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德模范】马启红:身残志坚勇担当 敬业奉献树楷模

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天水秦安发布 2022-09-29

↑↑↑ 关注天水秦安发布   免费订阅新闻资讯 


从医二十多年来,马启红作为一名残疾人,以双拐为伴,怀着对中医职业和残疾人就业事业的热爱,艰难地行走在乡间小道上,为来自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陕西等多地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他乐善好施、助残扶残、服务社会,帮助和自己一样的更多的残疾人创业就业,用自己的善良和热爱传播着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正能量,为残疾人就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成为享誉当地的身残志坚的最美创业就业医生。20多年来为60余万患者解除了痛苦,由于年纪轻、医术好、疗效佳,马启红在当地被称为“神娃娃”。





马启红

(出生于秦安县王窑镇小湾河村)


1981年,年仅3岁的他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落下了二级肢体残疾,相较于平安健康长大的孩子,命运对马启红是不公平的,但他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秦安一中。高中毕业后,深受病痛折磨的马启红立志学医,他说:“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感觉到疾病对人的危害特别大,就因为自己的痛苦,想走上学医的道路为别人减去痛苦,这是我当时的心愿。”1994年,他拜麦积区新阳镇老中医舒维康先生为师,从此,踏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经过两年的中医基础理论学习,1996年他报名参加了秦安县人民医院的乡村医生进修班。经过四年的艰辛求学,1998年4月马启红在王窑镇罐岭村正式开起了诊所。



王窑镇漆老村村民郭孝兵说:“咱们这里是土瘦民穷,马大夫也直接是上门服务,他是在这里起业的,把我们这些穷人老百姓也忘不了,连夜叫了,随叫随到,给我们服务得特别好。”


在长达2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他刻苦钻研,孜孜以求,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数九寒天,只要谁家有不能行走的病人,他都会拄着双拐或搭乘摩托车艰难地行走在王窑镇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上门为群众服务。另外,他还为10多位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一直坚持免收医药费,甚至有些远处患者来往的车费他也帮忙垫付,诊所账面患者的欠款高达数万元,他不但从没向乡亲们催讨过,而且还陆续减免了数万元。渐渐地,马启红的医术和口碑传遍了四面八方,秦安县城方圆百里的群众都会慕名而来,由于山高路远,地域偏僻,为了便于更多的外地患者就医,他把诊所开在了位于县城郊区的候辛村。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他没有忘记当初学医的初衷,家乡父老乡亲依然是他不舍的情结和牵挂,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恢复王窑镇灌岭村诊所,每周周三行诊王窑镇,其余时间坐诊候辛诊所。当被问及原因时,他语重心长地说:“因为我是从大山走出来的,我不能忘记父老乡亲,他们对我信任,现在就是我对他们的回报,让他们不要搭车费,不要来这个地方等待。”

由于他态度热情,医术高明,尤其对一些农村常见病治疗手法独到,多年下来,省内外前来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每天接待的病人多达100多人。“合理安排时间,我还开启了电话预约服务,尽量不让患者跑空趟。”马启红说。



“视事业如生命,视患者如亲人”是马启红大夫一以贯之的从医风格,他以实际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前来就诊的患者。说起马大夫为自己治病的经历,家住麦积区五龙镇的汪瑞眼里噙满了泪花,“我内心是非常感谢马大夫的,在我最危难的时刻,是他向我伸出了援手,我家里条件困难,他免费给我看病,我非常感谢他。”

“初见马大夫的时候,给我的第一感觉太年轻,给人的印象有点震撼,与我想象当中的那种鹤发童颜的中医大夫有很大差别,后来在与马大夫的长期接触中,我感觉真的是‘华佗再世、德艺双馨’,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患者姚小刚告诉记者。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他的两个诊所里,悬挂着数百面患者送来的锦旗和字画,各种感谢信也是纷至沓来,其中有一位患者赠送的中堂字画里是这样写的:“陇原神医何处寻,秦安出了马启红,若非扁鹊重问世,定是华佗轮回生……”

字画内容虽有夸张,但却更真实地表达了患者内心的感激之情和对马大夫的崇敬之意,也许,这就是老百姓称呼他为“神娃娃”的最好诠释。


更多精彩内容




【道德模范】秦安:致敬道德模范 学习身边榜样

【身边榜样】任亚丽:砥砺初心担使命 擘画乡村新图景

秦安县荣获“平安甘肃建设示范县”称号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霍一鹏 李晓兵


编辑:王丽君  责编:  张劼英    编审: 王小涛


版权声明

天水秦安发布所刊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归秦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随意改变标题及内容。新闻爆料热线:0938-8885153

  投稿邮箱:qaxrmzx@126.com


秦安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矩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