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症状的消除是否意味着问题的解决:一位“抑郁”患者的药物清单?!

拉康心理 Lacan心理 2020-01-27

拉康心理

一年前,某位来访者因“抑郁”问题接受心理咨询。

 

在寻求心理咨询之前,来访者已多次到医院就诊,并接受药物治疗。

 

在征得来访者同意并隐去个人信息后,我们将其就诊经历及所服药物罗列如下:

我们今天不讨论诊断结果的有效性及药物治疗的必要性问题。

 

仅就来访者就医过程的事实,我们似乎能够发现:

 

1.相同的药物,精神专科医院的收费比综合医院低。

 

当然不排除不同厂家出产所致。

 

2.医生首诊结果及用药会影响来访者后续治疗的一致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精神科医生通常不会推翻来访者先前医生的诊断结果。

 

这是否是种默契?

 

值得怀疑!

 

3.药物治疗作为消除症状的有效手段,也让我们疑惑,症状的消除是否意味着问题的解决?

 

针对这个问题,杨凤池曾表达其观点:

 

症状消除了,可能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也可能病因并未处理。

 

对于心理问题,大多数人只想对症处理,其实针对原因的处理很重要,否则症状容易复发。

 

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师是通过改善来访者的人格来达到缓解他症状的目的,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如果一个人对理解他的症状不感兴趣,而只对消除症状感兴趣的话,我们要建议他去找行为主义取向的治疗师,或是看精神科医生。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史慧颖老师也提出:

 

用处方药来压制身体症状,会让我们忽视可能与症状发作有关的个人原因。

 

处方药物的过度使用推脱了个人责任。

 

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严重抑郁病人种,有半数得以康复;与之相对,服用安慰剂的严重抑郁病人中,有三分之二康复。

 

在医学院,安慰剂效应的话题被飞快的搪塞过去,好使学生能回归到现代医学真正的工具,如药物和手术。

 

这是天大的错误,安慰剂效应应该成为医学院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上述那位在不同医院里不停接受药物治疗的来访者,在前两所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明确知晓其MMPI测量结果诈病因子得分显著超过常模的情况下,依旧选择对其进行药物治疗。

 

这种做法似乎已然表明,在面对心理疾病时,精神科医生更愿意承担哪种风险或犯哪种错误。

 

是更乐于承担把没病看成有病的责任。

 

还是更倾向于冒把有病看成没病的风险。

 

通过前两家医院精神科医生的实际表现,我们能得出的结论似乎是第一种。

 

精神科医生更倾向于承担第一种风险。

 

即把没病看成有病(当然这也是可以预见的)。

 

站在医生的角度,病人存在症状,符合疾病的指症,就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这无可厚非。

 

然而针对心理问题,我们依然会怀疑。

 

通过药物把症状消除,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吗?

 

就像这位来访者一样,它的症状符合某种疾病的标准,医生根据其症状开出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来访者吃药后症状得到缓解。

 

表面上看问题也解决了。

 

治疗结束。

 

然而,来访者依然会寻求心理咨询,并承认自己是在诈病!

 

此前文章:《为什么中国大众不信任心理咨询 ——心灵深处的魅影,从还原主义到身心二元论》中我们已论述,还原主义的哲学倾向使得精神科医生将心理问题还原为神经递质问题。

 

其实是将复杂的心理问题作简单化处理。

而张沛超在其博士论文中阐述的观点,则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理解该问题的视角。

 

症状的消除是否意味着问题的解决?

 

这个问题本身,即意味着人与“问题”对立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将引起心理问题的病原看做与人的主体无关,治疗过程则也无需考虑心理问题的意义,而采用祛除病原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

 

在问题的解决与否的标准上也是限定性的,是独立于当事人的价值体系之外的一套要么是基于宗教信仰、要么是基于医学科学的标准。

 

而人与问题“对话”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及“消解”问题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思路。

 

从人与问题的对立,到人与问题的对话,再到问题的终极消解,这或许可以看成是心理问题之解决的三个阶段或三种“次第”。

 

当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事人内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将该问题界定出来,并以经验性的方法对之进行干预以减弱症状和其对当事人的影响。

 

当症状减弱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转成为与之“对话”,开始探索症状的意义。

 

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有契机见证症状与自我的关系,继而超脱于症状和自我的对立而获得解脱。

 

第一个阶段是技术性的,第二个阶段是研究性的,而第三个阶段则是解脱性的,导引向完满的境界。

 

以人与问题的关系的视角来看,三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本无优劣可分,而只是迈向自我认知和超越自我的先后阶段。

 

这样一来便可以将林林总总的心理疗法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在不同的阶段启用之。

 

因而,对心理问题而言症状固然是重要的。

 

但,症状并不是全部。

回到来访者的就医经历。

 

前后4个月的时间,总共花费4700余元,每个月花费1200余元。

 

换作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相当于300元/次。

 

与目前的市场价位基本持平。

 

遥想此前北京海淀区试点将心理咨询纳入医保,并将咨询定价30-60元/次的做法。

 

可以预见药物必然会是此类试点机构的重要补充治疗手段。

 

以及主要的收入来源。


往期文章:

“鬼魂”,精神疾病的意象化身!

“劝退TEST”测试报告领取通知及525优惠活动!

私密圈:那些删除的文章和爆料都在这里!

拉康心理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号ID : Lacan-ps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