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山城科创密码” 科技向新 城市向未来

欢迎关注☞ 网信重庆
2024-08-29

科技日新月异,创新以“十倍速”快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了专章部署。根据部署,重庆打造“创新之城”的脚步也在不断加速,2024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今天召开。去年,重庆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让“416”和“1458”成为科创领域的热词。“416”画出了蓝图,布局4大科创高地、16个重要战略领域。“1458”则是路线图和施工图。把科技创新作为“首位战略”,谋划一座城市的远景,将带来怎样的变化?



5G、人工智能、大数据······日新月异的科技,蓬勃兴起,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新重庆把打造“创新之城”提上议事日程,连续召开重头会议,聚焦同一个主题。从构建“416”布局,到展开“1458”密集行动,指向同一个目标。科技创新的热潮,在这座城市里充分涌动。

这是架设在重庆明月山上的“中国复眼”,4部口径达16米的天文雷达,以“高精度”观测着深空,突破了全世界的最新技术,能三维成像,看清上千万公里外仅足球大小的小行星如何运行。中国首张三维月面图,就出自“复眼”之手。像“中国复眼”这样的科技创新,在重庆不断涌现。重庆的科技创新,不仅是一域的迭代,更是全局的谋划。


这座城市对科技创新的倚重,也和战略区位息息相关。依托“一带一路”,重庆建通道、兴商贸、壮产业,参与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之中。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渝落子。国家级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已有19个,与60余个国家开展了科技交流合作。举全市之力,在全国创新版图中提升影响力,这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战略选择。


科技关乎发展的质量,企业赖之以“强”、生活赖之以“好”。而创新,则关乎发展的速度。中国的研发投入,保持了“十二连涨”。从2012年到2023年,研发投入经费增加了3.2倍。研发投入强度R&D,从1.91%增长到2.6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34位上升到第12位。

而重庆的研发投入也是年年递增,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稳稳保持“西部第一”,全国排名已跻身“前十”。科技创新的力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人愿意被“卡脖子”。创新驱动,才能迈开步子。


磐谷动力,位于永川高新区,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近,企业研发出一款燃气发动机,每方气可以发电4.2度,领先于行业。预计企业今年的产值,会比去年翻番。谁能突破关键性技术,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塑造了未来的新优势。以永川为例,今年上半年,工业技改投资占比达57.7%。而上半年制造业“合同引资”和“到位资金”,永川均居全市第一。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动能,最终带来城市的发展。科研人员正在调试的是一款自主研发的水质快速检测仪。检测水质的时间,从5天,被缩短至“最短”半小时、“最长”不超过5小时,准确度在90%以上。

创新“一子落”,城市“满盘活”。重庆的科技创新,不断为新质生产力打造“孵化器”。这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围绕创新驱动,机制创新尤为重要。


科技是基座,创新是发出的新芽。科创,影响着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姿态,也将成为下一轮城市竞争的焦点。重庆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吸引科创主体“双倍增”,2023年,科技型企业总数已超过6.5万家,其中新增的有2.2万家,增长50%。高新技术企业8449家,新增的超过3千家,增长了19%。今年上半年,重庆战新产业的增加值增长,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达到34.2%。16个高新区的规上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市40%以上。一个“新”字,成了加速的砝码。


论汽车生产,重庆已是“中国第一城”。数字化、智能化,把“汽车制造”变得越来越轻松、高效。在科学城高新区,技术再度升级。龙头企业的智慧工厂,24小时不停机,每分钟都有新车下线。技改后的生产线,把平均生产效率提高了41%。在这里,“研发—攻关—产业化”的一条龙,让新质生产力加快走出实验室。全市“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有半数都出自科学城高新区。“创新力”释放出“强磁力”,产业聚链成群。全球每4台笔记本,就有1台产自这里。芯片全产业链,已聚集40多家重点企业。今年一季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产值增长47.9%;软件信息营收,增长超过20%。

一个个科创新主体、一项项科创新成果,打下层层地基,建起重重楼宇,开辟新的赛道。先进材料、低空经济等等,已经成为最新的增长点,创新驱动在各个行业日渐占据“C位”,与城市的经济并驾齐驱,融入到城市的生活细节中,产、城、人融合,构建充满“未来感”的城市模样。

催生新技术、开启新赛道,科技创新从“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在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权看来,重庆科创的升级版,来自突破、也来自底蕴,须内找优势、外找机遇。 重庆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正在加快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大数据智能化正在成为重要推动力,具备了整合全球产业链创新链资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一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加快建设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二是要强化创新主体培育,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政策体系。三是要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打造区域综合性中试中心,积极开展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试点示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大潮澎湃,创新千帆竞发,这是“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也是人才的争夺。创新生态加创新人才,就是城市最大的底气。这也是重庆把“科创”与“人才工作”放在一起、通篇布局的原因。未来,重庆的科创还将拥抱更广的世界,成为全球创新链的一环。远景不算远,已落到蓝图上,创新意识也深入人心,值得翘首以待。

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

大家都在看三中全会后,重庆这个领域动作频频蒋建新、王智彪,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
组图 | 快抬头看!今年首个“超级月亮”现身山城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网信重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