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虽然第一天我云里雾里地学不懂,但还是兴奋得晚上难以入眠,因为我醒了

文宣部 道中书院 2022-05-22

百日精进·高阶八期《牟学四入门》心得选录(10.29~11.5)


 


贵阳潘容容
重生

很庆幸自己这次可以排除万难来参加道中的高阶班学习,真所谓”物超所值”啊!这不是平时说的物超所值,而是不可用价钱衡量的,是无价之宝,无尽藏。都说来道中是求道来的,我在前期的学习中也有些感受,似乎不深刻。这几天牟学入门的学习,让我忽然有了一种见“道”的感觉。有如开了天眼,有法喜充满的感觉,窃以为喜。

我于今才明白以前学弟子规、学佛包括前期在家自修,为什么会时有进退,为什么不能够精进不止,为什么做事畏首畏尾,顾虑甚多......全是因为无本嘛!乃求之在外者也。

以前读过很多遍教授的文章《新儒家的志业》,但总无甚体会,觉得跟读经教育似乎不相关,跟我的生命更是无连接,完全不明白这篇文章为何出现在“六小篇”里面。今天读了《牟学四入门》我始能体会牟先生的文化胸怀,始能体贴季谦先生之苦心,始能明白新儒家的志业其实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方向,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它今天与我的生命是如此这般的贴切,让我心为之振奋,激动不已,不如此,恐枉为炎黄子孙矣!

我原本是为了把读经教育弄得更明白而来,是为了提升自我而来,现在才知道我是为了自我生命挺立而来的。虽然说应当念兹在兹成为六小篇讲师,但得此生命之挺立,高阶学习结束时我能否讲成六小篇,都不重要了,我都没有遗憾了!因为我知道得此良知之本体,进一步时时警策自觉,依良知所知是非去推致,去做工夫,必可生生不息,永不止息,必可做到我所想做该做的,欲仁仁至,甚或不只是讲六小篇,不只是读牟著……

牟先生说:学圣贤就要重生!当我真切体证到良知随时可呈现时,我感觉到一种重生之喜悦,天体流行,周及全身之通透感涌现出来,有一种冲破的力量透出来。愿以儒家为归宗,愿以儒家之志业为己之业。尽己之绵薄之力,永不止息!

觉醒

 第一次萌生读牟著的念头是在今年春节,那时机缘成熟,我向往了很久的读“六五文集”得以实现。怀着万分喜悦和一点紧张之情,我用二十七天读了一遍《六五文集》,第一次有了一种生命觉醒之感,甚至有了做学问的冲动。就在此过程中初识了牟先生,但感觉牟先生学问异常高明精深,有所畏惧而又非常向往,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可以读到牟著。

所谓“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在高阶班学的第一本书就是牟先生的《理则学》,虽然第一天我云里雾里地学不懂,但觉得很幸福,兴奋得晚上难以入眠,像我这种愚夫、愚妇居然可以读到这么高明的人类顶级的学问,何德何能啊?祖坟冒青烟了吧!学不懂也要学,这是绝学啊!

更幸运的是遇到了牟学精进班与高阶班合班授课,更是从朱老师身上感受到了温、良、恭、俭、让,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牟先生在书中说圣人或是真人,实则是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永恒的过程里显示出来,透示出来。你能够这样,到老也如此,就是一个真正的人了。我自认为是一个好学之人,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按牟先生所说,我父亲的整个生命可以算是一个真人,他从来都是一个直下承当,特别有责任感的人,家里的重担都全在他身上。有他这个榜样,我也一直好学不倦,吃苦耐劳,但却常感觉迷茫。我现在明白了,我大概是可以做到“仁守”的,却没有“智及”,就是没有找到自己人生挺立之根本,没有智慧、洞见的能力。但其实那也不是“仁守”,只是一种原始生命的冲力,是一种不甘,是生命之离其自己、拔根、挂空造成的激荡吧!我意识到第一次的觉醒是很不足的,非真正意义上的觉醒,或是浅层的觉醒。经过这几天《牟学四入门》的学习,虽然还是没那么明白牟先生的文字所表达的意旨,但我能真切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颗活泼真实的心灵,那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族悲怀,那种意欲汇通中西的文化情怀。同时也折服于牟先生那种精巧绝伦的思考力,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再一次真切感受到何谓绝学——空前绝后,古今无两!这辈子不学这种学问,还学什么呢?只有这种学问才是让我回归生命之在其自己的学问! 越读越明白,一个人本来就应该学这种学问,而且要一直学下去。“学而不厌”,从时间上说不厌,时时,长时,念兹在兹地去做这样的生命学问;内容上说不厌,循着新儒家的路走下去,读《六五文集》,读牟著,甚而凡根于人性的学问都可以学,当然以新儒家为归宗,做一个新一代儒者。“诲人不倦”,我之前其实是理解得很狭的,认为就是教育学生不厌其烦而已。如今才明白,是要永不止息地宣导,之前我也把宣导理解成很狭义的——就是演讲,其实宣导何限于此呢?你自己做好“学而不厌”的内圣工夫,就已经是在宣导,你把自己受益之感用任何方式分享出去也是在宣导了,你哪怕默默地坚持读经,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那种悦乐的生命状态,也是在宣导了。当然能够演讲,有组织有规模的宣导更好!这样永不止息才是真正的诲人不倦,才是一个真正的儒者。教授说过,宣导有三个条件:一是学问,二是口才,三是诚意。其中诚意是最重要的,也是当下就可以获得的,而学问和口才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然而我以为诚意说易得也易得,说不易也不易。这几天我突然领悟到来道中学习最重要的其实是启发自己的诚意,从学《王阳明哲学》一路直到牟先生生命的学问,我的诚意真的逐渐开了出来,越来越深刻感觉宣导本来就是我的责任,就是我之良知呈现的过程。
在未来的学习中,任何困难我都会视为对自己道心的考验。我愿意终生承此绝学,不厌不倦,传续下去。我这次真的醒过来了,真醒就可真立。

邵阳谢勤

期待已久的《牟学四入门》的学习终于开始,真正体会到高阶班的高,季谦先生说:读牟著,能发天光,读之,能启智慧;读之,能接五千年之历史大流;读之,能开四万里之人间眼目;读之,能会顽者廉懦者立也。“可以用最简省的力气,得到最高的收获。冯老师说,牟著让其生命得以重生,找到源泉滚滚的本源。真正读过后,才觉此言一点不虚,读入门四书,醒人心脾,震撼心灵,此乃立人之书,打开了天人眼目,见识当下即是,似乎更懂得了那位老人为何曾放下正教授之名,二十几年如一日不厌不倦地奔赴世界各地只为推广读经。它让我从只知道是什么,回归到为什么,再到实践心灵,原来以为哲学离自己很遥远,原来哲学在每个人心中,它让我对学问有了深深的向往与追求。

牟宗三先生说:“一辈子没有什么成就,只写了一些书,但是古今无两。”何以古今无两?可以说牟先生乃人类所有学问之集大成者,他用逻辑的语言将人类学问呈现在我们眼前,用思考就能契及人性的本源。虽然有些不是很懂,但幸运的是,这次高阶班和第一期牟学入门精进班合班上课,由朱永杰老师授课,朱永杰老师多年来潜心研读《牟宗三全集》,颇有心得。每次研习完,所有我们不懂的地方,他总能用他内化了的易懂的语言,让我们豁然开朗。朱老师是一个有真生命、真学问的儒者,在他身上总能看到那位向往已久老人的影子,他就像一块宝藏,拥有无穷的智慧,又有儒者的温柔敦厚,无论我们怎么问问题,总能不厌不倦,耐心地给予解答,这样一位明师真是可遇不可求。有他的指点,何其幸运! 看牟先生《五十自述》,看到了一个真生命,在那样的时代,颠沛流离,家破、国衰,一切崩解,人们昏昧无知,而他反而从忍辱波罗密来开悟他们,以“立住自己”来劝他们,从立生命之根于文化生命,于超越理想,不要植根于任何集团以缚住自己、陷溺自己,来鼓舞他们。他说:“我的依据不是现实的任何一面,而是自己的国家,华族的文化生命。一切都有不是,而这个不能有不是,一切都放弃,反对,而这个不能放弃,反对,我才能拨开一切现实的牵连而直顶着这个文化生命之大流。一切现实的污秽、禁忌、污蔑、咒骂,都沾染不到我身上。”这样一个真生命,因为有文化的根,俨然顶立在天地之间,带给我的是无限震撼,吾愿立志接上这个文化统绪,把自己生命的核心地方展露出来,来成学问,在学问上站立自己,成为灯塔,矗立大海之中,永恒自明。何其有幸,遇此清明之学!曾经觉得自己生命何其渺小、茫然,卑微,现在才知道只要一个人回归心性的本源,立起自己,就能于天地同在,生命又何其庄严,自在,光明。
高阶班的高,现在更有所体会,《理则学》建构思考的能力,《王阳明哲学》让我有所觉醒,中间安排的体制书,经历了一通自己成长的过程,了解现实社会,很难接触真学问,做真人。怜悯自己,也悲悯别人,《牟学四入门》立人之学,也许不一定能马上真立起来,至少可以智及,随时念兹在兹,定能恒立,成为真生命。高阶的高,不经历体会不了,这是生命的学问,让生命活得真实,庄严。人生得此,足矣,很庆幸我选择了。

淮南樊宗锐

亲师取友,共学适道——论师友之精神

王先生说“师友是一伦”,师友之关系,是人格与人格相接之关系,故能处得亲切,能相知,能道义相勉,学问相益。
 此次与首期牟学入门精进班共学牟著,所感深切,开班之始王欢锋、兰海东两位老师读牟著的心得分享与导读,兴发鼓舞了我们欲一探牟学堂奥的士气;老实大量、滴水不漏地研读文章,让我们领略到牟先生的见识之高,思考之缜密与思路之清晰,以及欲提高人的历史文化意识,点醒人的真实生命,开启人的真实理想的仁者悲怀;朱永杰老师每次扼要的梳理与点拨,让我们能提纲挈领,顿开茅塞,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位满腹经纶、百问不倒、应答自如、镇定自若的青年才俊,最后谦谦儒雅的陈亿挺老师,满身浩然之气的薛春黎老师及主教朱永杰老师,又一起连袂奉献了“学问回归生命,生命透显智慧”学行经历分享,进一步让我们感受到牟先生的学问不仅是理性的架构,更是贯通古今,融汇中西,以真实生命为核心的人类整全而圆融圆满的学问。这是发自人类理性之大中至正的学问,古今贤哲所好,所乐之究极学问
冯老师说,“读牟著就是让我们睁开眼睛走路,提高见识”,也就是季谦先生说的“智慧比实践首出,见的比热忱重要”。
学习这样的学问当然是悦乐的,这不仅从每一位学员身上,就是从这几天为我们忙前忙后、热情洋溢得像家里办了喜事的葛老师与郑老师盈盈笑脸上就能看出。
《易》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亲师取友,共学适道。这不是最可贵的师友精神吗?

驻马店冯玲

回归本源,重新做人

读牟著、开天眼、长见识、立本体,开工夫、证境界。

读牟著,需要很大的福气才能读的到!尤其是《生命的学问》一书,给了我太多心灵深处情感的触碰,牟先生说,这是个不鼓励人的时代!牟先生对时代对人生充满了忧患意识。《孟子》曰: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我们对自己的人生体悟感受的强与弱、深与浅、大与小、多与小都直接影响此生的价值取向。可谓:感触大者为大人,感触小者为小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一书讲到四端之心,人皆有之。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王阳明讲致良知,也就是说让我们的四端之心时时呈现,做一个孔子所谓的仁者,做一个仁者不忧,仁者不惧、仁者不惑的人。

牟先生说,“生命原是混沌的,只是每一人冲破其混沌,透露其灵光,表露其性情,各有特殊的途径与形态。这在当时是不自觉的,惟不自觉,乃见真情,事后反省,有足述焉,生命之秘,于此可窥。

 我们要时时反省自己的人生,把内心的那份不安与不得已反观到自己的生命上来,只求在自己本体上做工夫,找到自己生命的种子,在这颗种子处觉察它,照料它,体贴它,提升它。种子的力量等同于天地宇宙的力量,有生生不息之创生源泉,孟子日:先立乎其大。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由真实生命之觉醒,向外开出建立事业与追求知识之理想,向内渗透此等理想之真实本源,以使理想真成其为理想,这才是生命的学问之全体大用。

回归本源,重新做人,从读牟著开始!

安住当下,重启生命,从新儒家出发!


合肥戴干 究生命之本,悟人生之根,察命运之方向,一个人没有“死过”怎知“生”的意义呢?孔子曰,“三十而立”,吾思在而立之年,能有幸读一些书,闻一些人,熏得此智慧,此乃祖宗积德,皇天后土之眷念后生!三十之前不知何为生命,何为智慧?一片混沌,整个生命处于游离的状态,人生方向在何处?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抬起右脚不知左脚放置在何处。 此次牟学之入门有些刮骨疗毒之痛,救于深渊之中,棒头一击,置之死地而后生。犹如发现生命之宝藏乃无穷无尽,也就是生命找到了根,找到了本,本是拔了根的树,现已重新焕发生命,只有这等生命才能醒过来,才能站起来,才能立起来,最后使之定住,任凭滚滚洪流、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依旧如如不动,此乃方显“英雄之本色”。
从牟先生这里看到了“不一样的生命”,此生命乃永恒、乃光明、乃理性,人生有此生命何不快哉!快哉!《复心》孔孟陆王虽远去,心性之学立人间。
离中重启圣贤路,华夏文明弘宇宙。

西安梁晓望

生命的本质

《五十自述》让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牟宗三先生,一个从小生于耕读之家的乡村少年,是如何一步步成为让人敬仰的当代大儒,并著书立言一千五百多万字。
 也许这里面有着“天命之谓性”的成份,也许这里面包含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但牟先生的经历更多地让我感受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人不堪其忧,牟也不改其著书”的境象。
 历史的原因,时代的变迁,一个在混沌中成长的少年,面对现实的困顿与无奈,有客观的悲情,有沉沦之后直觉的解悟,生命在离其自己的发展中,一步一步走向坦荡与开朗,从而升起理性的思考,架构的思辨,乃至哲学智慧的开发,一代大儒终将带着使命而来。一方面指导现实生命的学问,一方面超越于现实生命之上,用逻辑的清晰表达自然与文化,理与事以及生命与理性对立之学,这种是有使命感的文化意识,指引人生总体大方向的生命学问,使所有的人好像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可以看见百官之富,宗庙之美,大开眼界,还可欣赏哲学与文学融合之美,点醒真实的生命,开启真正的人生理想之书。
 生命的过程,从在其自己到离其自己,最后应归于在其自己,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本质,这种学问就是生命真正的意义。


柳州张金燕

 牟宗三先生不愧为当代大学问家,他不仅能融贯古今,会通中西,全世界所有的学问都能分判、阐述的清楚明白,十字打开,最后都依理归宗于人性道德上。读完牟著四入门后,让我对”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这些话语有了更深的体会。不管现实离理想有多远,不管现实有多艰难,中西圣贤都在用他们生命的灯塔,照亮世界、照亮生命、照亮你我。道不远人,道本来就在每个人心中,当我们的生命被照亮后,有本者如是,即能盈科而后进,生命中经历的磨难,经历的曲折也更能让我去反省自己生命中的漏洞,进而让自己的生命更成熟而理性。

 每次看完书后,精通牟著义理的朱永杰老师会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加上精心构思的表格,通俗易懂的案例给我们梳理学习内容,使牟先生的学问也变得更贴近我们的生命,时时都在点醒我们的生命,让我既忧这样的学问学的太晚,又喜人间最美妙的感觉莫过于生命的成长,在这种师友夹持、切磋琢磨中欢喜的度过每一天。

朱老师说过不要以为治国平天下是别人的事,只要自己立起来,自然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以为读经教育就是把孩子教好就行了,现在越来越明白,生命的学问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特别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为大才的家长们,只有我们的生命立起来了,我们才有机会去感化我们身边的人。

何其幸运,这个时代还有像牟先生,王教授,冯老师,朱老师这样诲人不倦的师者,还有我们这样一群学生在研学着生命的文化,这既是安身立命,永葆康福之道也。


《维摩诘经》言:“有情既病,我即随病,有情若愈,我亦随愈。”这个时代也一样,物质极其丰富,经济也很发达,但我年过四十却还有很多困惑,总感觉生命的不足,就像牟先生《五十自述》说的那样,好像生命没有根挂了空一样,人何为人?人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去哪里能找到答案?
      有幸七天时间把牟宗三先生的四入门读了一遍,并在朱永杰老师的梳理中,这些答案慢慢浮出水面,宇宙创造性本源赋予人心灵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实践理性学问主要代表是儒、释、道、耶四家,思辨理性主要代表是西方的逻辑与哲学,在牟先生全集三十二本及四入门对这些学问都有详尽的说明,只有把这些学问研究通彻,就自然明白该怎么做人了。
      我突然有了一种天眼打开、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的生命状态以感性为主,在原始生命状态和混沌中过人生,无本无缘无价值感,牟先生告诉我们生命的慧根觉情能呈现润身,能是顺适条畅我的生命。这既是中国儒家的传统,孔子把每一个人性中“仁”的生命原动力指点出来,这也是孟子的仁义内在,王阳明的良知,也是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传统,它上开价值之源,下照每个人的现实生命,原来圣贤所有的光芒我心里也有,它不仅仅能兴发生命,它也能让我的生命因此安顿下来,我要对我的生命中的慧根觉情进行肯认,让它成为我心中的大体,让我肉体的生命能去协助它,共同让我有限的生命能实现无限的价值,让生命真正得到润泽,“充实”、“饱满”、“光辉”不再是一些口头禅,而是真真实实的一种生命状态。同时各种学问都有它的价值,只是不够圆满,我们也要去学习每一种学问,充实到自己的生命里,让各种学问各得其所,各正其位。
      智慧比实践首出,见地比热忱重要,我会把《牟宗三全集》读完,让它成为我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真正成为一个人。

编辑:(助教)郑路达

审核:(主教)守真


相关文章:

  1、冯文举:忠恕一贯尽读经——谈老实大量之标准

  2、心就是本,就是力量

  3、若无所见,何以自立——略论仁智和圣贤

  4、去病不去法——牟学心得

  5、最高明的实践——牟学心得

  6、道中书院冯文举老师牟学心得分享笔记

  7、天时地利,在于人和——记“论语一百”上海营

  8、从孟子性善之旨浅谈中华文化复兴之基础在读经教育(在香港孟子学院成立典礼上的演讲)

  9、冯文举:到底谁把人生看死了?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读经教育的“三好学生”

  11、冯文举:读经宣导问题三则

  12、离于犹豫,拔邪见刺,不复退转:乃所愿,则学季谦先生也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牟学入门精进班招生公告,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