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地变化草木蕃,让你所在的城市书声琅琅、经声四起!何不发愿,做此一人!

宣导中心 道中书院 2022-05-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读经推广已经二十多年了,这艘船已经驶了深水区,我们如何在大风大浪中稳住脚跟,做中流砥柱?面对当前局势,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心中有忧虑有动摇,但又不忍放弃,怎么办?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要想持久做好此一志业,需要有战略眼光。


由此,道中书院第30期读经推广战略研习会如期开班,与诸位同道师友一起:放眼全局,找到关键,善巧推动,发掘人才,联合力量,才能更好地创建书香城市。一个地区的力量需要联合、凝聚,团队领头人也需要站在高处总揽全局。有了如此眼光,暂时的困难就不再难熬,就可以看到前方的光亮!






第一个馒头:诵读经典



陈亿挺老师带读《宣导心法》,声如洪钟,以生命启发生命!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诵读经典,开启一天!



第二个馒头:研习理论



研习《道中宝典》《宣导文集》(第六版),学习理论又犹如开天眼的感觉,新教材在道中书院冯文举院长的重新编订下,读经宣导心法和实务经验更加饱满,“理无碍,事无碍”,理论扎实又有生命的实感,我们推广读经会更心安理得,笃实光辉!



第三个馒头:聆听讲座



第三个馒头:聆听讲座,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正因为有前两个馒头的铺垫,一知半解,雾里看花,听到高人一点,便能够前后呼应、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讲座由道中书院院长助理陈亿挺老师主讲,共分为以下七个专题:


专题一《道中零基础宣导的重要战略意义及两种宣导分判》


什么叫道中,什么叫零基础,什么叫宣导?欲了解部分先了解整体。道中书院处在整个读经教育大的体系中,所以要了解道中书院,先要了解读经教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读经发展史。在这两个机遇之下,碰撞出了零基础宣导。接着,再辨析与零基础宣导相对显的另外一种宣导——办学式宣导。所以专题一分四块:读经发展史,道中发展史,零基础宣导以及两种宣导的辨析。

 

专题二《道中零基础宣导模板深度解析及评课艺术》


套路能保底,淬炼出人才。宣讲的过程中要讲究团队作战,有队长、政委。讲完之后相互之间要评课——你讲的怎么样你心里清楚,但同时也需要一面镜子,师友的夹持,学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评课艺术。

 

专题三《读经宣导的一个心法、两大要领:气场与思路》


要想把宣导练好,除了要有基本套路、形式和方法外,更需要有心法,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样的套路不同人去用会产生不一样的能量和效果,那是因为心法不一样,对武器的熟练度不一样。如何才能做到人剑合一?虽然是王老师、冯老师创发的套路,但你用的得心应手,就像是你发明的那种感觉,就靠背后的心法。除了心法之外,同时还要有气场和思路。那么气场和思路从哪里来?

 

专题四《学校转型读经七部曲及如何迅速打开当地读经风气——“一县一万人”计划》


零基础是指对读经不了解,或了解很浅的人。他们在哪里?在全社会。但大部分在学校。学校里有校长、有老师,有学生,还有学生背后的家长,所以专题四讲学校转型读经。从16年一直到现在经过四年多的摸索,道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学校转型七部曲。通过把模版大规模复制,通过一县一万人计划,可以迅速打开当地读经风气,拓宽读经界的底盘。

 

专题五《读经宣导的牵线搭桥和落地跟单的艺术——道中同学会的架构意义》


宣导分为三个部分:宣导前牵线搭桥、读经宣导、宣导后落地跟单。经过多年探索,道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读经宣导推广体系。而在整个读经界,有几个老师非常擅长牵线搭桥,比如说陕西榆林的吕波老师,比如说湖南邵阳的雷云任老师。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为我所用,去打开我们家乡的读经风气。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所以道中成立了同学会。同学会是干什么的,又有什么战略意义?

 

专题六《道中人才培养计划和宣导策略》


有套路、心法、方法后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论语》中经常感叹“才难”。人才难得啊!任何一项事业,人才是最核心的。那么整个读经教育的发展需要哪些人才呢?我们将之分为七大类,并分析各类人才的养成之道,帮助学员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学会积极发掘培养人才。道中书院本部的培训,其实就针对这七类人才进行相应的培训。有了人才,我们又有着怎样的宣导策略呢?

 

专题七《读经宣导员的自我成长和修养之道》


最后谈谈,作为一个读经推广宣导员的自我成长以及自修之道。由此,全部的一切都要返回来,从内在讲到外在,再由外在讲到内在。这样整一个的套路是心法,更是我们良知理性的架构展现。





讲座精彩速记




读经教育史

为什么这个时代要宣导读经?如果在100年以前,你说要宣导读经,是会被笑掉大牙的,根本不需要宣导。为什么不需要宣导?因为读经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教育就是读书,就是读经。那为什么今天我们需要宣导读经呢?因为这个时代非常紧缺,因为100年以来我们不读经了。

 

在孔子以前,只有贵族才能享受教育。直到孔子的诞生,提出“有教无类”,自此以后,所有老百姓都可以读经,教育就有了官方和民间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官学办不过私学。古人说:“学在民间,道在山林”,像王阳明朱熹等,都是民间讲学,化民成俗,所以一直都有读经的传统。

 

从明朝末年朝廷的腐败,到后来满清入关,经过清朝三百多年的军事统治、政治高压,所谓的闭关锁国、文字狱,整个读书人的风骨与志气被打压,读书人的风气萎靡不振,民族生命和文化生命受到严重的挫折与歪曲。

 

近代抗战时出了多少汉奸?但宋朝明朝灭亡时,却很少出汉奸。宋朝开国国势并不好,那宋朝几百年的江山靠谁维持的?不是靠朝廷,而是靠文化,靠读书人,靠宋明理学家这些人来维持的。你看南宋广东崖山海战,十万军民集体跳海不愿当亡国奴,去殉国殉文化,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殉国。清朝有没有呢?没有啊!所以文化非常重要。

 

近代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文化生命和民族生命受到严重歪曲、挫折,导致近代以来方方面面都倒塌,我们丧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碰到西方文化而不知该如何应对。由此产生了两种偏激的态度,一个是义和团,扶清灭洋,盲目排外;另一个是五四,打到传统,全盘西化。

 

1912年1月1号中华民国成立。当时的国民政府的大部分官员包括学者,大都是海归身份,比如说蔡元培先生就是法国留学回来的。他当教育部长时,干了一件事儿——1912年元月19号,蔡元培先生下了一道法令:废除全国各级中小学读经科;同年5月再下一道法令,废除全国各级学校的春秋祭孔,以及读经高校的师范科,不仅学生不读经,也不培养读经老师了!从此以后我们真的跟中国的经典文化彻底断根了,彻底告别了!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们看不起中国文化;到八九十年代,我们已经看不到中国文化了,导致三代人无根的现状,一直到1994年。

 


古人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王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豪杰之士!当时的全中国,全世界,都没有人读经,更别说倡导读经了,而王教授一人,就发出了中华民族一百年以来的时代最强音——读经,倡导读经!从此“读经”两个字响彻海内外。从台湾至大陆大江南北乃至海内外,就自一人始。

 

1994年王教授在台湾成立全球读经推广中心,每年都来大陆好几次。后来很多学校开始慢慢接触读经,业余读经班也开始慢慢兴起。2001年王教授应邀去北京师范大学,针对全国各级语文骨干教师做了一场培训,叫《一场演讲百年震撼》,大部分人都是因为看过百年震撼才开始读经的。所以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更多业余读经班以及读经私塾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到2004年,开始有4小时读经学堂,2006年6小时,2008年8小时。能读4小时以上的就叫全日制读经私塾,此时,业余读经与全天候读经双轨并行。


一直到2009年,王教授在深圳梧桐山做了场演讲——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首次提出双十读经法——每天读经10小时,读他10年——最老实最大量的法门,培养时代大才的最高法门;并提出教育的最高理想——千年书院。这也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读经教育从广度发展进入纵深发展,横开广大纵开高明十字打开!

 

2009年王教授在北京成立了季谦教育咨询中心,后在北京昌平办了白羊沟师资培训学校,有一个月、三个月的师资班,同时推动“全民读经·论语一百冬夏令营,从此拉开全民读经序幕。

 

2012年4月份在北京白羊沟,开办了第一期读经教育一年师范班,这是从民国废除读经师范科以来,第一次真正的恢复了读经师范科。10月份办了第二期,2013年10月份办第三期,当时,冯文举老师连续带了三期师范班。

 

2012年9月28号,在中华民国废除读经第一百年之际,文礼书院在北京成立了!以继承这个儒家的道统,开出政统和学统,培养融贯古今汇通中西的时代大才。为了找到风水宝地以建设千年书院,王教授走遍了大江南北,据说走了九九八十一块地,后来找到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竹里乡茶石村。

 

2015年3月15号,文礼书院正式从北京迁到泰顺竹里,同时在千年之约视频的最后,王教授宣告了一个誓言:他将终老于泰顺,终老于文礼。从此以后,读经的第一个阶段——十年播种期,王教授的个人宣导使命已告一段落,接下来着重培养大人才。

 



道中发展史

在2015年以前,整个读经界的宣导形势,是王教授一个人扛起宣导大旗到往全国各地方,当然也有其他老师,但很少很少。王教授的足迹在中国,只有西藏没有去过;在全世界,就非洲没有去过。

 

王教授说:我曾经拼命地倡导推广,本来,我精力旺盛,不知道自己会老,但终于我也老了。那王教授不出来推广读经,读经推广的脚步能停下来吗?不能停下来。那怎么办?就在这个2015年的时间节点上,由冯文举院长所创办的道中书院宣告成立,扛起了读经推广宣导的大旗!

 

冯老师在中学时代就一直爱好政治、历史。大学时期就非常崇拜冯友兰,钱穆,余英时等,非常喜欢国学、历史、哲学。大学大部分时间泡在图书馆,甚至不去上课而选择自己喜欢学的,把这些大师的书看得滚瓜烂熟。大学四年,冯老师看了不少国学的书,对国学的各个流派了如指掌。

 

毕业后去中学当了中学老师,因此冯老师对国学、对体制教育如数家珍。到2010年参加了第1届论语一百夏令营,冯老师不是学员,第一次就当了辅导员。他说这一个月的学习比他大学四年收获还大,大学四年学的都是知识,而这一个月学的是智慧。原来经典可以这样读,这才叫生命的学问,智慧的学问,跟我生命有关系,不是无关紧要的,不是外面的那些东西,而是我的良知,我的本心,我的真生命。

 

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待不下去。看到农村学校的现状,孩子生命的浪费,老师敷衍,实在看不下去。不能做这种人,不能与草木同朽,于是2010年秋季放下中学语文老师的工作,去了北京。


当时他父母也不是很认同,但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诱之以利,最终去了北京。就好像沈从文一样,为信仰而来,一腔热血,只身一人啥都没有,前往北京实现理想。


刚开始去的是读经学堂,先是去4小时的,再去6小时的。最后在北京中心白羊沟培训学校,连续担任了三届师范班的班主任,还有一届牟学班。

 

2015年元月份,冯院长跟王教授辞别:我要回家乡,我要弘道中原!因为冯院长有家乡情结,看到全国很多地方读经风气如火如荼,比如说山东孔孟之乡,比如说广西,一个边陲之地,读经风气那么好!为什么那么好?因为当年王阳明在广西待了很长时间,所以广西有很多文庙,有很多私塾;最重要的是有一个人物,叫覃丁老师,十几年时间默默耕耘!当然还有湖南,早期的读经风气都比较好。但是河南,作为中原,一个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竟然是文化教育的洼地!

 

冯院长不忍心,就是这一份家乡情结与文化情怀,不忍心家乡读经风气还处于低洼地。所以向王教授请辞,立志弘道中原。王教授也很欣慰,欣然题词:道中书院。并写了院训:守先待后,共学适道。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

 


我们学习学什么?学道!何为道中书院?

 

第一,在中原,天地之中,古人叫中州。中很重要,东南西北中,立足中原来辐射全国。因为我们办师资培训,要面向全国而不拘于地域。中原什么地方,东南西北交流枢纽,是纵贯南北横连东西。而郑州中原是南北交汇地带,交通很发达便捷,所以不管全国各地方来河南都比较方便。


第二,河南人口语叫什么?“中”,好的,善的。很接地气。

 

那更重要的呢,冯院长以前读古书,先秦儒后有两汉经学,有经学大师马融和郑玄师徒俩。郑玄向马融求学,学有所成之后,要回家乡弘道。当时马融很欣慰的说:吾道东矣!我的道往东边传了。古人师以徒显,青出于蓝胜于蓝,这个道就是师生之间慧命相续。宋朝有理学大师程颐杨时师徒俩,杨时,福建人,学成后也立志要弘道家乡,当时伊川很欣慰的说:吾道南矣!


冯院长想到这一点,所以王教授题词“道中书院”时,冯院长在一旁等王教授说:吾道中矣。但王教授没有说,虽然没有说,但心中已经默许了。



道中书院,紧守第一义,中道而废,能者从之!就要守住读经教育的本怀,守住老实大量读经的本怀。从15年至今,一直未变。我们的师资培训一直是老实大量读经,不管别人怎么变,道中书院一直没有变。

 

从2015年到现在2020年,我们的师资培训一直是老实大量读经,一直是紧守王教授读经教育本怀,一直是新儒家义理传承的重镇。不忘初心,就是再过五年,再过十年,再过一百年,我们也不会变。这是立院的根基,是永远不会变的。

 

书院成立时开了初阶、中阶、高阶三个班,内容以读经、研习理论为主。冯院长文笔很好,但口才不好,为了书院的生存,结合王教授当时提出的求学门径“六小篇五大部四入门”,萌发出了六小篇研习会的构想。


出来宣导才发现很多人不了解读经,被震撼了,王教授推广了20年了,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不知道读经,中国人太多太多了。一颗不忍之心油然生起,回来要求道中所有老师都要会讲宣导。

 

2016年2月王欢锋老师中原行,正式拉开了推广的大幕。女娲补天,把成人读经所欠缺的一块天给补上了。白羊沟学员学习一年后坚持下来的没几个,原因在于没有宣导这个学习环节,所以道中课程就补上了宣导演练这一重要环节。

 



读经推广宣导

读经界是僧少,粥更少。要生存,宣导势在必行。读经界的塔身是天下学堂,塔尖是文礼书院,道中所做的是塔基,就是零基础宣导——全民读经,拓宽底盘。

 

成人读经有三部分:读经、解经、行经。行经又分为两块,一个是教学,一个是宣导。其实,读经、解经、行经,不是单线型的,而是读经解经行经、再读经解经行经,是不断螺旋上升的,是圆的。所以读经、解经、行经,一也。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是生生世世的事。

 

考试这个形式是检验所学的必要手段。考试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考什么内容。成人读经的考试,就是宣导。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宣导,第一,可以检查自己的不足;第二,激活我们的良知。当我们去农村看到那么多纯真的孩子还没有读经,会感到于心不忍。宣导之后再去读经,能真切地感受到孔孟之心,研习理论更能感受王教授文字背后深切的文化情怀。

 

孔子周游列国,干嘛?宣导。孟子周游列国干嘛?宣导。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讲学就是宣导,广而告之,让文化传承下去。所以孔孟,程朱陆王,熊十力牟宗三等,都是在宣导啊!

 

宣导,一是为良知的不容自已,一是因为现实的不得已。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不需要宣导;在一个稍微不正常的社会,要宣导与教学并重;在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社会,要以宣导为重。所以王教授说,推广读经的第一个要义:宣导,宣导,再宣导!


如果王教授没有宣导,就不会有你的贵人,你就不会坐在这里读经。想想,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人没有读经,我们的家人,我们身边的朋友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读经,我们于心不忍!所以我们要有宣导意识。

 


宣导有两种模式:一是办学式宣导,讲究个性(有特色,壁立千仞,能者从之;合则来不合则去;店大欺客。尊师重道,严格管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类似捞鱼。其局限性在于,容易与体制形成对立。学生流向大学堂。

 

而推广式宣导则是养鱼,讲究共性,是方便法门。也是响应国家号召,推动体制读经,锻炼打造读经推广人才。局限在于照顾现实,道心滑落。需要有文礼书院高度的理想,以及对新儒家义理的充分体认,来提升道心。

 

读经立内圣,宣导开外王。宣导,是成人读经培训非常重要的一环。读经、理论、宣导,缺一不可。

 

零基础宣导有两套模板:家长场模板,教师校长场模板。家长场模板是王欢锋老师在一年内宣导讲六百多场后整理出的。这个模板连续用了四年,从第一期宣导班,一直用到第四十三期宣导班。题目是:新时代如何培养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宣讲的对象是家长,主要讲读经与学校功课的关系;讲读经教育三原则四标准;成人读经的意义,读经的落地实操,重点是讲为什么读经。

 

随着读经形势的发展,几乎所有人都多多少少知道读经。现在不是要不要读的问题,而是怎么读的问题,怎么读得更好的问题。以前讲共性的问题,现在是讲个性的问题——我宣讲的读经和你的不一样,你是读《三字经》,我是读《论语》,是老实大量读经。读经教育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步入到了小康社会。

 

学校也可以讲老实大量,也可以讲包本。因为老实大量的本怀,是尽其可能的老实大量,更准确的说,是竭尽全力——在每个人现有条件下,尽最大的努力。所以学校读经也必须要讲老实大量。而要想改变一个学校的风气,第一,必须从论语入手,从真经大经读起,第二至少读一个小时以上,最好包本。

 

冯院长去空降教育局说的第一句话:我说的读经教育和你的读经典不一样,一下子抓住了局长的心。

 

校长、教师场模板的第一板块,介绍经典诵读的基本理念,开门见山,一开始时就讲解释什么叫读经。然后引出品学兼优,本末关系,强调品德是本;接着,解释经典、阐述书籍分类;然后点明:读经是学习智慧。而智慧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读经典是以古人的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

 

然后讲读经的好处——费力少,收功多。通过费力少讲三原则。通过收工多,讲高度涵盖低度,接触谁多谁容易,水涨船高先难后获。

接着讲实操——老实大量。在老实读经的第三要点里辨析兴趣原则、快乐原则、民主原则。不仅讲理论,而且还把大家实践读经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融入进来,自问自答。而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去年道中“一带一路·中原行”反复遇到的问题。

 

第二大板块,经典诵读的意义与价值,对个人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意义。最后,经典诵读的落地实操,选材五标准,读经五要领,成人读经简便法门,提供继续学习的途径。所以这个稿子,不仅可以对教师校长,而且是可以通用的,圈内圈外通吃,以老实大量来一以贯之。

 

校长场的讲法介于家长普及与老实大量之间,可上可下。里面蕴涵着新儒家义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好好练,即使练不成也会功力大增。不管是哪个稿子,功夫在诗外,课下要用功,找到稿子背后的源头活水。

 

钱穆先生说:中国人有两个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宣导别人读论语。所以我们要读经,还要宣导读经,更要宣导宣导读经。人类是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社会,我们不宣导读经,别人就会宣导我们不读经。我们在与整个时代拔河,在这个不鼓励人的时代,我们要自己鼓励自己。

 

宣导第一要有诚意,然后有基本的套路,套路可以保底。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相信这个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读经人,一种是等待读经的人。


宣导的第一对象是自己,宣导是把自己整明白的过程。

 

台下演练和上台演讲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2016年我们发起“上山下乡”——进入广大农村实战演练。乡村教育落后,他们更加需要读经宣导,而且他们也更容易听进去。


去农村宣导是应学员锻炼的需求,而且看到落后的现状,易激发学员良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颜回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宣导的过程也是体验苦的过程。

 

得民心者得天下,弘扬传统文化是民心所向。领导人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永远的奋斗目标。

 


2017年,我们发起“一县一万人计划”——一个星期50场讲座,每场讲座200人。2018年3月冯院长跟了几场后发现漏洞,而后立即着手完善。宣导要团队作战,一个人在上面讲时,另一个在下面配合拍照与护场;白天讲课,晚上还要评课。

 

评课三大关键:找优点、讲缺点(捅刀子)、给建议。


第一、开头(凤头),是否能3分钟抓住人心,5分钟进入主题。开头讲不好,走掉一大半。


第二、中间(猪肚),看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生动形象。学会自问自答自我调侃,而不要平铺直叙。中间讲不好,睡倒一大片。


首先,读经术语表达要准确,不能乱用,不能有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其次,语言表达要流畅,不能结结巴巴。演讲演讲,三分演七分讲,除了讲还要会演,所以语言还要生动形象,配合肢体动作,还要有点幽默。


做启发式宣导,要与听众有互动,启发国民的思考力;是做馒头给人吃,不是分享吃馒头的感受。


第三、结尾(豹尾),要给力,没讲落地跟单,白忙活。看是否将教材,读法,读经机,读书会,引荐牵线搭桥人,推送音频,扫码关注道中书院公众号。

 

为什么有些人上台会发抖,一个是太想讲好了,一个是太担心讲不好了。其实,应该要用无所求的心态去讲,放下自己。我只讲道理,我只问我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讲好,至于你有没有去做,我不在意。但是也要知道,只要尽心了,尽了我们的诚意,一定是能动人的。凡我不能感人,皆因诚意未到。

 

评课五大要领:


1、诚意,感染力,气场。(要有不要脸的精神,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衣着大方得体)

2、理论是否内化纯熟。(紧扣主题:读经,不讲读经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生动、形象,幽默。(知识点、专业术语表达要准确无误)

4、思路是否清晰。

5、临场应变能力,涵容的雅量。

 

宣导禁忌:不谈政治、不谈宗教、不涉及纯商业广告、不批评体制。

 

要能够把王教授的语言,把模板上的语言内化,内化后还要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想内化必须要熟,熟能生巧,必须要老实大量。

 

读经教育一方面提升我们的智力,一方面提升我们的心力。读经宣导一方面思考力要清晰要清明,同时你的心灵要有力量,能驾驭你的学问。

 

宣导三个法宝,第一要有口才,要能表达出来;第二,要有学问,生命的学问、知识的学问都要有,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要知己知彼,不能自说自话。第三是有诚意,良知之不容自已。

 

怎么有口才?在一百年以前,只要是读书人没有口才不好的,但现代人没有几个读书人口才好的。以前叫读书人,用嘴巴读,现在呢?叫看书人。所以锻炼口才的最好方式,是老实大量读经。此外,要想有口才还要有学问。那学问从哪里来?诵读经典,研习理论,研读牟著。这些都是从好学而来。



宣导心法

口才和学问,都需要经过时间的累积。但纵使你没有口才没有学问,你可以有诚意,而诚意是可以当下一念自足的。诚意就是我们想让天下孩子读经典,不忍看到他们浪费生命的这颗心。


武训办学,一无所有。他怎么办起来的?就是凭着他的那一颗真心——为了让像他一样的贫苦百姓能够接受教育,而不再经受像他一般的遭遇。武训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唐君毅先生把武训称为近代的圣贤式人物。一个乞丐,也可以干出惊天的事业。


就好像我们宣导,我们能不能拿出武训的精神?武训有口才吗?有学问吗?没有。为什么我们有口才有学问却宣导不好?注意,口才和学问是辅助的,你心发出来啥都有,心发不出来,给你再多再好的武器你也用不了。这就叫心法。

 

读经教育这辆车,上车下车的人很多,只有一个人没有下车。是谁?是掌握方向的那个人,是王教授。王教授看过的书我们有没有看过?王教授走过的路我们有没有走过?他这一辈子念兹在兹就只做一件事——读经。看到王教授,你一定会想起这两个字——读经。而我们一般人做读经,有没有全心全意,永不退转呢?还是随随便便,朝三暮四?

 

人是很容易往下懈怠堕落的,很不容易念兹在兹的。堕落下去你觉得很舒服,你以为这符合人性,但其实这是符合你的动物性。而人内心深处是希望站起来的,是希望顶天立地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钱穆先生在苏州中学教书。他很喜欢爬山,一天他看到有僧人在敲木鱼,觉得很奇怪就问那僧人,为什么要敲木鱼。僧人说他想建一座寺庙。钱穆先生觉得很奇怪:敲木鱼和建寺庙有什么关系?后来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感动了很多人,一年后一座大寺庙建成了。


所以这个世界上,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业,莫不由于人心中的一点理想,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世界叫气,现实是由理想开出来的。这个寺庙怎么来的?就是源于僧人的一念发心。


读经教育如何发展到现在?正是源于王教授的那一念发心。而我们今天为什么能坐在这里学习,就是因为冯院长的那一念发心。如果没有王教授的那一念发心,我们现在又会在哪里?

 

心之所发叫做意,意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做工夫的地方。读书志在圣贤,做任何事情都念兹在兹:圣贤处此,当复何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回归本心。个个人心有仲尼,我们要在心上做工夫。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古人对自己非常严格,一念都不能放过。读经可以让我们心思敏锐,随时自我观察自我反省,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工夫,没有任何限制。

 


为什么有的人上台讲话会发抖?因为他讲话自己都不信,如果你自己都不信别人怎么能相信?为什么会有波动?因为没有立志。王阳明十一岁时说,读书志在圣贤。陆象山十三岁就说: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立定了一生的方向。

 

什么叫志?志者,心之所之也。凡是不以圣贤,不以道来立的志,都不叫真志。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现实的,是会变的,都不是真的志。向往圣贤的志是永远的,是一定永定的,是不会变的,是立于不败的。


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以志帅气。如果没有立志,就会被现实所干扰所牵扯。立下志向后,虽千万人吾往矣!纵使全天下人都不读经了,我也要读经!你有没有立下这样的志向?

 

要用志向来贞定你的现实生命,你就不会朝三而暮四,朝四而暮三,你就不会上车又下车,下车又上车。人是很容易被现实吞没的,所以我们需要有师友的夹持,需要有道中书院能量场的护持。

 

立志之后,怎么达到目标?就一个字:学。所以《论语》开篇第一个字,就是学。孔子对人最高的评价是:好学。学什么?学道。志于学,志于道。天道是什么?天之大德曰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生生不已。人之道在哪里?在仁。仁是什么?是种子,种子能生,所以仁就是生。学习让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胸中有天地,你能没有气场吗?你往那里一站,是在为圣人代言啊!孔孟陆王都是你的后台,你怕啥?所以要有自信,这个自信是真实的,是顶天立地的。

 


怎么有思考力?第一,良知要清明。良知清明,你想问题就容易想明白。心通于道,自然能知是知非。一个人良知不清明,他记东西就慢。所以记忆力不仅与年龄有关,还与你的心有关。


怎么良知明清?首先,生活要简朴,嗜欲深者天机浅。孟子说: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指甲不如人,脸不如人,衣着不如人,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心不如人,却觉得无所谓。不要在外面思考问题,要回归内在。


不学便老而衰。如果好学,则越老越有精神,像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怎么训练思考力?跟着会思考的人来训练思考。谁会思考?圣贤会思考。王教授会思考。他为什么会思考?因为他老师牟先生会思考,牟先生被称为智者。所以要好好读经,好好读王教授读经理论,好好读牟著。

 

王教授提出三种思考法。第一,基源思考法。追本溯源回归源头,从源头解决问题。第二,六合思考法,前后左右上下,六合整全的思考。第三,立体思考法,两层思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气,理气二分。

 

气场是仁,思路是智,所谓仁智双彰。读经、理论学习、读经宣导,是成圣成贤的一个重要途径,都是为了激活我们的良知。良知每个人都有,但是你的良知是不是清明,是不是起作用,那是不一定的。所以我们读经,我们宣导,就是为了让我们的良知能够起作用。

 

良知有两个特质,第一个是觉。人生是从觉(jiào),到觉(jué)的过程,人是可以一觉永觉的。活转心灵,春天常在。走君子之道就吉,走小人之道就凶。觉,是知,是方向。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

 

良知的第二个特质是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就是行。觉是方向,健是动力。先要有方向,人人自有定盘针,有真知必有真行。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知,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宣导要用无所求的心态,无欲则刚。我们只能尽我们最大的诚意把我们知道的讲出来,至于对方接不接受,这是上天的奥秘,所以我们是赞天地之化育。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宣导要有不要脸的精神。要放下小我,去掉矜持。为什么会紧张,因为你顾及面子,于是心不得其正。放下面子,心就起来了。正如老子所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

 

宣导的两个要求,一是规范意识,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规范;二是依教奉行,王教授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因为王教授是依理而思依理而行,所以我们也是依理而思依理而行,启发国民思考力。

 


学智慧怎么学?要么跟最有智慧的人学习,要么读最有智慧的书,要么亲近圣贤,要么亲近经典。没有别的办法了。圣人之学,心学也。孔子把周公的礼乐摄事归心,阳明直指人心。读经典,就是读你的心。读经是自我发现的过程,读它千遍不厌倦,读它的感觉像春天。

 

象山读孟而自得,陆象山读孟子悟道,了不起!所以我们透过经典,能不能读出背后的智慧,背后的天道?

 

我们想要把宣导真正地讲好,需要了解读经背后深层的道理。读经是很简单的,但是读经为什么简单?这个是不简单的。

 

读经背后的三大理论,也是我们心法的来源,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一,新儒家义理(一的);第二,康德的哲学(二性);第三,天台的判教(三原则)。

 



道中宣导策略

零基础宣导对象,大部分在圈外在学校,针对学校的校长老师家长。经典诵读进课堂不仅有国家政策支持,也是民间民众的需求。

 

学校转型七步曲


1. 道中零基础宣讲(接触,使了解基本理念)

2. 道中校长论坛(提升,讲实操和案例,告诉校长们诵读经典没风险)

3. 道中六小篇培训(深入,道中培训与其他培训不一样。道中有“三个馒头”的经典设计,第一个馒头读经典,第二个馒头看理论,第三个馒头老师专题授课)

4. 家长宣讲,让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延伸,零基础宣讲,“一县一万人”,“上山下乡”)

5. 师实操方法培训(示范,压缩课程怎么上)

6. 新四篇培训(拔高,登堂入室,向上一击,侧重讲老实大量,讲心法,甚至讲新儒家义理)

7. 建模推广(学校把各个班级好的经验总结建立模型进行推广)

 

目前已有三个学校大体按照道中套路成功转型:信阳春华学校,重庆雨花小学,内蒙古包头万水泉中心小学。

 

校长转型:参加零基础宣导,校长论坛,实地参访,六小篇培训,寒暑假五天的校长班。道中校长班由校长带班,学得好的建议参加寒暑假特招宣导班。


教师转型:零基础宣导接触,参加六小篇培训,参加寒暑假七天的教师班(由明师老师带班)、寒暑假特招进阶宣导班。


家长成长:零基础宣导,六小篇培训,寒暑假论语一百班,初级、中阶、高阶班。


读书会:可以组织论语一百读书会,线上语音打卡,线下周末读书会。

 

读经重回体制,第一,是打造书香城市书香中国的必由之路;第二,是读经生态圈良性发展的需要。第三,读经重回体制,是护持王教授教育的最高理想——千年书院,让更多人认识文礼书院,守护文礼就是守护每个人的最高理想。


学校读经会并不会影响私塾的发展,而是学校读经了,社会风气好了,家长更有见识了,会有更多家长送孩子到私塾。只有民众都了解读经了,对读经有了不同的观感,私塾就容易获得国家民众的认可,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这就为私塾合法化与良性发展打下民众基础。要相信,即使将来全国都读经了,还需要有私塾,因为时代大才一定是从私塾来。


推广式宣导有三个环节,牵线搭桥、读经宣导、落地跟单,通俗的说是:搭台、唱戏(捧场)、收场。

 

我们的宣导模式,是在不断摸索中完善的,不是万事俱备才出发,而只是凭着一颗初发心。唐僧西天取经也不是万事俱备才出发,而是凭着一颗初发心,走着走着才有的师徒四人的团队。道中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也都是有想法先上,然后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完善的。这是陆王“心即理”的路子。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有战略的架构,都需要有人才来落实。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人才来落实,都是空谈。读经宣导不仅是打开读经风气,还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很多人问冯院长推荐人才,但是,道中书院是培养人才的,而不是生产人才的。人才需要你发现的,再送到道中来培训,回去后再为你所用的。

 

读经教育事业有三大板块:教学、宣导、产品。所以读经教育所需人才可以分为七类:办学型人才;宣导型人才;牵线搭桥落地跟单型人才;产品运营型人才;体制型人才;企业型人才;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教学可细分为办学、教学;读经分为成人读经与儿童读经。同样是读经,儿童读经和成人读经是不一样的,成人读经是儿童读经的牛鼻子。


成人读经老师,首先要道心坚定,要好学,既能教读经,又能教理论,还要会宣导。儿童读经老师,除了道心坚定,还要耐烦,爱读经,最重要是爱孩子。孩子喜欢你,你喜欢读经,孩子就喜欢读经。办学需要再加一条:会管理,要能够引领教师引领家长。所以办学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会宣导。

 

有很多堂主不主张送老师来学习,因为老师理论通透了可能就走了,但是不通透又可能会与堂主对着干。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老师必须学习理论,增加心法、信心。其次,要想确保老师长久待下去,关键在堂主。老师要学习,堂主更要学。堂主的理论水平应该永远在老师之上,要比老师更好学。

 

牵线搭桥人才,需要有人脉资源。体制型人才,不仅要懂体制还要懂读经教育。大部分孩子在学校,大部分家长在企业。所以需要企业型读经人才,企业读经又分为企业家读经,企业员工读经。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能面对专家学者进行宣导。读经没有教材怎么读经呢?所以一定要有产品,所以一定有产品推广运营。

 

人才怎么来?道中书院培训开课前的第一个环节——相见欢,可以发现人才。那怎么培养人才,最好的方法是可以先沉淀学习后发用办学。


沉淀之后,也不要立马办学,而是要先去宣导,先有一定的名声。而且在宣导的过程当中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团队,还能积累一批家长,办学堂就能水到渠成。(堂主成长之路)

 

宣导型人才,至少参加12+12,最好能参加中阶班,深度宣导人才要参加高阶班学习。零基础宣导是第一步,然后再拔高,讲有基础的、杂基础的,再到六小篇。最高的宣导员,像王教授,像孔孟一样,不管面对什么人都能讲。

 

道中课程体系



1. 牟学入门班7天,钱著入门班5天:哲学讲的最好的是牟宗三先生,讲史学讲得最好的是钱穆先生。只要你读过《学庸论语》一百遍都可以参加。牟学虽难,愿学就易。


2. 12+12进阶宣导班是给抽不出大量时间来学习而设计的速成班。前12天,老实大量读经加研习理论。理论主要研习《进阶教材》,中阶九册浓缩精华版。后12天,老实大量看书,老实大量练习宣导,还有盲读,空降。可以培养宣导员,牵线搭桥,落地跟单型人才。


3. “窥基探本”·初阶班读《学庸论语》100遍,研习初阶四册,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读经老师、读经家长。


4. “百日筑基”·中阶班读《孟子》100遍,研习中阶九册,目标是培养优秀的读经老师,合格的读经堂主以及零基础宣导员。


5. “百日精进”·高阶班易经》100遍,研习体制八册,新儒家义理八本,共十六本,目标是培养资深的读经老师,优秀的读经堂主以及六小篇讲师。


6. 百日大牟学班读《佛经选》100遍,研读《心体与性体》《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四大册,以及王教授硕博论文,目标是培养读经界的中流砥柱——即使全世界都不读经了,我还要读经。


7. 儒商子弟班100天:针对企业家子女。将来会成立儒商子弟学院,影响民间。全民读经,靠企业家。如何抓住企业家,抓住企业家子女。


8. 一年制师范班课程包含初阶中阶高阶,但注意,不是1+1+1等于3,而是大于3,师范班的课程更加合理化,目标是培养读经和体制兼通型人才;特色是读经与宣导并重,读经与体制并重。

 

恢复读经教育必须恢复读经师范高校,以培养读经老师。目前是一年师范班,时机成熟时再成立三年制师范学院,与体制师范院校合作,进一步影响中国师范教育体系,改变中国教育体系,再去引领全世界的教育体系。以师范班为支点,撬动当前教育体系。这是道中书院最高理想,最高战略。

 

道中书院立志成为体制与读经的枢纽、窗口,在读经界我们是最了解体制的,在体制,我们是最了解读经的。

 

道中宣导策略



1. 对外四类研习会

六小篇研习会:讲基本理念,普及性。

新四篇研习会:侧重讲老实大量,讲心法。拔高。

读经推广战略研习会:在民间讲,已经读经的老师家长,联合推动书香城市书香中国。

儒商读经讲习会:针对企业家,企业员工。讲商道,讲家训。

 

2. 上山下乡、空降、地摊宣讲、万人宣导、一带一路中原行。


空降学校,空降教育局。空降学校,第一,让他了解老实大量读经,第二,办讲座,促成宣导场次。空降教育局,是希望下文件办校长论坛,办万人宣导。空降可以很好的锻炼人才,检验你的所学是否内化。

 

以前我们是坐诊,而一带一路座谈会,是巡诊,谈论开展经典诵读过程中的问题。以前讲座是我们讲他们听,而座谈是我们听他们讲,然后答疑解惑。最后再总结经验,可以帮助日后更好的宣讲。

 

3. 校长论坛。侧重于学校,春秋两届,上半年五月份,下半年十一月底,讲的是经典诵读进课堂的经验案例。寒暑假还有5天校长班、7天教师班,由校长带校长,教师带教师。

 

4. 道中同学会。2017年3月成立道中第一届同学会培训,参与人员至少参加过12天的宣导班。同学会主要以读经宣导推广为定位,以成人读经为抓手,与道中书院配合,联合推广。


只有同学会代表可以申请道中对外四类研习会。同学会代表之间可以联合推广,有很多好经验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借鉴。

 

想要在各地成立道中书院分院,必须在道中书院复训带班12+12。成立分院,可以承办道中各类培训,与道中书院形成配合。成为同学会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担当。

 

5. 举办宣导的三大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时间段办不同的活动。

 

读经宣导员如何自修?老实大量读经,老实大量研读理论(纵深的研习王教授理论,牟先生著作,广度的研习体制教育理论),老实大量宣导。此外,要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与人为善的心态。






结束寄语


“天地变化草木蕃”代表一种气象。如果有一天,你所在的城市经声四起,经典的声音遍布大街小巷,这是何等的景象?你心里不期待这种景象吗?你有没有期待这样一种人生呢?因为有了我们的努力,而让一个地方风气从此改变。


我们中国,不过是由每个小小的县城、小小的城市组成,当每个城市都变成书香城市的时候,那中国不就是书香中国了吗?“大同世界”不就实现了吗?曾国藩曾说: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矣!何不发愿,做此一人?

编辑:(助教)韦江玲

审核:(宣导中心)陈亿挺


道中本部最近活动链接:

   1.道中书院·2020年秋季师范班(第四期)招生公告(9月1日开学)

   2.全国中小学校长教师“经典诵读进课堂”暑期专题培训(7.17-8.22)

   3.经典诵读明师种子培育计划·暑期特招进阶宣导班(7.24-8.22)公告

   4.【企业读经·王欢锋授课】河南驻马店7月9日—7月11日儒商读经讲习会

   5.【王欢锋授课】河南驻马店7月12日—7月14日“六小篇”师资研习会

   6.【王欢锋授课】河南驻马店7月14日—7月16日“六五文集新四篇”研习会

   7.2020年儒商子弟亲子共读国学经典夏令营(7.9-8.7)

   8.恰同学少年·2020年暑期特训营少年班招生公告(7.9-8.22)

   9.道中书院·2020年暑期牟学入门精进班招生公告(第七期07/17-07/23)  

   10.【企业读经·陈亿挺授课】河南驻马店7月24日—7月26日儒商读经讲习会

   11.【书香中原】河南驻马店7月24日—7月26日读经推广战略研习会

   12.道中书院·2020年暑期牟学入门精进班招生公告(第八期8.1-8.7)

   13.【陈亿挺授课】河南驻马店8月8日—8月10日“六五文集新四篇”研习会

   14.【书香中原】河南驻马店8月11日—8月13日读经推广战略研习会

   15.道中书院·2020年暑期牟学入门精进班招生公告(第九期8.8-8.14)

   16.【冯文举闭关带班·百日大牟学】·2020年秋季牟宗三著作共学班招生公告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陈亿挺授课·读经推广战略研习会(三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