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客厅:张爱玲在哈佛

渡十娘all 渡十娘 2020-09-17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张   凤

编辑|渡十娘 





作者寻得张爱玲哈佛故居 1995 年 11 月12日


作者简介:张凤


密歇根州大研究所硕士

曾任职哈佛燕京图馆编目组25年

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 

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16 届副会长执行长

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


着有《哈佛问学录》,《  哈佛问学 30年  》,《 哈佛哈佛  》,《哈佛心影录》,《   哈佛缘  一头栽进哈佛》,《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

 







张爱玲在哈佛


作者:张凤


寻得张爱玲1967——1969年在哈佛大学研究的小卡和档案, 是1995秋天我在哈佛大学﹐所能发现绝无仅有的唯一资料。由我向华语世界首刊于1996年4月15日等联合报和中副。《敲敲门,你在不在?—— 在哈佛寻找张爱玲》《张爱玲与哈佛》﹐当时事隔卅年终得重新描绘,比其他的中文著作(1)要早一点。


当年哈佛唯一档案和卡片是英文:拉德克利夫学院稀罕的蓝点档案仅得八行书写 “赖雅太太1941年在港大的教育被战事中断﹐从此译述不断﹐有两个短篇小说集和散文等无数中文作品﹐《赤地之恋》及《秧歌》两部英文小说都成于1955年﹐现致力英译19世纪《海上花列传》,与她的作家先生赖雅Fedinand Reyher居于剑桥……”和一张小目录卡写:爱玲张赖雅太太 – 换行 合法地址:麻州剑桥布拉图街83号 (并没有列出学位)—— 邮寄地址:加州柏克莱杜伦街2025, 307 公寓 ](2)。 

还要感谢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在我写成《哈佛问学录》(前传《哈佛心影录》)那书,他那精要的一章(3)后, 特以短短一句话的指点﹕“张爱玲也曾在哈佛赖氏女校——拉德克利夫学院研究”。于是,我经过月馀的蓄意追寻:发现《张爱玲在哈佛》的和她的哈佛故居,回台参加海外作家访问团,和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大会,又继续赴新加坡参加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大会开会之前, 1995年秋11月12日 特别到她故居照相留念。又经点拨发现她亲笔逐字改正手迹的珍本书《赤地之恋》及《怨女》(4)。

感谢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给我一句话指点研究张爱玲在哈佛


时能亲炙请益,授以不传之秘的夏先生﹐即允引用他全部研究数据。夏教授还介绍的庄信正先生﹐庄先生也不吝赐教。夏张二位论交己久﹐通信有122封﹐2007年夏先生将原件捐赠南加大张爱玲研究中心(5)。2013年3月联合文学出版夏志清教授《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前, 我在1996年早读到张爱玲1967年3月24日信——给正在台休假研究,仿佛成她经纪人的夏先生说:“拉德克利夫研究所因赖雅的病﹐由通勤改为住定剑桥﹐年薪也由三千元加为五千。要四月初发表﹐暂请‘保密’。张爱玲4月18日离开正在的俄亥俄牛津镇迈阿密大学﹐到纽约暂住阿拉玛旅馆Alamac两个月看医生﹐7月要译《海上花列传》(6)  即往哈佛女校…… ”。

张爱玲1956年移居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麦道威MacDowell Colony文艺营,同年8月14日,36岁的她与在文艺营结识的美国沧桑老作家65岁赖雅结婚, 主要因怀孕——后仍以不敷负担要求她堕胎——或是恋父情结。婚后才两个月赖雅就开始中风﹐健康时尚可称伴﹐后期病瘫缠绵﹐月领社会福利金52元﹐老弱难行,只剩把骨头一口气, 她照应了11年﹐1967年10月8日她刚到美国剑桥不久, 在哈佛大学为赖雅孤寂送终。

哈佛年薪也由5千元再减少为3千元。1968 年 8 月底,张爱玲从45公寓搬到“同宅较小的”43公寓。所谓“一间房的公寓”(1969年2月7日给王桢和信), 莫非为节省用度? 1969年7月起独居加州,单挑起悠悠的生命负荷。深居不见人,更增添了神秘色彩。向哈佛大学申请的研究费两年八千美元(7), 才女张爱玲下嫁穷途潦倒赖雅的最后时光﹐就倚仗于此﹐聊度再仆再起的黯淡年月。

只见岁月老去,不见旧日笑容

在哈佛张爱玲一如往常疏离﹐自我把握了见与不见的原则。一说不愿人家知道其流浪他乡的经济窘迫,干脆作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她躲躲闪闪不轻易见人﹐答应见王桢和﹐空等一天,后1973年王桢和再想拜望, 张爱玲回信:相见不如怀念(8)……或许恰如《天才梦》文中夸张自剖﹕在待人接物方面﹐显露惊人的愚笨。在哈佛一开始只有赖雅表弟哈勃许塔脱E. Hlberstadt往访。

张爱玲与哈佛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家、曾任哈佛东亚系系主任、哈佛燕京学社第五任社长的韩南教授Patrick D. Hanan就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底楼——古典小说的书架旁邂逅,并且谈了好半天。她后来宴请并送《怨女》英文版《北地胭脂》The Rouge of the North给韩南(之后赠的1977年出版的《红楼梦魇》),又赠给韩南太太一个腰间垂挂或手携的绣花荷包(9),那是李鸿章女儿——她祖母——的家传之物。2006年韩南和王德威两位教授,托付我一个崭新的使命,就是为这些宝贝,寻个合宜的存藏之处,接到授意后,几番思量和商议决定:书,由多收纸本手稿书画的郑炯文馆长主持的哈佛燕京图书馆珍藏;绣荷包﹐亦由我送进柏克莱加大﹐周欣平馆长主持的东亚图书馆典藏。


张爱玲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志沂——字廷重,住洋房、坐汽车、抽鸦片、娶姨太太,母亲黄逸梵—字素琼,其祖父黄翼升军门是清长江七省水师提督。母亲也是留学欧洲的进步女性(10),张爱玲在这种新旧交替、中西文化互相冲击的环境中长大。而她是1940年代,见了诸天都起震动上海最红的女作家,也是在此时与有三妻四妾风流的胡兰成,有了一段恋情和短暂秘密婚姻。



张爱玲之前胡兰成﹐见诸文字的,就有早逝的原配唐玉凤﹐继娶的全慧文﹐未婚同居的歌女应英娣﹐与张爱玲签订终身婚书“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都未实现﹐他派到武汉撩诱护士周训德,温州避难与范秀美同床共处﹐嬉游日女一枝﹐最后娶了手下吴四宝之妻,经营酒吧的畲爱珍(11)……张爱玲成婚时就知道胡兰成与全慧文并未感情破裂,也没有离婚(胡与全两个儿子胡宁生和胡纪元,都回忆证明全和张曾在家作客相见)。全慧文长子胡宁生,后在〈有关家父胡兰成〉一文:“1943年前后,张爱玲曾来大西路我家作客,胡兰成也曾带子女去张爱玲的寓所访问。”所以文学界有许多愤愤不平﹐张爱玲对妻妾成群(12)的胡兰成竟一时心醉神迷……张系国教授(以笔名域外人) 论之:为爱放低自己一点都不值得。

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 惘然的历程描写细致﹕“……房间里有金沙金粉埋的宁静,外面风雨琳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时间变得悠长无穷﹐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这样。”(13)她一生谨守的分寸都捣乱了。她对研究艺术的旧金山友人爱丽丝Alice Bissell谈到胡兰成:“自从他离开之后,我就将心门关紧。”导致情感破产﹐灰飞烟灭。


因夏教授看重,写张爱玲入小说史,引发数代名家作者和有志创作读者的临摹创写﹐整个改变了华文文学史的生态谱系。她受少年时,家庭重创,就认定人性是自私的,对任何感情都不予信任——“世故紧悄”(14),就算是写好事也总是多磨。看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小说中唯有的喜事收场,特别受欢迎,白流苏和范柳原在日军围城中安然,而突破自我结婚,但是婚姻免不了带着伤痕。

作者的铺陈,显示其内心观点;张爱玲意象满是苍凉幻灭,要写的是现实,呈现势单力薄爱的世界。分析她生活行止,绝对尊重自我讲求心灵自由,却相当情深义重。她的情爱,不见得地老天荒,两度婚姻,倒似折磨灾难;两任丈夫,尤其给她情感重创,胡兰成的心,赖雅的身,一切都掌握不住了,心境荒凉中,都坚忍到生离死别不得不分,还寄编剧费和担当各种生活费。

张爱玲留在在哈佛赖氏女校——拉德克利夫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员及助理取出她亲笔逐字改正手迹的珍本书《赤地之恋》及《怨女》供我研究

离开故土,除1960年代,宋淇中介她写电影剧本,也做中英翻译,英语典雅的张爱玲,在美国期望出版英文小说,却不合读者的胃口,得不到出版商的青睐。(15)所以她不断为稻粮谋空费才华,而年年求各校研究工作:1967年夏志清,刘绍铭,陈世骧教授推荐(16)张爱玲来到哈佛女校——拉德克利夫学院,担任非全时访问学者,申请《海上花列传》英译的项目,在哈佛未曾缴稿。虽1968年已译成摘选的三分之一共20回(17),在其有生之年未出版。仅在哈佛拉德克里夫学院1969年4月1日,作了相关公开演讲:“中国翻译作为文化影响的桥梁”。


当初我因首发 《张爱玲与哈佛》,就有心呼吁,寻找这部张爱玲与哈佛结缘的《海上花列传》英文遗稿 。我工作的哈佛燕京图书吴馆长,曾希望馆藏张爱玲英译之手稿未成﹐后来1997年听曾同送张爱玲骨灰海葬的成员,南加大东亚系主任张错教授亲自告诉我:他发现了《海上花列传》英文打字原稿,因他经过锲而不舍邀得宋太太邝文美捐张爱玲遗稿两箱,由张错表弟亲取邮递,加上皇冠复印文稿,同存于南加大,1997年成立了张爱玲文物特藏中心,又由南加大东亚图书馆工作的浦丽琳女士细心整理后,经夏志清教授王洞师母伉俪宴请宋淇女儿宋元琳一家推动,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系主任,再转任哈佛讲座教授的王德威签约,2005年王德威请孔慧仪Eva Hung教授修改完成出版(18), 终于实现张爱玲想将《海上花列传》带上世界舞台的心愿。

哥大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和南加大东亚系主任张错 - 右1 促成英譯海上花列傳出版。他与太太左1 及出版家夫妻档访哈佛张爱玲故居 -

在哈佛大学张爱玲与麦卡锡﹑王桢和……有点通讯往还;1968年4月13日前后答应见殷允芃(和同学王青云——我的朋友) 接受访谈;1969年3月29日参与她亲近的两位朋友:夏志清教授主持的东亚英雄文学主题的会,庄信正主讲中国英雄。夏先生亲授我独门信息:还有洛杉矶加大的韩裔教授李鹤洙——夏先生的耶鲁同学,讲高丽英雄;南加大的威尔荪 William Wilson讲日本英雄;印大的蒙哥马利David Montgomery讲蒙古英雄。夏志清﹑庄信正﹑於梨华在美国亚洲研究学会AAS大会,那年会场波士顿喜来登酒店与飘然而至的她吃了顿午餐(19);4月在研究院公开上述演讲后,春来应于梨华之邀到奥尔巴尼纽约州大讲The Exotic West:From Rider Haggard On盘桓半日(20)。


张爱玲赠哈佛韩南伉俪 绣花荷包-李鸿章女儿——她祖母——的家传之物。韩南和王德威两位教授,托付张凤寻个合宜的存藏之处,

前此,张爱玲因夏志清教授推荐,在1966年夏6月, 接受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福伦兹 Horst Frenz教授邀请在“东西文学关系讨论会”公开演讲:“中国电影:由实际经验谈香港电影”,庄信正教授会后和刘绍铭教授去学校附设的旅馆求见,谈了大约半小时多(21),在哈佛未有机会相见的李欧梵教授,亦在该会中见过她;后来还曾在1966年10月在俄亥俄州Oxford城的迈阿密大学去担任该校任驻校作家时公开演讲:“中国政治对知识份子的影响”(22)。

在哈佛大学公寓她与韩南教授及夫人欢聚:送给他夫妇俩,书和她母亲李鸿章女儿家传的绣荷包,这是她在美东最后的据点。从这学院公寓搬离后,她再也没有回东部,就应陈世骧教授,Chalmers Johnson等聘任,在伯克利加大中国研究中心研究过两年“文革词汇”—— 陈少聪任其助理,刘大任为同事(23),1971年4月陈世骧来信通知她:六月底结束这里的工作。1971年5月23日陈先生心脏病发猝逝。不是滋味的她,曾去信宋淇,庄信正诉苦,6月10日也去信夏先生解说……

绣荷包送进柏克莱加大﹐周欣平馆长主持的东亚图书馆珍藏

所幸原来1966年靠夏教授(和宋淇先生),几番奔走谈判﹐获得《皇冠》稳妥的版税收入,又深化影响。横空出世的她, 终于不再受限正式工作,1973年在庄信正伉俪帮忙下,南迁洛杉矶终老。她后来总是在租来空洞的公寓中(24)迁移漂泊,多少年,多少怀疑,多少恨,她失去了爱, 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对一切的兴趣(25)。

1995年9月8日,约于一周后,她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洛杉矶西木区韦斯特伍德,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10911 Rochester Ave #206 Los Angeles, CA 90024,终年75岁。她垫毯独逝行军床上﹐自主性地将重要证件亲放门边小包﹐遗嘱执行人建筑师林式同——也是庄信正先生介绍的朋友——遵嘱将遗物全交由她的知交宋淇(戏剧家褐木庐藏书家宋春舫之子)、邝文美夫妇,两人过世后,才由儿子宋以朗(26)继承担任遗产监管人。

张爱玲身前最后一张照片

《小团圆》《易经》《雷峰塔》在她逝去后出版,喜欢一字字改动文章的张爱玲,遗留的写作风格,又引争议(27)……她用小说形式来写家族史,把刻骨铭心的创伤,更老辣地一次次写出来。作品的出现和出版弥补了空白。我们终于理解张爱玲的写作是一生的工作,是真正的生命写作。同样的题材,她不停地在以不同视角中英语言去写。1938年,上海的英文报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大美晚报》上刊登了她第一篇英文创作“What a Life! What a Girl's Life!”写自己小时的凄凉。从头到尾她不断重写个人经历,王德威评说:重写本身就是另外一种叙述学和审美意义。(28)  

现在的文学史,时尚书写张爱玲(29),不论如何,夏志清教授说:我很高兴,看到张爱玲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             

(写于哈佛大学)      原刊《华文文学》杂志,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网



注释

(1) 见 P.184—P.198. 张凤:《哈佛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P.59—P.86. 张凤:《一头栽进哈佛》[M].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

P.57.张凤《哈佛哈佛》[M].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因此也有时被邀请去指定演讲这个《张爱玲在哈佛大学》由我探索至深的题材。原负责史勒辛格图书馆瑞克利夫学院档案的诺斯太太Jane Knowles把我爬梳连结陈迹﹐抒展新机的诠释研究的中文,也邀去归档。文章发表也早于

司马新,郑绪雷,Steven:《张爱玲与赖雅》[M].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夏

同书简体版﹐《张爱玲在美国》1996年7月上海文艺出版中文首版。


(2) Name Reyher, Mrs. Ferdinand Degree No degree listed College Year(E.Chang)   R.I.Radcliffe    1967—69 Legal Address

83 Brattle St., Cambridge,  02138    (搬家后就被杠一条线)

Mailing Address

2025  Durant Ave.Apt.307   Berkeley  Calif.94704 9/71(查阅都需要哈佛身分证ID)


(3)张 凤:《哈佛问学录》[M]. 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5。夏志清:《哈佛心影录》前传 [M].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5;及上海文艺2000简体。


(4) 谢谢访问学者朱教授点拨。2001年夏,曾引领专家华东师大陈子善教授和清华 (现任教UCSD) 廖炳惠教授等位去考查; 并领他俩拜访鹿桥——曾与张爱玲, 在西风杂志征文比赛——天才梦与她同台竞技﹐得第8名。鹿桥教授写的《未央歌》在台印行60版, 大陆版出版不久也影响重大, (素不见人的张爱玲在1971年柏克莱加大曾主动出现鹿桥的艺术史演讲会,趋前招呼)见鹿桥:《市廛居》[M]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7。p.285。


(5)感激夏志清教授和夏师母王洞亲自指点良多。夏张二位交情与众不同﹐论交己久﹐时有鱼雁往还﹐通信上百﹐但仅限如锺子期伯牙之交﹐夏先生几次对我强调﹐别无其他。他在沪有其他意中人:“我在上海见过张爱玲一次,可是那天我根本没把她放在心上,反倒是她身边的刘金川小姐,才是真正叫我难忘。”晚年两家常聚。《初见张爱玲喜逢刘金川》 文最早刊于1999年3月21、22日《联副》)﹔也亲口对我说“我那时专研英国文学,对中国学问相当外行,当初一直没有兴趣。”


(6)后刊登于1997年7月号联合文学, P57。


(7) 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122封[M]. 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13。

庄信正﹕(编注)84封《张爱玲来信笺注》[M].台北﹕印刻出版社﹐2008。

据1969 年 2 月 7 日致王祯和,邮简〔含地址〕复印件见

苏伟贞编《鱼往雁返:张爱玲的书信因缘》[M]页 25台北﹕允晨文化﹐2007。


(8)丘彦明,《王祯和访谈:张爱玲在台湾》(A),王祯和1972秋——1973春结束了半年爱荷华国际作家工作坊,郑树森编《张爱玲的世界》(M) 台北:允晨,1989。


(9)1969年春,素来幽居的张爱玲,出乎意料地邀请韩南夫妇﹐到她的公寓吃饭。那次会面,张爱玲把签了名和逐字订正过的,于1967年由英伦出版的《怨女》英文版《北地胭脂》送给韩南教授。韩南 邀约张爱玲为《哈佛亚洲研究学报》(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写文章,结果她竟写成一本文学评论集子——《红楼梦魇》,皇冠于1977出版后,又送给韩南教授。见 2006 年10号明报月刊张凤《张爱玲的绣荷包与韩南结缘》P.99。


(10)见张子静、季季:《我的姊姊张爱玲》[M].《家族世系表》p.29。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7。

林幸谦:《历史、女性与性别政治:重读张爱玲》[M].麦田出版社,2000。


(11) 胡兰成,影响《三三集刊》多位《今世今生》[M]名古屋[Nagoya :Janarusha], 1958。


(12) 胡兰成的三妻四妾:张爱玲在1975年12月10日的信中对夏志清教授说:三十年不见,大家都老了——胡兰成会把我说成他的妾之一,大概是报复,因为写过许多信来我没回信。


(13)见张爱玲﹕《小团圆》台北﹕皇冠出版社,2009。


(14)王德威教授评语:见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 : 张爱玲与张派传人》[M]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15)1955年张爱玲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The Rice—Sprout Song》[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Co. 1955。在美出版,被CBS在Studio one制作为英文剧颇受赞誉,她得1440美元。可是,她的第二部即没好运,《怨女》英文版《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原《粉泪》改写Eileen Chang:《The Rouge of the North》 London,Cassell & Co. 1967。

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M]. 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13。提到美国出版者纽约Charles Scribner’s Sons编辑拒绝退稿信对《粉泪》(Pink Tears,即《怨女》)的评价是︰“所有的人物都令人反感……我们曾经出过几部日本小说,都是微妙的,不像这样squalid肮脏。没有秧歌的好评……


(16)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M].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13。

庄信正:(编注)《张爱玲来信笺注》[M].台北:印刻出版社﹐2008。


(17)1968年4月13日前后答应见殷允芃(和同学王青云——张凤的朋友) 接受访谈所说……刊登于《皇冠》台北﹕皇冠出版社﹐ 1968年 5月。


(18)特蒙夏志清教授伉俪,南加大东亚系主任张错教授﹐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系主任,回来转任哈佛讲座的王德威教授告知详情。


(19)详见张凤《一头栽进哈佛》[M] 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P.80。

及《哈佛大学巡礼30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


(20)於梨华:《别西冷庄园》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来也匆匆——忆张爱玲》一文。


(21)原拟托福伦兹教授写哈佛推荐信。但申请表上需要表明与推荐人已相识多久,而她和福伦兹是初识,福伦兹虽早慨然应允,写推荐信的效果不会太大,故转请柏克莱陈世骧。


(22)见庄信正﹕(编注)《张爱玲来信笺注》台北﹕印刻出版社﹐2008。六六1966年10月19日给庄信正的信, 张爱玲来信:刚巧他们这里,要我讲点几十年来中国政治对知识份子的影响。


(23)陈少聪:《有一道河,从中间流过》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与张爱玲擦肩而过》P 204。


(24)庄信正太太杨荣华替张爱玲搬过家,后来写了篇〈在张爱玲没有书柜的客厅里〉。


(25)水晶:《张爱玲病了》,《鱼往雁返》[M]台北﹕允晨文化,2007,p. 83—87。

夏志清教授也说晚年张爱玲连他的信都不拆开。


(26)张爱玲.宋淇.宋邝文美:《张爱玲私语录》[M]台北:皇冠文化,2010。


(27) 生前交代不得面世作品,应该刊行与否? 形成两极争论:先引起台大张小虹教授等位拒看,后来她也读了。


(28)宋以朗 文章《张爱玲看小团圆》等及《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


(29)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以详细的资料研究评述《近二十年张爱玲在大陆的接受史》。


我查﹕哈佛燕京图书馆就有260本以上有关张爱玲的书﹐ 作者曾1930—70出生者皆有……如张均, 1972——但﹐作品内涵却在文化生产、商品炒作中层层剥落,已成为九十年代之后流行文化符号。



锁定渡十娘,回复“隐秘的角落”获得最新视频




不要错过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


昨日更新:

热门文章:

十娘专栏: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张凤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