限力量的自己。

      此时此刻,我感觉到心神合一、内心安定而心志笃定。对自己的人生清晰、明澈、淡定而从容。我感觉到精力充沛,能量满满。总之,无以言表的幸福萦绕于每时每刻、每一个细胞。只是感叹时光的飞逝,五天的课堂,不仅让我深入系统的学习了儿童读经教育的理念及方法,更让我有机会聆听到王献岭、张光琼、吴迪等校长的文化兴校的成功案例,让我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方法,打开了工作思路。同时还有王莹莹,杜珂两位有大爱、有素养的良知名师的精彩讲座,不知多少次被他们的大爱情怀感动到泪流满面,此生未能做他们的学生,感觉实乃遗憾。但是我能有幸走进道中,学习圣贤智慧,向全国各地的各个名师取经,又是人生之大幸福。

      在此,感恩道中书院冯院长心怀大爱,高瞻远瞩,智慧英明的为我们校长班所做的精心安排。冯院长的发心,让我们更多的人敬佩!今后定当精进的笃定的践行儿童读经教育,已报洪恩。

       感恩所有分享讲座的校长和老师们,因他们的满腔热忱启发我们的良知大爱,感动天地。

       感恩圣贤文化,指引我们步上人性的光辉大道,此生只求徜徉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与智者对话,与圣贤为友,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一路播种,问收获。只愿圣贤的智慧洒满人间,让每个人都绽放幸福的笑脸。

       此时此刻,我不是沉湎在幸福之中无法自拔,更不是一时兴起,激动而不现实。我已阅读了大量政策文件,领导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实乃每个国民的责任为我的责任。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一定不辜负重托,肩起历史的使命。继续钻研幼儿教育规律,积极的引进儿童读经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经典诵读。让每个家庭都飘散圣贤的智慧,让每个生命都饱满充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路虽远行则将至,今日励志推广儿童经典诵读,做一名优秀的传播者,一生践行。

      (河北省高碑店市海洋幼儿园园长)

道中学习心得    校长班   胡巧君   2019.7.26

      此次来到中求学,乃吾心之愿,愿明读经之理,悟教育之道,学毕,感慨万千。

      求学第一天,吾告知友人闭关学习,友称道中书院乃读经界之黄埔军校。今日,深深认可吾友之赞誉。吾不远万里而来,不失所望、满心欢喜而归。

      为何满心欢喜?因道中人与道中精神。道中人与道中精神感动、触动吾心。来之前,未曾见有人如此敬畏经典、敬畏生命,而道中人如此;未见有人如此担忧当代教育,而道中人如此。道中人,用经典唤醒心灵沉睡的我们。

      大道至简,捧起经典,大声诵读,益于自身,益于小家,读经引领民族走向文化复兴大道!

       (浙江金华某学校教师)

   因为相信     校长班    蒋世琴  2019.7.26

      七年前,有缘学习了读经教育,回校尽己之力做了一些尝试,对周围的人,对自己所在的学校有一些影响。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越发觉得自己储备不够,特别是读经教育背后的义理支撑不足,所以急需学习。于是来到道中,问道道中。五天有慨有感,其最大值收获是意识、觉醒到曾经的自己,落实“老实、大量”出了问题。或许说自己若觉得读经成效不显,乃是在老实大量上打了折扣。其二,在实施过程中,因为自己先前的学习领悟不透,只关注了学生读而没有在教师读经上下多少功夫。这实则是先后没有理明,始终没有搞清老师没有“老实、大量”的示范影响,就没有学生“老实、大量”的感应。老师没有深入的体悟,也不可能有老实大量读经的场。其三,出现以上情况皆因自己的不足,自己学习的不足,参悟的不足。因此,正如张光琼校长说:“好校长学而可致”。任何一件事要做好,为学方至清明。十分庆幸自己这次有机缘前来道中,特别是听了王莹莹老师的讲座和张光琼校长的分享,深深地感受到他们之所以能在这条路上走得好,是因为他们自己扎实的落实了老实大量之根本。这背后是他们对读经教育的深信不疑,这正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感谢道中,感谢这次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我想这五天于我是养护信念,是探索本源,是加油,是广结善缘。不敢说我回去能影响多少人?能带动多大一片,但我自己一定坚持,老实大量读经典,因为我相信最好的改变是从改变自己开始。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逸夫小学副校长)

道中学习心得    校长班   禚瑞成  2019.7.26

       咋提笔似乎万言洋溢,又似乎说不出话来,原因在于激动。

       这些年来,深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为教育的方向及至下一代隐忧。但这次道中之行给我的感觉,真正的教育在逐渐全国性的推广和展开,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未来和方向。

       通过短短的几天的培训,我掌握了国家的一些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看到了道中书院与国内同仁为民族教育的发心和热忱。真的是国内教育的幸运,民族的幸运,社会及家庭的幸运,也是本人的幸运。

       我有幸能够融入到这一为教育而奋斗的团队,感恩各位老师几天来的培训和指导,也感恩各位优秀校长的分享,让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和掌握下一步的实操和方法。

       在认识冯院长王院长的同时,还接受到王献龄校长杜珂老师王莹莹老师及张光琼校长的分享。他们的分享如一盏盏火把帮助着在座的每一位,明了了今后办学的方向。

       为了今后民族教育的大业,本人将尽未来一切力量投入其中,也将继续不断的向各位老师学习取经。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为百年教育大计,继续学习和努力。

       人道、天道、教育之道,道中承载了历史的使命。为了民族教育的振兴,我们一定会跟上道中的步伐,发扬道中的道心和精神,力所能及的去落实宣导。

       最后,再次感谢道中的所有老师和义工,并表决心:向道中学习,为教育努力!

        (江苏连云港某校副校长)


“学不见道,枉费工夫”——2019年7月道中寻道学习感悟

重庆江北区雨花小学校  陈红 

2019年7月15日-21日,参加了道中书院暑假教师班上期培训,感动随时在心里回荡,在当今这个社会,还有一群年轻人,志存高远,心怀天下,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了复兴中断百年的读经教育,不为艰难险阻,砥砺前行,这不正是响应领导人的号召、实现文化复兴吗?

来到道中书院,同班的其他同学几乎都是自费来学习,不免心里有点洋洋自得,他们都很羡慕我们校长有如此的远见和智慧,高瞻远瞩,先知先觉。学习期间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学不见道,枉费工夫”这8个字。核心是道,开始我理解道的意思自然就想到了道理,方法,道路。通过学习,才发现道太难了,《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尊经阁记》开篇:“经,常道也”。《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论语》:“君子务本,本立道生”。我虽读完了论语,中庸,大学,孝经,学记,尊经阁记的100遍以上,心性功夫不够,陷入作茧自缚般的困惑中,见道比登天还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学不见道,枉费工夫。

这7天,修心莫寡欲,简单的生活,严格的管理,经典的浸润,不断磨砺我的意志,挑战心里的防线。早上5点起床,晚上8:50下课,学习时间达到11小时,平时中午我没有午睡的习惯,此时,吃完饭赶紧回寝室,睡上一会,下午2:00开始就要到晚上9点才能休息了。在我的人生当中,没有过这么紧张的学习,时间安排紧,学习容量大。我苦苦的求道。道在哪里?

道中老师只能指点,不能代劳,好比赞助,不能代替。经过大量老实读书,大量研习理论,大量听专家院长们的讲课,先读经悟道,立乎其大,再练功夫,脑里灵光一闪,嗨,好像突然明白了一点,原来道不就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吗?

90年大学毕业,教师岗位从教29年,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接到任何一个班,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成绩教成年级第一,名列前茅,买练习册,买试卷,复印资料,反复练,错误天天改,果真效果明显,成绩突出,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误人子弟的好老师。通过学习,我明白我在教书,而不是教育。教育的道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做对几道题,得到一个让家长和教师都满意的分数吗?难道就是做练习册,做试卷,做资料,得出等级吗?家长关心娃娃成绩如何,考了多少分,在全班名次如何?几乎没有家长会关注,我的孩子该怎样从小怎么教他做人之道,孝顺之道,谦卑之道,礼仪之道,毅力之道,吃苦之道,学习之道……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普天下,千古以来,人性都是一样的,没有古代,现代,东方,西方的差别,天地间总结起来只是一个道。人生也是以道理而存在的,要把人生过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要按照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就是人性。我们开发人性,教出合乎人性的人,就是教育。作为老师的我仅仅是在术上下功夫,而忽视了在道上做文章。学不见道,枉费工夫。

怎样在教育的道上下功夫?首先要清楚人体脑神经细胞的发展对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脑神经发展几乎就可以等于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胎儿时期可开发100%,0--3岁80%,3-6岁20%,6-13岁10%。明白教育的三原则,教育的时机是关键,教育的内容是核心,教育的方法是辅助。在13岁以前的幼稚期,大量记忆,储藏,再通过酝酿,发酵。到13岁成熟期以后理解,思考,表现,实用,应用,创造。儿童读经教育就最符合教育的原则,及早,老实,大量,快乐读经。把经典植入雨花师生的心中,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磨刀不误砍柴功,对社会有用的大人才就此诞生了。

读经典,研习理论,听讲座,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每天都有新的感悟,悟出新的道。张校长鼓励我试一试做数学界的阿博老师,呵呵,我当然想,不过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浅薄,读经也不足,理论知识太少,学然后知不足。好好向智慧、大情怀的冯院长学习,向光一样明亮的王欢锋老师学习,向吴迪校长、王莹莹老师学习,向爱学习的张校长学习。当我们的孩子读了宝贵的经书,都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把教育做好了,原来道就这么简单。

特别感谢具有聪明的脑、温暖的心的张光琼校长,先知先觉把读经教育惠及雨花数以千的老师和娃娃,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且读且行。读经教育谁能从头到尾,秉持初心,永不退转,大智慧接受考验。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人利己,达己达人,自己好好读书,影响更多的人读书,带领更多的孩子读书,向上走,永不歇。



相遇道中,成就最好的自己

      重庆江北区雨花小学 唐春林    2019.7

       这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可以用八个字来高度概括“老实大量,紧锣密鼓!”手机上交,每天凌晨5点起床,晚上9点下课,除了一日三餐外,每天都是读经典,研习理论,听讲座,连课间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学习状态是我从来都没有过的,但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充实、饱满、喜悦的。因为与圣贤智慧相伴,每天都有新的悟。

       一、坚定了读经的信念。来书院之前,虽然我已把《论语》读了100遍,但我的内心深处对读经教育的认可度是不高的。我读论语师是带了很大的功利性的,一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二是觉得熟读成诵,读经可以提高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几天的道中修炼,心灵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让我对读经教育的了解更加深刻和明了教育的目的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开发人性。“砍柴不照纹,砍柴累死人”,谈教育就必须先了解人性,而读经是合乎人性发展特点的。人生最重要的教育时机是儿童期,儿童期以记忆之训练为主轴,记忆之训练,以反复诵读最为简便,诵读以诵读经典效用最为广大深远。13岁前的儿童,利用记忆的黄金期把经典背诵在心,当下既能增进他们的聪明,提升阅读和自学能力,而将来定会开发他们的人性和智慧,成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灵魂的有德有才的人。现在为什么有许多大学生出现很多问题,就是因为他们小时候没有读经,得了“空心病”。诵读经典,可以唤醒启发我们本自光明的心,良知常在常显,顺此良知而发,则为扩充涵养成德。读经教育是中华文化复兴的第一步,是务本之基础,是教育回归人性的简易之道。

      道中归来,我读经不再是以为完成任务为目的而读了,我将捧着一颗诚心老实大量地读经,滴水不漏,用志不分,用读经来安顿浮躁的心,修身养性,努力提升自己,然后带着班上的孩子、家长一起读经,让更多的孩子读上经典,让经典成为孩子人生的底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进孩子们的脑海,成为永恒的生命基因!

      二、明白了“数学是不用教的”。记得一年前刚刚接触到读经教育时,研习《六小篇》时看到“数学是不用教的”,“教数学的老师是最的”时,我很不服气,觉得这种说法是瞧不起数学老师,是对数学老师的一种侮辱。当时我还拍照发了个朋友圈,引起了朋友圈中同道之人的热议,绝大多数人的看法都跟我一样。来到道中,冯院长和王院长的智慧之语如甘露,使我幡然醒悟,如醍醐灌顶。

       冯院长和王院长多次给我们讲到了智慧与知识的区别以及数理读经。知识就是见闻之知,它的特点是无穷无尽,与时俱进,日新月异,没有方向。知识型学科都属于结构型,讲究先明理再实践,难易有序,要先易后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知识是死的,要活学,活学才能活用。智慧是使用知识的能力,是对深远道理的领悟、洞见能力。智慧是一成永成,一定永定。智慧型学科都属于浸润型学科,应先实践后明理。没有难度,高度笼罩低度,讲究举三反一。因为智慧是活的,要死记,没有死记就没有活学活用。智慧是本,知识是末,本立而道生。数学是知识型学科,一个孩子数学成绩好不好与聪明有关。学数学是使用聪明的,聪明的孩子比较容易学好数学,并不是学数学让一个孩子聪明。

       回想之前,我不明白智慧与知识的含义及区别,认为孩子数学成绩不好是孩子没有认真学,是我训练还不够。所以我经常单独辅导那些学困生,非常耐心地为他们分析题意,讲解解题步骤,然后再让孩子复述或再出题巩固。期末复习时,课堂练、课后练,每天都出大量的题让孩子们做。学校刚开始读经教育时强调读经要老实大量,我还想数学学习也是一样的要老实大量,见多识广,熟能生巧,题型见得多,练得多,孩子自然就会做了。现在我明白了,数学一定是自己懂了才算懂,自己会的才愉悦,让人教往往教出压力来。孩子一旦有了压力,就会有畏难情绪,就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我这样自以为是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的做法,实则是爱之适足以害之。

       大道至简,即知即行,知行合一。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人性中心本位”,尊重儿童理解力发展的规律,搞好分层教学和深度教学,对于学困生要善于鼓励,降低难度,并带着他们一起老实大量地读经,用读经来调动他的多种感官,刺激脑神经发展,让他变聪明。高度涵盖低度,我相信,只要他读好经,有了智慧,也一定会学好数学的。

       三、感恩。道中七日,脱胎换骨,爱上经典,爱上自己,爱上生命中所有遇到的人。感恩张校长冯院长以及道中书院的老师们,是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情怀,用天地化育的博仁,用他们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像太阳的光亮一样照耀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吸引着我们,拨亮了我们的心灯,打开了我们的天眼。

       每位老师就像那点灯人,左手接过经典,右手将经典原封不动的传递给孩子,给孩子指引一条大海,启发孩子的智慧。让我们像张校长冯院长他们那样诚敬传习,勇毅担当,让更多的孩子读上经典,让经典成为孩子人生的底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进孩子们的脑海,成为永恒的生命基因!

编辑:李青泽

审核:守真


相关链接:

 1.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2019暑期经典诵读教师班上期回顾

 2.道中求道,颠覆所以:读经是使教育回归人性的简易之道——2019暑期培训心得

3.杜珂:对真正的学霸来说,语文才是拉分王;不读经,语文学习没有源头活水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中小学“经典诵读进课堂”校长教师培训往期信息汇总,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