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砺锋:古典作品的研究,重在传承——在《刘学锴文集》首发式上的讲话

莫砺锋 程门问学 2022-07-15

2020年12月16日,《刘学锴文集》首发暨出版座谈会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举行。本文为莫砺锋先生首发式上的讲话,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整理,已经作者审订。


莫砺锋先生在讲话,左为认真倾听的刘学锴先生



尊敬的刘先生、安徽师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线上的朋友们,大家好!

程毅中先生和袁行霈先生都是我的前辈,陶文鹏先生、董乃斌先生和薛天纬先生与我是同代人,他们比我年长,我一向称他们为兄。陈尚君比我年轻,但是他学问比我好,所以我也称他为尚君兄。很高兴能和几位师长和兄长在线上线下不同的场合,参加刘先生文集的发布会。

我本人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和安徽师大失之交臂。1977年冬天,我在安徽泗县参加高考,当时已插队务农到第10年,人穷志短,填志愿时外省的重点大学一律不敢填,报的学校全是安徽的大学,第一是安徽大学,第二是安徽师大,第三是宿州师专,并且三个学校都填上了外文系和中文系,我想能考上宿州师专也很好,毕业后可以当个中学老师。没想到虽然填了六个志愿,但是统统落榜,一个也不要我。后来因为有扩招补录的政策,才有幸进了安徽大学外语系。本来我和刘先生不可能处于一个学术圈子里,幸亏我在大二上学期提前考研,考到南大中文系的古代文学专业,这样才进入了古代文学界,后来就认识了刘先生和余恕诚先生等安徽师大的各位老师。

我虽然没有当过刘先生的学生,但是我觉得他也是我的老师。第一,我认识刘先生以前,就读他的著作;第二,后来我参加唐代文学的会议,也曾到安徽师大进行学术交流,也就有机会见到刘先生本人,他也对我进行过很多指导。所以今天能到安徽师大来参加刘先生文集的首发式,当面向刘先生表示祝贺,我感到很高兴。

首发式部分嘉宾合影

下面谈三点感想:

第一,刘先生的学术成果,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温、李这两位唐代诗人作品的笺注,二是关于唐诗普及选本的编纂。《李商隐诗歌集解》这部书,在我看来,是唐代诗人别集笺注中难度特别大的。当然杜诗也难做,但是今人如果要注杜诗的话,前人已经有千家注杜的学术铺垫,从杜诗的宋注到清注,前人有很多很好的杜诗注本,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积累,大家只要仔细地收罗材料,仔细地考辨,推陈出新能够做到的。但李商隐不一样,元好问《论诗绝句》说到李商隐诗的注解之难,“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大家都觉得李商隐的诗好,但是要想像郑玄为《诗经》作注那样为李商隐诗歌进行笺注却是非常难的,因为李商隐的诗难懂,诗意隐藏得很深。虽然前人也注过李商隐的诗,比如清代的的冯浩、近代的张采田等人都注过李商隐的诗,但他们在作注的时候往往追求微言大义,有时候反而在李商隐本来就难懂的作品上面又增加了一层迷雾。因此,我觉得刘先生和余恕诚先生两个人通力合作,做了一部相当准确的、非常实事求是的笺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刚才袁行霈先生在发言稿里说到,不论谁再研究李商隐和温庭筠都绕不开刘先生这些高水准的成果。我完全同意这个判断。

《李商隐诗歌集解》典藏本

第二,去年6月份我到安徽师大来参加过刘先生《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的座谈会,当时也表达了对这本书的欣赏和意见。当时我说,出版社在第二版的封底上印了我的三句评语,我觉得很光荣。我今天还要再说说这本书的意义。

当今的唐诗学界应该向广大的读者贡献一个什么样的唐诗选本呢?唐诗选本从唐代到今天已经有800种之多了,仅是唐人选唐诗就有14种选本传世,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都不太适合当代读者阅读。特别是清代有些学者选的唐诗选本,比如王渔洋选的《唐贤三昧集》,是一个学术意味太重的选本。学术意味太重了,就会贯穿强烈的个人美学偏好,选出来的作品不一定是广大读者喜欢读的。因此,一直到刘先生这本书出来为止,我个人觉得最家喻户晓的唐诗选本,恐怕还是清朝人选的童蒙读本《唐诗三百首》,刘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也提到过《唐诗三百首》,并对《唐诗三百首》作了高度的肯定。《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到现在已经两个半世纪了,就家喻户晓的程度来说,没有第二种唐诗选本能够超过它。但是现在有了刘先生的《唐诗选注评鉴》。其一,《唐诗选注评鉴》选诗的面和量都扩大了,《唐诗三百首》选了310首,此书选了650多首,数量扩大了一倍,把很多在《唐诗三百首》里成为遗珠的好作品选了进去。比如李贺,《唐诗三百首》最大的缺陷是李贺的诗一首都没有选,这使得爱好李贺诗歌的人愤愤不平。李贺这么优秀,按照我的想法,《唐诗三百首》至少要选三、四首,才符合这位诗人在唐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刘先生则对李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所选篇目高居前十,所以这本书所选的篇目非常好。其二,我最欣赏的是刘先生对诗歌的鉴赏。长期以来,作品鉴赏在我们学术界好像不被重视,很多人轻视鉴赏。因为现在学界的风气,比较多的人喜欢做文学环境的研究、发生背景的研究,做社会学的研究、历史学的研究、制度的研究等等。对于作品本身进行文本分析,一般都认为不容易得到很好的学术成果,而刘先生则是花大力气去做这个工作。早在80年代初期,安徽师大对第一本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的贡献巨大,以刘先生、余先生为首以及他们的高足弟子参与撰写,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条目是安徽师大的人写的,那本书风行海内,水平非常高,我的导师程千帆先生曾为该书作序。刘先生以及他指导的弟子所写的鉴赏文章,我觉得写得非常好,并且意义重大。这些鉴赏文章非常有利于一般读者进入唐诗这座美的殿堂。

《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


第三,做诗歌选注、文本鉴赏这样的工作,我觉得要把它放到文化传承这个高度来进行评价,它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揭示。我个人一直认为,今天我们说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实际上只能继承其中的一部分,因为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都谈不上继承,真正要继承的是其中的观念文化。观念文化就是古人的意识形态、古人的价值判断、古人对万事万物的思考和感悟。这类文化的载体,除了《论语》《孟子》这些典籍以外,还有就是优美生动的古典诗歌。因为我们的古诗都是抒情诗,都是抒发我们列祖列宗内心的思考和感受。现在刘先生把唐诗中的这些经典名篇,用非常优美但又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我觉得这个工作功德无量。现在的古典文学研究,由于受现代学术风气的影响,大家都关注创新,其实我觉得古典作品的研究,更大的意义应该在传承,创新倒是其次的。我们的祖先——孔子,他是中华文化中始祖式的人物,他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孔子在整理《诗经》上下大力气,“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他亲自动手整理典籍。再来看朱熹,他一生著作那么多,论学的范围那么广,但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其实就是《四书章句集注》以及他的两部文学典籍的注本《诗集传》和《楚辞集注》,这是他在文化史上最大的贡献。这就是对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传承。所以我认为唐诗也好,宋词也好,甚至《诗经》《楚辞》也好,这些古人写的好作品,列祖列宗留给我们的文学瑰宝,传到今天,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供学者进行研究,而应该是让它走入千家万户,让广大的民众都来阅读它,都来接受它里面蕴含着的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从中得到启发,这才是最大的目的。刘先生的这项工作,在这方面堪称一个典范,所以对这本《唐诗选注评鉴》,我们要充分认识它的意义。

《刘学锴文集》全10卷22册

另外,我还有一点感想,跟刘先生的著作没有关系,跟刘先生的经历有关系。唐代有好几个文学家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被朝廷贬到南方,然后就把文化带到比较偏僻、荒远的南方去了。韩愈被贬到潮州,他本人是悲悲戚戚,而且不到一年就调回去了,但是潮州人民至今纪念他,潮州的山叫做“韩山”,潮州的江叫做“韩江”,以此纪念韩愈。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他也是悲悲戚戚,最后死在被贬之地,但是柳州人民为他建造“罗池庙”,把他看作当地的一个神灵,因为他传播了文化。还有杜甫的一个好朋友郑虔,即“诗”“书”“画”三绝的郑广文,杜甫写诗送别被贬到浙江台州的郑虔,在怀念他的诗里说,“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说那个地方荒僻无比,非人所居,担心郑虔回不来了。但是现在大家到台州去看,郑广文变成了“吾台斯文之祖”,台州的“文教”就是从郑虔开始传播的。刘先生1963年为了家庭团聚,从北大主动要求调到安徽来,当然不是被贬,但客观上产生的效果跟韩愈到潮州、柳宗元到柳州是一样的——传播文化。他把北大高水平的学术思想带到了安徽,带到了安徽师大,刘先生此行,对提高安徽师大古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刘先生在安师大培育了无数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安徽的各类学校任教,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影响了数量巨大的学子。这是刘先生对安徽的巨大贡献,是我们安徽的幸运!

最后我衷心祝贺刘先生的这套文集出版,也借这个机会祝贺刘先生健康长寿!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录像整理,已经作者审订。标题为编者所拟)

【相关阅读】
莫砺锋:这本书,推荐给真想好好读一读唐诗的人

陈尚君推荐 | 当代最好的唐诗选本

莫砺锋: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 怀念余恕诚先生

莫砺锋:请敬畏我们的传统!

莫砺锋:我们今天怎样继承传统

莫砺锋:我家的“诗书传统”

莫砺锋:文学阅读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莫砺锋:我的考研故事
莫砺锋:我的读研生涯
莫砺锋:卖瓜者言
莫砺锋:驽马十驾的点滴心得
莫砺锋:在《周勃文集》首发式上的发言
莫砺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开幕词
莫砺锋:宋代文学研究的价值与担当
莫砺锋:今天的诗歌研究应达到怎样的水平
“金凤凰”奖章获得者莫砺锋:只望在有生之年写出几本合格的普及读物

关注“程门问学”,查看“莫砺锋先生治学经验谈”系列文章;后台回复“莫砺锋”,获取公开课在线和下载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