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哈工大,他用化学打响“金属保卫战”




一尘不染的实验服 

琳琅满目的瓶瓶罐罐 

精密繁多的仪器设备 

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化学实验室


韭菜籽、玉米须 

这些常人眼中的

“废弃农作物” 

在他的手中摇身一变 

成为金属防“癌”的“灵丹妙药” 


威海校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0级本科生王宝正 

大一下学期

进入专业实验室 

大二科技立项

正式独立承担课题 

组队夺得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

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国家一等奖 

大三进一步完善项目 

斩获第八届山东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大四获评

哈工大“十佳大学生 ”

保送到本校化工与化学学院

攻读硕士研究生

……


他在化学的世界里

探索未知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

令人赞叹的高光“反应”





缤纷的化学世界,他选择“绿色”

高中时期 

王宝正便与化学

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考结束后 

他报考了

哈工大威海校区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继续在大学钻研学习 

延续对化学的热爱 


凭借良好的知识基础

大一时他便进入了专业实验室

在李惠静教授

和刘颖老师的帮助下 

确定了研究课题

“双碳背景下的金属缓蚀剂”


自此

他沉浸于实验室中

1个月用完1年的砂纸量

电极从10cm磨到5cm

短短3个月

完成该课题要求的所有实验 

写出个人首篇学术论文

并发表在SCI核心期刊JCR一区


“我喜欢上了科创探索时的惊喜

也喜欢上了队员合作时的团结”


在变化多彩的化学世界里

他坚定了

“绿色金属缓蚀剂”的科创方向




王宝正团队实验成果


全国大赛中“一鸣惊人”




完成第一个课题后 

他的指导老师刘颖认为 

他有能力在更加广阔的

科创平台上探索 

在老师的鼓励下

他开始走出实验室

参加国家级赛事


利用暑假时间积极备赛

无数次实验

千百次测量

蒸干、粉碎、提取、测试

从零到一、摸爬滚打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终他发表了

“对以天然绿色植物为关键材料

的绿色金属缓蚀剂”的论文

并受理了专利成果

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

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

夺得国家一等奖




王宝正团队研究成果
《碳钢止痛剂——新型绿色缓蚀剂的开发与应用》

王宝正团队研究成果产品实物图


胜于此,但不止于此



在时间里成长 

在奋斗里收获 

经历备赛和答辩

他探索科创的心也更加坚定


在刘颖老师的指导下

以备赛时的“废弃农作物”为基础

他又继续开展

对绿色有机缓蚀剂 

以及衍生物缓蚀剂的研究 

并进行了相关专利的受理 


他的科创经历对专业学习

也有所帮助 

“在课程开始前 

我就进行过仪器的实操 

由于备赛

我还自学了电脑制图 

这些都是课程的考察重点” 


最终他的《电化学原理》 

和《现代分析原理》两门课程 

均获得99分

综合学分绩排名专业第一

也获得国家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等众多荣誉

成功保研学校化工与化学学院

获评学校“十佳大学生”




他用化学敲开探索世界的大门




科创、竞赛、座谈……

他并没有一味埋头实验

“丰富”“充实”“提高”

也是他成长的关键词


高压紧张的科创备赛

和专业学习之余

王宝正作为学业辅导员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多次开展学业辅导


他担任学院科创中心负责人

组织服务科创活动

连续4年主动担任班委

组织考前课程串讲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他所在的班级成为

“无挂科班级”

并获评

哈工大先进班集体标兵


“和同学们交流探讨

能够给我带来新的想法

巩固知识基础、收获

帮助他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认真负责的态度

乐于助人的精神

也让他连续6个学期

获得班级互评第一名


在学业科创之外

他还参加了

哈工大“青春的选择”

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

用实际行动影响着每一个人





王宝正参加
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我的科创梦从哈工大开始

也终将在哈工大实现

国之所需,吾志所向 

我将用尽所学

去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

哈工大青年” 


聪慧同兴趣,勤奋伴刻苦 

希望未来

他能继续勇攀化学的高峰

在自己所热爱的化学世界里

发光发热,一往无前


文字 | 李志强 范智慧 图片 | 由受访者本人提供排版 | 毛景业 张宇翔 朱嘉惠责任编辑 | 梁英爽审核 | 宋玲 李守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