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救”在一起 | 征文类作品投票,看这里,看这里!

2018-04-10 南医红会 南医红会

南京医科大学

2018年大学生应急救护技能大赛

应急救护主题文化产品征集

征文类

参赛主题

"救"在一起

21个作品

让你感受心跳的炽热


- 心跳的旅程,正式开始 -

诗歌系列

-01-

告白急救

夹板挽回了叛逆的折骨,

巾带阻拦了出走的流血,

而我遇上了最美好的你。


作品简介:诗中出现的夹板、三角巾、绷带是应急救护的典型代表,诗中简单提及了他们的用途。

全诗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全诗采用倒叙写法,“挽回”“阻拦”“遇见”是逆向的三种发展状态。

最美是相遇,最殇是别离,最全是重圆。

应急救护带给我的,是美好,是感动,它帮助脱离轨道的人体结构重新找回方向。


-02-

每一秒都是生命

我不去想,

失败会不会带来流言蜚语,

既然目标是救回生命,

便只顾努力、坚持。


作品简介:通过简短的几行诗,来表达急救者心中无私、勇敢的精神。

    -03-

    三行情书

    (一)

    你好

    安妮

    请多关照。

    (二)

    我不知道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

    但我知道你经历千锤百炼

    为我们的心肺复苏做了最大的贡献


    作品简介:言简意赅,可以很好适用于心肺复苏。符合三行情书的特点。

    -04-

    最可爱的人

    怀赤诚之心

    练急救之能

    危急时刻你是最可爱的人


    作品简介:三行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对学习急救知识、联系急救技能、援助危难患者的人的赞美。




    - 心跳的旅程,最后一站 -

    文 24 60006 24 14939 0 0 842 0 0:01:11 0:00:17 0:00:54 2943章系列


    -05-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以前啊,妈妈总是说我爱哭鼻子没点出息,听到个什么“陌生路人热心相助,人工呼吸为伤者赢取宝贵时间”就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还口口声声说以后一定要学救人。关于我的各种“很傻很天真”,到现在还是亲戚们餐桌上的谈资。

    “记得他小时候的样子多好玩啊,现在晓得没什么好哭的啦······”是啊,我现在不哭了,因为我听到更多的声音了。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学医太苦派,有“吃力不讨好”的环境不好派,有“医患关系恶劣”的学医危险派。小时候哭,是因为无私所以感动;现在不哭,是因为沉重所以思考——他们明明知道自己要肩负这些,却为什么还是选择了这条道路?

    我去问了问参加应急救护大赛的朋友们,比赛的时候有什么感受。他们大多都向我反映,人文关怀很重要。试想一下,对于一位奄奄一息地躺在路边的人,一声“我来”有多么重要。即使你可能只是粗略地掌握一些应急救护措施,即使你可能做完了心肺复苏、伤口包扎,伤者还是没有起色,你也是他在生命最重要的时刻,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你的言语、你的神情、你的一举一动,在此刻都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便是“医者”所能带给你的东西。

    一个人的生命,重吗?重啊,当然重啊!我肩上的,是一个人全部的未来,和与他有联系的所有人的未来啊。那,十字架呢?

    它好小,小到我能把它紧紧攥在手心;它好大,大到能够成为人道主义精神的载体;它好轻,轻到我能把他时刻挂在脖上;它好重,重到承载了千千万万希望的寄托。是什么让红十字跨越百年依旧鲜活热烈?是为了医护事业而奋斗的人们的心,洞察人间疾苦的悲悯之心,举步维艰却依旧坚持不懈的赤诚之心,竭尽全力救死扶伤的仁者之心······他们前赴后继,他们至死不渝。

    “你家儿子现在在哪个大学啊?”“南京医科大学。”听到这类问题,我通常会抢过话来。“还真的去学救人啦,那我们以后生病可以找你的哦!”“当然了,应该的。”虽然没有考证过,但我觉得那时的我一定笑得很灿烂,因为别人也总是对着我,笑得很好看。

    现在,我走在前人踩出来的道路上,仍然低头思索着,为什么我们愿意肩负那沉重的一切?是为了成为别人可以托付生命的人吗?是为了理解红十字的鲜艳吗?是为了那些纯粹的笑容吗?是为了信仰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可能又要成为那个没出息的爱哭鬼了,因为无论如何,一旦面对着医疗救护事业,我就会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肩负着十字架,走在无穷无尽的路上。



    作品简介:应急救护技能对我来说究竟意味这什么?红十字鲜活的光辉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在明白沉重的负担后为何依然走上医者之路?是什么让我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06-

    应急救护知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挽回。而懂得相应的应急救护知识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我们作为医学生就更不要说了。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向老师,医护人员,或者通过互联网,图书等途径了解并掌握应急救护。

       如果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生命遇到威胁的事件,这时懂得应急救护知识就能够挽救一条生命。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些日常应急救护知识吧。

     一,流血临时急救处理 1、加压包扎法: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如井下可用毛巾直接捆住出血部位,以减少出血。  

    2、缚带止血法:可用橡皮管、毛巾,切忌用绳索、铁丝、雷管线、以免缚住过久造成远端缺血坏死或损伤。如:上臂中1/3上止血的横神经。应缚住伤口上方。  

    3、加垫止血法:主要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方法是将棉垫或布块垫放在肘窝或  窝部,使肘关节或膝关节尽量屈曲,并做8字形包扎。  

    4、充填止血法:如软组织损伤局部缺损,尽量找干净的棉垫或纱布,毛巾填充缺损处,然后包扎即可。  

    5、直接指压法:如现场没有毛巾、纱布,可直接用手按压出血部位。  6、间接指压法:用手指按压伤口近端或伤口近端血管博动处。

        二、骨折的临时急救处理:  

    1、看伤肢是否变形,触摸是否有骨擦音。  

    不要慌张、盲目搬动伤员,还要观察伤员是否清醒、瞳孔的变化(如散大等)。  2、抢救生命  

    如骨折较重,或造成内伤导致失血或疼痛性休克,可用大指按压人中穴或涌泉穴,可找如针尖大小的利器针刺十宣穴。  3、骨折临时固定法  

    (1)、目的:减少疼痛及继发损伤,减少断端的再移位,可以避免加重骨折端附近组织、神经、血管的损伤,便于搬运。  

    (2)、固定材料:木板、木条、木棒、毛巾、皮带,为了减少皮肤损伤,在骨突部位或变形部位用毛衣或衣物衬垫。  

    ①、上肢骨折固定可直接用毛巾或皮带将上肢捆在躯干上。  ②、下肢骨折固定可用木板条伸直位从腋下至脚跟,捆在伤肢侧位。  (3)、背椎骨折处理:应牵引下平放木板搬运  

    搬运方法有滚动式、平托法两种。尽量用双手托住背部、腰部、骶部和下肢。颈椎受伤,应保持中立位,头颈两侧用衣服或其它垫保护,不要头歪向一方。 滚动式:即采用整个躯体直体翻滚,不能使肢体及腰背弯曲。  平托法:即多人搬运,整个躯干抬起放在木板上,躯干不能屈曲。

    三、循环呼吸骤停的抢救  

    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循环呼吸的突然停止和意识的丧失。  

    诊断标准:①、触摸心脏博动消失。②、瞳孔散大。③、触摸颈动脉消失。④、呼吸停止。⑤、面色灰白、口唇紫绀、意识丧失。  2、现场急救:一是及时。二是方法得当。  (1)、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口中异物。  (2)、人工呼吸,心脏按摩

    关于应急救护的知识还有许多许多,上面只是我在书本中学到的一点点知识,再次介绍。总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是社会的一份子,而且以后要从事医疗行业的我们,在危险中能够运用相关的急救知识,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帮助,更是精神的升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学好相关知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努力。成为一名出色医学生。



    作品简介:作品主要简单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下常见的急救知识,并且表明了我们作为当代医学生所应该去做的事情,让大家了解并能够运用急救知识来挽救身边的生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07-

    “救”让爱在一起

    每个人都内心都隐含着一种对爱和归属感的渴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得到别人的安慰、支持和帮助,我们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友爱、真诚,同时每一个人也都有被需要的需求,这样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题记

    人与人双手搭建得爱才汇聚成中华民族的血, 奔腾不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一直在用无疆的爱诠释我们飞扬的青春。你看!巨大红十字格外醒目,鲜艳的旗帜在场地上高高飘扬,“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人道、博爱、奉献”等标语随处可见。在这里,青春的活力与人道的情怀交相辉映,急救是中国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和光荣使命。我们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加入到学习急救的行列中来,成为红十字救护志愿者,为和谐社会、安全工作和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我是一名志愿者,我要用我的青春热血融化所有冰雪;我是一名志愿者, 我要为痛苦中的人们带来欢乐的曙光。 青春, 你们可曾真正拥有过?留给过去的,只能是青春的背影,留给将来的,才是青春无悔的脚印。他们的痛苦与悲伤,不是我想要的。但我坚信, 我们只有“士扶可为墙,积德为厚地” , 才能改变这个世界。只有年轻时去服务社会, 就能给他人带来更多的温暖, 我们才能拥有充满爱与关怀的青春,我们的青春才能高高飞扬!

    然而,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疏渐远,是志愿者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与温情,志愿者们彼此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永远是亲密的朋友,是兄弟姐妹,他们在细微的服务中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与帮助。他们用源于内心的爱愿让彼此都得到满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召着周围的人,使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进而不断壮大。

    救死扶伤永远是最光荣的事,“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这是急救的一份箴言。现在社会缺乏大量的急救志愿者,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义不容辞,急救志愿者可以给予急重症患者更快的响应、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当有心搏骤停等急重症发生时,身为志愿者的我们可以先期抵达现场,开始实施救援,并坚持到专业急救力量到达后配合工作。由此看来,我们的工作是多么重要啊!现在, 老百姓需要急救志愿者,急救中心需要急救志愿者,社会上许许多多人士的内心也想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急救志愿者,救死扶伤,让我们握起双手,一同参与到救死扶伤的事业中来吧!

    我们是一个心灵的集体,参与到这个集体中来的人大都是为了一个梦,大都是捧着一颗无私的心而来的,因为救死扶伤,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志向,因此,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用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爱,我们把爱散播出去,散播到急需救助的人们那里,我们继续散播爱,散播到那些想奉献自己爱的人们身边,继续播撒我们的爱,最后,我相信,这个世界、这个偌大的世间,一定会是个最温暖的人世间。

    让我们用心谱写出爱的篇章, 让我们用行动唱出动人的旋律, 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我们无处不在,有需要的地方就会有我们的身影:我们没有索取,我们不贪名求利,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给他人带来帮助, 我们用最无私的精神凝聚成一个最动听的名字――志愿者。而我,有幸成为这样一名心存大爱、常怀感恩的志愿者。

    我坚信,我不会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如果人们的信念和我一样, 认为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那么我们必将竭尽全力把这个尘世造成天堂。我无法想象,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志愿者,该是多么寒冷啊!我愿将我的青春播撒在这片土地上,服务社会,大爱无疆;我们希望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动去为苦难中挣扎的人们做点什么,呼换温情以消减冷漠。“我们在互助友爱的氛围中,无私的奉献着,共同的进步着!”,这就是我们的青年志愿者精神。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青春,我们一直奔跑在“救”的道路上,并一直快乐幸福着……




    -08-

    我与红十字

    那是雨后的一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地面还泛着点点星光,不一会儿星光消失了。我们四个连的学生迎着阳光注视着向我们走来的老师,他们是来教我们急救方法的老师。于是就有了如今在我脑海中依旧新鲜着的记忆——阳光下,一个个裹着白纱布的“新兵蛋子”在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尽管多数人只是笑而不语着……

    这就是我与红十字的初见。老师们散布在篮球场被同学们围成一个个小圈,老师们手把手的教,同学们怕错过一句话一个动作的神情这些在那天阳光的催化下使我萌发出加入红十字学生分会的想法。

    我顺利进入了学校的红十字学生分会,在救护部落根成长。我弥补了很多知识上的天窗,从红十字的起源,防艾宣传同伴教育开始到和救护部息息相关的按压止血手法——将医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止血的联系。海姆立克手法——针对老人,小孩,婴幼儿以及成人,孕妇和肥胖者,不同年龄,不同情况下导致的异物梗塞气道的手法。我了解到这样的简单易学的知识却并没达到理想中应有的普及程度,还好有红十字成员在坚持普及。

    还有心肺复苏,心博骤停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即刻及时地心肺复苏4-6分钟里就能造成人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不可逆的损害,每一分每一秒在这时候都会显得格外珍贵和脆弱。“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不只是医学生的职责和使命,普及这些急求知识让每一位公民都能成为关键时刻可以性命相托的人,我能看到学长学姐的努力和坚持,我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也可以看到我的努力和坚持。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或是南京医科大学红十字学生分会不是简单搜索就能理解领悟的简单几个字眼,是许多人用热心、爱心和恒心共筑的,需要用行动践行。也许是一次无偿献血,也许是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红十字的故事永远都未完待续……


    作品简介:我对红十字的感触



    -09-

    我心中的红十字

    在灾难面前,每每看见红十字,几近绝望的人们又会点燃希望的火种。这正如它的颜色一般,鲜艳而又亮丽。同样,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深刻的。

    红十字文化主要是指红十字人道主义价值观、七项基本原则和“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人道是红十字文化的基石、是七项原则的核心、是红十字精神的精髓。人道的意思是尊重人类权利,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也就是说,在救护的同时,不仅仅是愈合伤员的伤口,更要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救护人员不应该成为只会救护的机器。博爱的意思是广泛地爱一切人。奉献不用多解释,想必大家都知道。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人道是呼唤爱,博爱是歌颂爱,奉献是践行爱。正如一名红十字人总结的:“人道是前提,要以人为本,红十字会的工作,首先要尊重他人,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他人;博爱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这样才会博爱,才会尊重别人,博爱是崇高的,多元的;奉献是关键,是精神到行动的转变,可以以各种方式奉献,例如动员他人捐赠,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宣传红十字精神等。” 正如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2020战略中所说:“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理想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体现,这不仅体现在我们在无数城镇、村庄和社区的工作所产生的有形效果,还有对心灵与思想的影响。我们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公益事业’,要帮助所有地方的所有人预防并减少他们的疾苦。”

    对于红十字组织,亨利·杜南在《索尔费利诺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有信心依靠与每个有影响力者的合作,至少可以依靠每个高尚之人的美好愿望去履行这项任务……有哪一个政府不愿意帮助这样的团体去保护人民的生命,确保为国负伤的士兵得到国家的关怀呢?那些把部队视作‘自己孩子’的军官或将军,有哪一个不渴望为志愿帮助者提供便利呢?又有哪一个军需官、哪一个军医会不感激这样一群有组织、有能力、聪明能干的人所给予的帮助呢?”

    在生活中,红十字的最主要的表现是应急救护。应急救护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期间和之后进行,而急救者在现场的工作不仅仅是处理伤口,更重要的是要照顾者。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说过:“人类的生命从来如此脆弱!如何保护我们自己,如何挽救同胞,我们必须知道。初级急救这个技能跟计算机、驾驶同等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初级救护知识的普及率大都在50%以上。应该是不分年龄段、不分职业,人们都应掌握的这一技能。”

    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红十字文化以及应急救护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让红十字这个醒目的旗帜迎风飘扬。




    -10-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有这样一面旗帜,没有国界,不分种族,传承百年而不衰,流芳百世而不败。它是战争的衍生物,又是和平的维系者。我们离它似远实近,我需要它,我呼唤它,它于恍惚间赶来。我感谢它,我感谢她,所以,红十字,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红十字会创办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859年6月24日,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途径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索尔弗利诺的村庄,正赶上奥地利陆军与法国一撤丁联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回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受伤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的亨利·杜南先生途径此地目睹了无助伤兵痛苦挣扎的惨状,为之所震惊,当即决定放弃个人事业,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投入战场救护。 当时,亨利·杜南先生提出两项建议:一、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持军队医疗工作;二、签定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这第一条建议就演变成了今天的红十字会。

    战争过后,人们迎来新的和平。红十字会又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行战场救护,灾难救护,人道主义宣传,人道主义监督,青少年医疗卫生事务等各项工作,服务社会,维系和平至今,从未间断。

    在哀鸣遍野的战争中,无助的人们让红十字会的出现成为必然;在远离战争的年代,善意的世界让红十字会的延续成为必然,让“红十字精神”的传承成为必然。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她的传承者,每一代善良的我们都是她的传承者,用言语和行动一起诠释着“人道”、“博爱”与“奉献”的终极奥义。

    每看到红十字救护员证,进行应急培训的场景就历历在目。学长学姐们指导我们进行包扎,固定,模拟心肺复苏……于是我们的博爱之心、奉献之心得以具象化,我们朝着红十字大家庭迈进。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与人为善,礼貌谦让。后来我们长大了,才明白与人为善不只说是礼貌谦让,更要在各种环境下保守住内心起初的坚毅与善良,去体谅,去关爱,去帮助,去奉献……有人说,我们并非圣人。圣人普度众生,我们无能为之,但这并不是也不能是我们袖手旁观的说辞。

    还记得当你觉得世界充满恶意的时候,红色的十字符号给你带去的慰藉吗?她总在被需要,被呼唤。终于她听到了这样一句:红十字,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11-

    飘扬的红十字

    富兰克林曾说过:“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

    有这样一面旗帜,他不分性别,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他出现在炮火纷飞的战场,出现在脏乱不堪的贫民区,他救下血战于前线的战士,也为羸弱的妇女孩童送去关怀。简简单单的十字,背后藏着“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十六字箴言。

    1863年,红会在小规模的五人会议中成型,一年后,签署了第一个红十字会公约。三十余年后传入中国,又历经了一个多世纪展、壮大。它在世界上被认为是一个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非政治、非宗教的人道主义团体。如今这个十字已经遍布了全球各地,为数十亿人口带去了健康与希望。

    如今,红会和我们的生活形影不离,中国红会的发展更是一路坎坷,经常遭受着人为的抹黑,而这些谣言一旦散开,人们就完全忘了红会平时的默默奉献,一个一个当起了键盘侠,把子虚乌有的事传的更为恐怖。这是对红会的不信任,更是对红会精神的不尊重。

    作为一名医学院的学生,我能感到自己与红会离得更近了。与红会的亲密接触是在急救课上,我第一次知道了包绷带居然有这么多讲究,心肺复苏也是一个很讲究技术与体力的活。一次次的按压,让我感觉手下的安妮似乎有了生命,似乎就是那个倒在街头需要我去救的患者,哪怕没有了力气,我也在告诉自己要对的起我将来可能救治的每一个人。当初级急救员证拿到手的时候,我发自内心的感到了骄傲和自豪,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我想,这句话应该献给所有为红会做出贡献的,为红会的发展不懈努力,为了救死扶伤而不断奔波,哪怕饱受非议也不退缩的人。

    红十字会的步步发展也代表着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只有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心系人人,才能关注人道主义的问题,才会有人道主义的团体。也许我们无法帮助到每一个人,但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将我们的爱洒到每一个角落,竭尽全力帮助那些我们可以帮助的人。

    飘扬的红十字,镌刻在我们的心头。




    -12-

    “救”在一起,让你怦然心动

    还记得你的那一次怦然心动吗?是爱情产生的那一瞬一见钟情,是收到远方朋友的一句真诚问候,还是来自陌生人的一举生死相托……

    说起急救,第一个跳入脑海的词一定是“心肺复苏”。一跪,一压,一呼气,三个简单的动作,却极大可能地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鲜活的生命。“救”在身边,“救”在一起,骤停的心脏也能再次怦然而动。

    生活中,那些“怦然心动”的感人事迹不少——有为抢救患者,一路胸外按压至急救室的白衣护士;有在列车上挺身而出,抢救心脏骤停的好心人;有不顾身着婚纱,毅然冲向倒地老人的美丽新娘……

    犹记得刚刚开学之际,我们全体新生参加了急救技能培训,并都拿到了那张鲜艳的红色证书。这张证书承载的是一句拯救他人于生死边缘的承诺,是一颗愿意为陌生人挺身而出的爱心,更是一份医学生对生命神圣意义的责任。

    第一项我们学习的便是心肺复苏,还记得我在实践操作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疏忽,那就是忘记打开气道而直接对患者人工呼吸,指导的老师立即纠正了我的错误操作,如今回想起当时的错误,我仍十分感谢老师的及时指正。心肺复苏,不仅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及时救护,更是对生命严肃负责的态度,因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试问大家,若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看到因为心脏骤停而倒地的陌生人,你会无畏上前吗?我的答案是——一定会!我有这个能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抢救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甚至是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为什么不去做呢?当一个人的心脏从骤停后的寂静,到重新有力强劲地跳动,这个过程是多么的令人欣喜激动,那一声声“扑通扑通”仿佛向世界宣告着一个人切实的存在感,仿佛向施救者诉说着满腔的谢意。

    跪于体侧,两手交叠,与地面垂直,用上身的重力按压两乳头连线的交点处,这一个动作是多么令人感动,背后的光影模糊了,时光朔回间,我看见了施救者的伟大人格,还有被救者的真诚笑容。肌肤相触时,两颗心连在了一起,让我的心带着你的心一起跳动,让我生命的温度传达给你,不论种族,不论性别,不论身份地位,我想做的,只是在你身边,让你的心再次怦然而动。

    “救”在一起,让你怦然心动!



    作品简介:说起急救,第一个跳入脑海的词一定是“心肺复苏”。一跪,一压,一呼气,三个简单的动作,却极大可能地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鲜活的生命。

    肌肤相触时,两颗心连在了一起,让我的心带着你的心一起跳动,让我生命的温度传达给你,不论种族,不论性别,不论身份地位,我想做的,只是在你身边,让你的心再次怦然而动。



    -13-

    急救大赛文创

          近来,一则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正打动着我们,一个又一个南医人在飞机上、在路边,为他们并不认识的人在危难面前赢得了时间。急救,并不是一个专属于我们医学生的名词,更应该全民推广,让其成为国民的一项基本技能。这样,很多人的危急情况就会及时得到化解。一些人缺乏现场救护知识和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往往会使处于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段时间也被医学界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

        军训期间,我们大一的同学就完成了初级救护员的考核。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对急救知识也就有了基本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急救技能。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故,有些是难以避免的。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故时,怎样处理他们才是关键。我们应当沉着应对,运用正确的方法将伤害降到最低。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只有掌握急救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用处。

        普及群众性的救护知识和技能,是红十字运动的传统工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将“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列入中国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产、交通、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也在迅速增长。为此,要使病人得救,避免脑细胞死亡,就必须在心搏呼吸停止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复苏开始得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实践表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因此,这次急救大赛的意义重大。


    作品简介:关于急救大赛的小短文



    -14-

    对生命的最虔诚的尊重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想大多数人在选择医科大学时都或多或少地怀着一颗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初心。在我们获得足够的专业实力之前,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不仅是我们的未来的职业责任,更是一种对对初心的坚持。

        “急救不是医院的专利,恰恰相反,真正的急救是从医院以外开始的;急救技能或许在平时不常用到,但一旦用到就能在第一时间拯救生命。

         在各种紧急情况发生时,在生命急需要抢救时,比如突发性的心脏病、中毒、溺水等,都有一个最佳抢救时间,或是10分钟、5分钟,或更短。然而,人们在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时,往往在拨打“120”后就只会干着急,而当急救人员赶到时,“黄金抢救时间”已擦肩而过。许多时候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生命的痛苦挣扎,悄然逝去……

         常温下,人体心脏骤停5分钟后就会缺氧,大脑缺氧超过3至5分钟脑细胞就会迅速死亡,这意味着患者即使被抢救过来也极有可能是植物人。每年中国有上百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只有5%。但就算在许多交通发达的国家,也难以绝对做到5分钟内把患者送到医院。因此,只有在原地进行急救,才有希望使患者起死回生。在我国,70%~80%的心梗发病是在医院以外,但25%的患者都因第一目击者不懂急救措施而死亡。据统计,目前,急救者中有20%是外伤病人,25%是心脑血管意外病人,他们在被送入医院前都需要急救。

    据统计平均每年我国有55万人,平均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猝死是指非预料中的因病死亡,绝大部分是因心脏原因引起。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与著名笑星高秀敏都因此去世。事实上,发病人员只要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还是有生还的可能。不过,不能太指望急救中心的帮助。要知道,通常急救车到达现场需10分钟左右,而往往发病10分钟后的抢救率只有0。因此,救人与自救是至关重要的。

    当发现发病人员时,应首先拨打急救电话120,再采用心肺复苏术救助,直到医务人员到达。这条生命链关系到人的性命,所以可以说发病人员的性命就在你的手中。在拨打急救电话时必须保持冷静,详细说明地址并讲清楚病人病情,从而能使救护人员有充分的准备。

    心肺复苏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急救方式,简单易操作。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伤病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通过胸外按压成暂时的人工循环,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心肺复苏一般有三步: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经如此循环救助可有效使发病人员病情减轻。

         除了猝死,人身意外伤害也是“防不胜防”。火灾,溺水等看似与我们“幸福生活”遥不可及,事实上却就隐藏在我们身边。所以,不能因过度留恋于美好生活而忘却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我们对于意外是无法阻止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猝死虽然可怖,但总是源于自己虚弱的身体。多锻炼,多运动,把身体变得强壮,健康,就可以与病魔隔绝,自然不会生病。换句话说,人的性命长短都是靠自己去改变。人们向往长寿,但不懂得如何长寿。人们与其在得病时把生的希望托付给救护人员,还不如在得病前就把生的希望交给自己。

        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如果我们作为第一目击者能对生命受到威胁的人们及时施以援手,那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生存率,提高他们被抢救后的健康。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说过:人类的生命从来如此脆弱!如何保护我们自己,如何挽救同胞,我们必须知道。初级急救这个技能跟计算机、驾驶同等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初级救护知识的普及率大都在50%以上。应该是不分年龄段、不分职业,人们都应掌握的这一技能。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命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有了生命才能活出精彩。可是,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在病魔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幸运的是,我们人类凭借着智慧的大脑与敢 于创新的精神,得出了许多能把人从死神边拉回来的办法,造福于世界。因此,急救,是每个人都该学会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我们对生命的最虔诚的尊重。




    -15-

    救就是命

    张敏(化名)是一名工作了10年的急诊护士,也是一名优秀的红十字会成员,还是一位武林高人——张三丰(疯)。同事们总是打趣般地叫她“张三疯”,疯就疯在拼命学习,拼命工作,拼命救人。一提到她,那句标志性台词“我们救的是命,救人是我们的命”就久久地回荡在周围空气里。

    这位“风云人物”在5年前担任了临床带教老师,负责附属学校学生的急救培训。她习惯性地和每一班学生讲那句话,命不命那些的,似乎她总是执着什么,更准确地说是传递着什么。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仿佛是十年前的她,对未来有无尽的期待,又好像什么都抓不住的样子。

    记得那天又是周五,是带教的日子,她照常一大早准备好教学用物,在示教室等待着学生的到来。8点正式开课,她走上讲堂,介绍了本次的课程为现场心肺复苏的模拟人练习,先从理论的回顾开始,接下来是专业的现场示范,然后就是学生的分组练习了,在这期间她依旧不停地巡视着学生的每一个动作,有纠正也有表扬。最后是本次课堂的反馈与总结,针对观察到的问题,她再一次提出了纠正,强调各环节动作的规范标准与及时到位。

    上完课她依旧回到了一线工作,大约过了3个多小时,一名办公护士过来告诉她,急诊大厅有学生找她。她交接完手边事情就赶到急诊大厅,看到了一个小姑娘在大厅急得直转圈,她过去还没来得及开口,那小姑娘一把抓住她,问道:“老师,他活了吗?他活了吗……”她不明白学生口中的他是谁,只能先安抚了学生的情绪,学生冷静下来后讲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上午上完课后回学校的路上,小姑娘遇到了一名老人躺在路边,上去一看吓了一跳,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有人打电话,有人呼救,而这位小姑娘做的是到老人身边进行心脏按压,小姑娘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按压的,甚至忘记了是不是按压了30次,再吹气2次,一时间好像连1到30的数数都不会了。救护车很快来了,她和老人一起上了车,转眼就到了医院,那位老人就被送进了抢救室,小姑娘再也没见到过,一直等在这里。张敏答应小姑娘进去帮她看看,让她别着急,进去以后了解到那位老人已经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也联系上了家人。张敏返回大厅时,看到那个还在转圈的小姑娘,心中百感交集,但是其中一定有感激。这次轮到她先开口了,“孩子,老爷爷活着呢,活着呢……”,小姑娘笑了。张敏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是自己的学生做了现场心肺复苏,是她的学生做了自己当初没有做到的。

    十年前的张敏还是一名大二学生,在返校的火车上,突然响起一阵高呼“有没有学医的,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有没有学医的啊……”她听到了,她寻着声音走近,声音越来越大,可她的力气却越来越小,脚步却越来越慢,脑袋却越来越疼,手心里也全是汗,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好像过了有一个世纪那么久,她终于来到现场,她看到一位先生躺在那里,她呆呆地看着,就在这时一阵风从耳边刮过,一个背影出现在那位先生身边,接下来是按压,吹气……列车还在行驶,手表也还在转动,可是张敏的心却好像不动了,和她的呆滞眼神一起停留在了那里。回到学校,她不敢和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她怕被耻笑,她怕被嫌弃,她怕别人也觉得自己不配做一名医学生。在那段日子里,特别是夜晚,伴着舍友均匀的呼吸声,她不停地拷问自己,究竟配不配当一名医学生。最终她成功地走了出来,破茧成蝶。可是这件事情还是成了张敏埋藏在心底的痛。

    而十年后,她自己的学生帮她带走了那份疼痛,还给她送来了甘甜的晨露。也许是执着的回报,也许是传递的福利,无论是什么,最终为的还是命。

    “我们救的是命,救人是我们的命”,是执着,是传递,是“救”在一起最美的诠释。

    “救”在路上,我们需要奋勇前进;“救”在心里,我们需要时刻铭记;“救”在手中,我们需要薪火相传。





    -16-

    让生命得到保障

    生活中不经意间可能就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这些突发事件,你是不知所措,还是从容不迫地进行正确合理的自救或处理呢?哪一点更有利于生命安全,我想,这不言而喻。

             就在最近,我在宿舍中不小心烫伤了脚,情况紧急,幸好一个舍友懂得如何先进行简单的处理。在烫伤后迅速用冷水浸泡过了,才使得伤情不至于那么严重。我这一次亲身体会到了懂得一些安全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小事故应该经常发生,这时候就要考验你有没有相关的知识技能了。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小措施,就可以救你一命。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理应珍惜、爱护它。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再来。我记得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看似朴素简单的一句话,却真真切切地道出了生命的重要性。因此,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自救自护的技能。

    我们不仅要学会自救,也要懂得如何互救,秉持着“救在一起”的原则,互帮互助。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来就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惜。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互救,也许会增加脱险的可能性。此外,在紧急关头,你的一个小知识,或许可以救他人一命,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爱心。这不仅可以帮你获得一个好名声,更能让被救的人获得继续活下去的机会,更能让其家人免遭痛苦。更何况,作为一个医学生,我觉得安全知识和技能都应具备,面对紧急情况,理应站在前方,才不枉你的“医学生”的称号。

    要实现“救在一起”还要让自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得以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或救助他人。这就要红十字会和相关机构的相互配合来实现了。记得刚步入大学的校园时,除了进行军事训练,就是进行急救知识的传授以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在学校中开展这样的工作,不仅可以宣传红十字会,弘扬红十字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得以掌握相关的技能,让其不至于在紧急关头不知所措。

    我们都知道中国红十字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为红十字精神,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红十字会自成立以来,便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保护群众的生命与健康,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作为当代青年人的我们,理应将其伟大精神发扬光大,积极学习安全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践行红十字会的精神与宗旨。

    末了,希望人人会自救,人人能互救,救在一起。



    作品简介:这篇文章主要围绕掌握急救知识和相关技能的重要性展开,同时叙述了红十字会的相关精神及其宗旨,并说明了"救在一起"的希望

    -17-

    大爱无涯

    当战争的火焰在大地燃起,痛苦与绝望想流感一样在人群中蔓延,有一群身着白衣的天使,降临人间。安抚灵魂的惊扰,缓解肉体的残缺,在硝烟四起的欧洲大陆,忙碌着一群白色的精灵。

    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成长。本着对人类无私的爱,红十字会已成长为人道主义的象征,红十字也已经跨越肤色、种族、国家、信仰,超越精神,成为人道主义的旗帜。而红十字在中国,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在非洲,在欧洲,在中国,在战争的一线,在森严的战俘营,在忙碌的医院。人道主义之所在,就是红十字之所在。三次诺贝尔和平奖的,便是世界对红十字的认同。虽然我们不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红十字依然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努力着。

    大雪之中,红十字送去棉衣、棉被与糖果、大米,洪灾之中,红十字为灾民送去食物与居所。烈日之下,红十字为中暑的人送去清凉与安慰。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红十字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时间跨度达三个月,吸引200余个扶贫项目报名的首届全国红十字系统众筹扶贫大赛,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帮助贫困户有尊严脱贫、可持续致富。7900名贫困大病患儿,覆盖全国32个市63个区(县)的先心病筛查行动,持续19年开展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各地红十字会升级开展的助学助医行动,全国各级红十字会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向更多需要人道关怀的困难群体提供有尊严的救助,呵护受助者尊严。

    而红十字所提现的对受助者的尊重与呵护,正是中国红十字会区别于其他慈善组织的特点。"如何让受助者更有尊严的生活"与"给予受助者更加幸福的生活"同样重要。中国红十字会给予的无差别的人道主义援助,遍布全球。无论国内国外、黑人白人,中国红十字会都一视同仁,将人类作为集体。红十字对人类怀有一种爱,这种爱,大爱无涯。

    挽住云河洗天青,物华又与岁华新。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是这一年中国红十字系统的鲜明特征和生动写照。

    在将来的路上,相信中国红十字会也会继续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为无休止的人道主义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品简介:由红十字会的现代意义出发,对红十字会在新时代的角色的一点理解。



    -18-

    急救——第二次生命的机会

    记得一次新闻,报道了我们学校一名学生在地铁站救助了一位突然晕倒的人。那时候我刚进大学,懵懂无知,然而心底荣誉感油然而生。毕竟是校友啊。在我们学校真是体面。

    这种事也经常在微博中出现。并且实施急救的一般是医学生,护士,医生。这便不由得让人细想,为啥这一次小小的救助竟被着重关注呢?除了现在越来越人情冷漠外,竟没有其他的原因?小小的急救,屡次被热炒,是不是还说明了,其实急救几乎只有医学院的学生,医护工作人员才会?而其他人就是“医盲”呢?

    据了解,由于急救知识的普遍缺乏,我国民众在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往往自救和互救能力低下,这也造成了很多完全能够避免的人身伤亡。针对这一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我国近年急救知识普及现状,发现其中的主要问题: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培训结果不如人意。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急救知识的普及使公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公民的急救水平甚至是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普及急救知识具有重大意义。大量医学统计调查发现,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8 min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下降为1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性仅为1%。因而“4 min”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急救强调的是速度,而通常情况下救护车接报到赶抵现场平均约需10min,这正是心搏骤停、人工复跳的“黄金时间”。但由于我国部分公众急救意识较差,对自已能否正确运用急救知识缺乏自信,害怕承担后果,缺乏救死扶伤的精神和责任感,急救意识的淡漠让很多生命贻误了宝贵的抢救时机。大多数人除了消极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而别无他法,而部分人不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事件中因为搬运不当等导致伤者“第二次伤害”。所以急救知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常见的急救知识

    一、足踝扭伤急救法

    1、轻度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即可减轻症状。

    二、触电急救法

    ①迅速切断电源。

    ②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

    ③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

    ④可用盐水或凡士林纱布包扎局部烧伤处。

    三、动脉出血急救法

    ①小动脉出血,伤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口上,加压包扎,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时,可将伤肢抬高,减慢血流的速度,协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严重时,可将止血带扎在伤口的上端,扎前应先垫上毛巾或布片,然后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松1次,绑扎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两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作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四、儿童抽风急救法

    1、发现小儿抽风,不宜惊慌失措,乱摇患儿,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汤,以免吸入气管。应打开窗户,解开患儿上衣让呼吸通畅。将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儿上下牙之间以免咬破舌头。发高烧引起的抽风,可用毛巾蘸冷水敷于额部。详细记录抽风的时间、症状,立即送医院治疗。

    五、狗咬伤急救法

    被狗咬伤后,应在伤口上下5厘米处用布带勒紧,用吸奶器将污血吸出,然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咬人的狗应加隔离,一旦确诊为携带狂犬病毒,应即处死。

    六、骨折急救法

    救护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采用指压、包扎、止血带等办法止眩

    ②包扎:对开放性骨折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旧衣服等软物衬垫着夹上夹板,无夹板时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伤肢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④治疗:如有条件,可在清创、止痛后再送医院治疗。

    七、急性腰扭伤急救法

    1、腰突然扭伤后,如伤势较轻,可让病人仰卧在垫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垫1个枕头。先冷敷伤处,1~2天后改用热敷。如症状不减轻或伤重者,应急送医院治疗。

    八、脊柱骨损伤急救法

    脊柱骨损伤的病人如果头脑清醒,可让其动一下四肢,单纯双下肢活动障碍,提示胸或腰椎已严重损伤;上肢也活动障碍,则颈椎也受损伤。先使患者平卧地上,两上肢伸直并拢。将门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动者蹲在患者一侧,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头颅,并随时保持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4人同时用力,把患者慢慢滚上门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颈后各放一小枕,头部两侧放软枕,用布条将头固定,然后急送就近医院。

    九、煤气中毒急救法

    觉察到自己煤气中毒时,应尽快打开门窗,迅速离开现场。如已全身无力,要赶紧趴在地上,爬至门边或窗前,打开门窗呼救。发现他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抬离现场。中毒者如呼吸、心跳不规则或停止,需马上进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送往医院抢救。

    多学习急救知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增强应急救护的能力。

    因此,急救有时候是给了我们多一次好好生活的机会。通过这些基本常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够准确而迅速的做出相应的措施,也是我们对生命的负责和敬重,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19-

    不忘初心——拯救生命之美丽

    没有经历过学医或是参加过医护工作的人,不会真正地、彻底地体会到生命的宝贵与脆弱。

    小时候被老师问到今后的理想,脑子里第一个冒出的,是当一名医生,问起原因,回答必然不离“救死扶伤”四字。那时的心灵是纯洁的,只知道医生的工作是伟大的、崇高的,却不知“救死扶伤”四字有多么沉重。后来果真选择了学医这条道路,初始的目的或许并没有那么崇高,不及过去那些伟大的医者,但我明白,以后的工作与小时纯洁心灵中医生的角色可能并不完全相同,迎接我的必然会有重重困难。正是这些可能出现的困难,能让每一位医护工作者体会到生命的宝贵,感受到“救死扶伤”四字的重量。

    生命是美丽的,更是脆弱的。一场风雨能使花瓣零散一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可能会让一条美丽的生命消失。灾祸发生之时,生命可被挽回。“红十字”“应急救护”等词,已经广为知晓。这些熟悉的词,都指向一个词——救护。当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一些伤者或突发疾病的不幸者被在场医护人员极力施救并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新闻时,脑中对生命之宝贵的体会即多了些份量,此时便觉做一名医护工作者无怨无悔。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等,努力掌握好一切能将奄奄一息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取回来的应急救护技能,是红十字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

    红十字文化,是人道的、博爱的、奉献的。庄子曰: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人道须遵循天道,对于医者而言,维护好每一条生命,便是天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韩愈的这句话,将红十字文化中的“博爱”一词解释得淋漓尽致。博爱,即仁,即义,此不正为医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吗?机械地理解博爱,便是对全世界所有人都关心爱护,那是圣人。博爱并非圣人才具有的品质,所谓圣人寥寥无几,博爱的精神却无处不在。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的博爱,体现在以仁、义的态度同等看待和尊重生命,用同样的精力去保护好每一条宝贵的生命,去救护处于危险境地的生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演绎博爱的精神。“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奉献体现出的是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其方式是多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依据自己的能力大小以及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实践红十字奉献的精神,例如加入急救队伍、宣传红十字精神等等。深刻理解和切实实践好人道、博爱、奉献,才能真正融入到红十字文化的真谛中来。

    当手中拿到红十字会会员证的一刻,心中充满了即将献身于医护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身为红十字的一员,必须具有这样一种精神力量,有一种愿意主动参与各种服务活动的心境,把人道、博爱和奉献的精神付诸实践,救起更多美丽的生命,让这世上的生命之花绽放在红十字的光芒下,用温暖呵护它们。

    不忘初心。小时候的理想,进入大学前的选择,将甘愿一直走下去,不忘医学生誓言,以博爱的胸怀践行人道,努力为实践红十字的精神而奋斗,为保持红十字文化的年轻和时代性而奉献终身。




    -20-

    爱就在一起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它会坚持公正和不偏不倚的立场,它的使命           是监督落实国际人道法规则,帮助哪些受武装冲突或国家内部动乱影响的人们,努力保护和救助站争和内乱的受害者,从而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红十字会在中国还有多方面的贡献。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支援抗击“非典疫情活动中,为疫情严重的地区捐赠防护服.口罩.防护镜.体温计.药品等物资及现金。2003年的"非典"事件给全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荡和恐慌。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己任的中国红十字会在总会和各级红十字会的紧密配合之下,为抗击"非典"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红十字会抗击"非典"的慈善行动以严格的管理、灵活的策略为特色,坚持各级红十字会组织的协同作战并注重发挥社区作用,从而成功地诠释了政府人道领域助手的角色。"抗非"实践为中国红十字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启示中国红十字会在未来发展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指导方针,把农村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把开展健康教育作为红十字会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事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为云南地震灾区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并协助政府积极开展救助工作。 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与贵州省毕节市交界发生5.7级地震。根据云南省红十字会上报的地震灾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向云南灾区调拨2000件夹克衫,2000床棉被,500顶单帐篷,该批物资预计于9月8日中午抵达灾区。云南省红十字会在地震发生后3小时已派工作组前往灾区开展工作。另悉,贵州省红十字会已向本省受灾地区迅速调拨了大米、食用油及帐篷等物资。                                                                                                              
        根据天津非典疫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天津调拨价值222万元款物,其中,向天津抗击非典指挥部捐赠人民币50万元。市红十字会将按照总会要求,尽快将款物分发到非典指定医院、全市44家发热门诊及抗击非典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目前灾区急需帐篷、棉被、方便食品、饮用水、医疗用品等物资。根据目前灾区需求,中国红十字会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捐款捐物,参与到灾害紧急救助当中来,为灾区群众奉献爱心,携手人道,救助受到地震影响的群众。鉴于目前运输条件所限,请尽量以现金方式捐助。                                                                                    

      同学们,我们今天纪念这个节日,就是要学习杜南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会关心、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无私援助的手,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作品简介: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基础。一是西方红十字的“人道”理念传入中国后和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契合,为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基础;二是日俄战争引发的救护活动催生了中国红十字会。

       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助人之心,那么每一寸一次都是善良的,为爱 爱救在一起。


    -21-

    下一次,让我来吧!

    列车轰隆隆地行驶着,车上的旅客们昏昏沉沉。

        忽然,有人打破这死水般的沉寂:“有医生吗?有人晕倒了!”接着一片哗然,人群异常骚动。电光火石间,一个黑影蹿出,向着声源奔了过去。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静止,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了大叔身上。他就像是万人瞩目的神,从天而降。没有任何的思考,就只是凭借着医者的本能,义无反顾。而我,在听到那声呼喊时,却只能默默的在心里打着鼓,不知所措。又有谁知道,我有多想奋然一跃,飞奔过去,自豪地讲:“都让开,让我来”,然后妙手回春。但是我不敢,只能默默地藏在角落,狼狈、落寞,羞愧而又自责。

    后来,眼前就只剩下大叔明媚的笑,病人感激的泪水和人们敬仰的目光。而我的内心,既庆幸却也闪过一阵懊悔与愧疚,庆幸还好有大叔在,否则不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无可挽回的事;懊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急救知识;愧疚自己枉为医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竟然一筹莫展。

        生命坚强却也脆弱,坚强是因为意志不倒,则人就屹立不倒;脆弱是因为生命经受不起一点风吹草动,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你也不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临。而急救则是给了你更多的能力与底气,让你在千钧一发之际,将一只脚已迈过奈何桥的人拉回,惊心动魄却也理所应当。

    自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九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开始,急救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所重视,从医生到志愿者再到社区居民,急救知识被渐渐的普及,人们急救的意识也在渐渐增强。无论是在各种意外事故或者是疾病时,还是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都是对人们百利而无一害。急救凸显的就是一个“早”字,立足于在“第一时间”紧急抢救,很多时候错过了那几分钟,可能错过的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即使医术再高超,也回天乏术了。

    因此,掌握一定的的急救知识与技巧对我们来讲是迫在眉睫的。因为那可能不仅仅是你装在脑中的几点知识与技巧,更有可能是关键时刻握在你手中鲜活的生命。

    《大医精诚》里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只愿下一次,当耳畔再响起这样的声音时,我不再畏畏缩缩的后退,狼狈的自责,而是有足够的底气,掌握足够的急救知识与技巧,能够义无反顾的站出来,救人于千钧一发,不愧对自己,不愧对他人,更不愧对“医者”这两个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