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扫描报告

CDR 资助者圆桌论坛 2020-08-20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详细报告和流动儿童教育公益组织图谱。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7年的58.52%。但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截至到2017年底,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仍然只有42.35%。



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相伴的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们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中国过去40年经济的繁荣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但是只有那些能够获得迁入地户籍的人才能成为居住地的新市民,大量的迁移人口无法获得迁入地城市的户籍,只能成为城市里的“流动人口”。截至2017年底,中国流动人口规模2.44亿,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7.55%。

 

与庞大的“流动人口”规模相伴的,则是中国所独有的流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截至到2015年底,中国流动、留守儿童总计1.03亿,其中流动儿童3426万,留守儿童6877万,占中国儿童总数的38.04%。他们的未来不仅仅关系到他们自己、他们的家庭,也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未来。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们将流动儿童在教育方面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基础,作为最底层的需求,我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能够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此基础之上,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依赖于家庭、学校和校外环境共同来构建;再上一层才是教育以及高质量教育的发展需求。而应对这些需求的供给方包括家庭、学校、校外,我们提炼出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五个关键问题:

1、  亲子分离

2、  安全看护不足

3、  大部分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

4、  低收费民办学校的质量较差

5、  缺乏可负担且有质量的校外教育

 

其中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办学校问题,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所有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其实是一个整体,因此尽管在城市里我们看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公办学校的比例高达79.90%(2015年),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父母的居住地城市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只有32.26%,因为有大量的不能进入城市公办学校上学的流动儿童,最终都被送回老家成为了留守儿童。


最后我们将上面五个关键问题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情况进行了强制排序,就得到分年龄流动儿童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见下表:


公益组织的回应策略

在过去10年间,很多机构在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投入心力,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切入。2018年11月,由资助者圆桌论坛、千禾社区基金会和新公民计划联合发起“流动儿童教育公益组织调查”,我们共发出问卷超过200份,覆盖了国内大部分的流动儿童服务机构,最终收到122家机构的有效问卷,据此我们将流动儿童教育公益组织的回应策略归纳为研究与政策倡议、直接办学、开办社区活动中心和将教育产品递送到学校或社区四类,见下表:


写给未来资助伙伴的建议

一、资助研究与政策倡议

资助那些重要的基础问题研究:流动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深深的嵌入在中国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之中,依然有大量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有待回答,研究成果能够提升整个领域的认识和实践水平。对基础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对政策的解读和实施效果的评估,对关键性问题的持续性追踪研究,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传播等等,尚有大量的工作空间。

资助更多的机构开展政策倡议:推动流入地政府新建更多的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进一步放开中、高考的限制;推动流入地政府放宽普惠性民办学校的举办门槛,并向这类学校提供学位补贴。

 

二、资助将优质教育产品递送到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举办学校是一件复杂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我们所能做的是将那些已经被验证的优质教育产品,引入民办打工子女学校,搭建有效的服务支持系统,持续不断的提供服务,不断地优化提升服务质量,陪伴孩子们长大,如果能够影响学校的举办人、校长、老师当然最好,若不能也没有关系,因为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

 

三、资助开办更多社区活动中心,推动社区自组织的形成

从社区角度来看,巨大需求尚未被满足,需要建立或活化更多社区活动中心以覆盖有需要的儿童。对单体社区中心而言,提高服务效率和找到可持续的资金模式是两大重要挑战。我们应该跟一线的社区伙伴一起来讨论,何谓社区中心的效率,更加广泛的参与、更多的自组织的出现,通过互助的方式来回应社群自身的需求也许是比从外部引入的专业服务更加有效的策略,过于追求服务的“专业“,反而有可能将我们带上一条不归路。

 

四、资助更多志愿者参与流动儿童服务

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嵌入在中国城镇化转型过程中的复杂社会问题,原有的城市居民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方,通过大量的志愿者的参与,一方面有助于我们降低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让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被更多人看见、理解,真正推动不同人群的接触和融合,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才更加有可能被真正解决。


最后我们将不同特点的资助机构可以有效考虑的资助方向整理成下表,以供参考:


想说的话,暂且就这么多了,流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中国超过1/3的儿童,又深深的嵌入到中国城市化转型的背景之中,无论我们当下采取怎样的策略,都注定是一条漫漫长路,我们唯有推动更多机构一起,携手、合作才能推动这一社会问题逐步缓解,直至完全解决。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详细报告和流动儿童教育公益组织图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