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⑤ | 李新月+吴文光

草场地工作站 草场地工作B站 2022-07-15

策展单元预告片剪辑:刘通



5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






要目

李新月:观《瘾》

吴文光:再生





「家庭蚀刻」策展单元 


人在家庭关系中被塑造,

记录却成为蚀刻家庭的新方法。


 线上直播:哔哩哔哩直播 

(草场地工作B站,https://live.bilibili.com/22675901)

映后讨论:腾讯会议室(ID:4084685267)



作者的话


本片讲述了一个带有“原罪”情结的儿子借用摄像机与母亲建立对话的故事。父亲去世后,他试图用摄像机在母子关系之间创造一种一般母子关系之外的对话关系,并期待彼此从中得到某种“解放”。但他们是否得到了疏通?


作者简介


王凯,男,1989,江西人,目前在制作“家庭纪录计划”的第二部长片,第一部为《瘾》。


策展团队推荐


俞爽:「我和妈妈两个人的社会//我和妈妈关于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的对话」。超越了纪录片的范畴,更重要的是一种影像实践,通过相机和母亲的对话(不只是概念上说说而已,是实打实的对话),关于婚姻、教育、生死、对生活的希望、阶层、钱等等,还有最重要的,母亲的历史。太佩服。很多对话很熟悉,和我与我妈妈的日常的重合度很高,但是除了这种熟悉感之外 ,我更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导演的勇气和温情,是我要学习之处。


梦奇:成熟作品,有时间跨度的母子关系探讨,并试图探索影像创作对于家庭关系,自我与周遭世界关系的意义与价值——作为衡量的尺寸,作为突破惯性的契机,作为新关系和建立,作为自我反思的镜像。   


旭宏:不僅與「母親」對話,更是自我問答。從一張圖「打開」母子關係,走近并嘗試走進母親生活。照片的色調變化與講述配合,「打開」的方式隨意又自然。母子對話方式和話題又映射當下大多情況。隨著相處和話題的一步步遞進,甚至是作者的「逼問」下,看到一位「困」在社會系統裡的母親,而「她」呢?掩藏真實「她」的一面,只能通過焦慮和壓抑表現出來。母親含蓄無言的「愛」,又從他人口中訴說印證。觀看的過程中總想到戴旭,仿佛「另一個戴旭」,也許跟王凱和他母親一樣,心裡都有一隻竄來竄去、無法捉住的「大老鼠」。另外題外話,我覺得於我個人最大的收穫是,作者讓我看到了敢於戳破這層「紗」的勇氣,令我自問。


胡涛:影片看到三十多分钟时,作者质问妈妈“你说嘛?有什么事情你讲出来?”妈妈说:“不好说,有些事情讲不出来。”这似乎构成了整个片子的核心。在现实中,母子共处,亲情隐于日常,触角伸及人生的各个角落——工作、结婚、抚养、理想……作者在影片里有巨大的真诚——暴露自我,试图寻找一种“人生出路”。



观影笔记



观《瘾》



文:李新月


开始的一个独白段落作者讲述了很多自己关于与母亲关系的感受、思考,喋喋不休的讲述着自己眼中的母亲、为何要拍片、理想的母子关系,此时的母亲是一个对儿子无微不至关心,有些过度操心的形象。我好奇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但作者似乎不想很快的进入,他内心好像淤积了许多的话想表达,这些话是很难面对母亲讲出的,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

 

他的表达很特别,试图用无线延展的理性去解释、剖析母亲和母子关系,透过那张反复出现的照片不断映照自己,具有一种强大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当这些理性的思考进入现实的生活却又和母亲如两条平行线无法对接,如作者所说“感觉自己很弱,还没来得及说出想说的话就过去了”。母亲所接受的是社会与现实的教育,作者所接受的是学校、知识的教育,要如何找到一种彼此可以“沟通”的语言呢?作者直面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没有给出答案,好像也看不到可能,尤其是最后倒带到外婆那里,我感觉又是更深一层无尽纠缠的、压抑的家庭关系。

 

如果仔细回想一下,母亲去“某个小县城”看儿子的段落里,也许是因为生活有了距离、相处中的不断磨合、阳光很好或是什么,两人的关系更平和了一些,就是作者所说的“更有耐心了”,依然有争执,但争执不完全是负面的,作者很敢于向母亲暴露自己的想法,即便知道对方可能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依然渴望获得认可、共识,我理解这是作者所说的和母亲的相互依赖关系。

 

感觉到作者有强烈的意愿想在家庭的关系中把握住自己,不被盲目的卷走,拍片、学术研究、知识都是工具,如吴老师所说作者这种对认识自己不断的思辨就是作者的特别之处,当它成为片子的绳索一样的东西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场域,其实就是呈现我是如何认识现实发生的一切,它可以不断进行下去。

 

我在想,为什么我很多时候会对父母表现出一种急躁,当他们刚说一句话我就已经判断了他们接下来要说什么,来不及了解他们想表达什么,这种急躁已经不是针对于某个话题,而是成为了我下意识的骨子里的反应,也许当自我过于强的时候,别人是很难进入的,双方都是这样,人和人的沟通可能因此而特别艰难。

 

如果生活本身是一团乱麻,创作能带给生活什么?“母亲”“儿子”都是生活赋予人的角色,出生的时代、家庭、教育环境等等构成了一个人的局限,期望、创伤、责任是对人的捆缚,剥离这些人还剩下什么吗?人和人的关系还有另一种可能吗?就像作者开篇反复展示的那张母子照片,虽然现实不可能变成理想,但也许可以借助于创作找到一种不理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至于如何去超越于关系去认识人,这确实是很难,感觉作者已经在探进了,我还在门外张望。



阅读母亲与王凯叙述河流



文:吴文光



 

“母亲影展”走至第二轮,“家庭蚀刻”为题,王凯的《瘾》可为“蚀刻证据”之一。

 

不好写啊这片子。片子看完,感觉胸中沟壑积压风云一万个话题涌到喉咙口,但从哪里切入才把住作者创作之主动脉呢?今早醒来,撞进脑子第一信息还是昨晚片子,回想昨晚映后谈我所说的那些话,从两方面捋下主要意思。 


    ▉阅读母亲

 

映后谈时说了,天下母子(当然也包括母女)皆可成文章,走到创作层面的话,考量着作者的透视和指向。

 

片子一开始就看出,王凯不打算“忠实客观记录”。片子打开,镜头前母亲说不同药作用及用法(后来知道应该是给持镜头儿子备的药),之后画面跳到一幅露天两人坐椅子上图片(老外,和中国无关),再后画面跳到母亲一些零碎场景(屋前走动或停住),还有与母亲视频聊天截图一张张……伴随着这些画面是作者旁白,说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自己和母亲的关系,说羡慕照片上那对外国母子,等等,无所谓你听不听,自顾自说话那种。

 

主观,内心,跳跃,意识流,突兀,不按常理出牌,我以为这会是王凯片子“野路子”一路趟下去。后来发现,这是片子“序幕”。

 

十几分钟后,片子转入“正题”,儿子(作者)与母亲相处场景一个跟一个钻出来。所谓“母子相处”实则是“母子对话”,发生在电脑前,饭桌旁,门边,床上,大街上;对话频繁,密集如AK47扫射;话题N多,涉及:为什么拍摄,富人和穷人孩子如何,是否读博,外公对母亲的好,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儿媳,父亲生前,外公之死等等。

 

这些母子谈话场景,感觉并非“自然发生”,好像作者是一种“挑事”路数“制造”出如此“对话”。王凯在“作者的话”说,他“试图用摄像机在母子关系之间创造一种一般母子关系之外的对话关系”。

 

我这里不是白眼王凯拍摄的“非忠实客观”,所谈已经不是常规套路“纪录片”,我猜想王凯想奔的也是“我行我素”影像创作吧,所以他用一种类似“表现手段”去探寻那种肉眼没法看到的“一般母子之外关系”。

 

从这个角度读解王凯用心,他是不是想通过“阅读母亲”去发现母子二人世界存在之深井是什么?

 

片中母子对话内容和话题大量繁杂,置身其中如站在密不透风树下,何处可以透视到天空?这是一个问题——也许是我的问题。

 

映后谈王凯说得不少。我很喜欢王凯说话,敞开,坦直,不弯弯绕,由此似乎可以靠近说话者内心一角。我注意到王凯说到母亲时,可以从“儿子”切换到“他者”位置,很有距离地打量评述“作为一个女人”的母亲。这似乎属于一种“高级阅读”。我很有印象之一是,王凯说到母亲在“对话”时的“尝试努力理解”表现。我听出,母亲好像在“努力扮演一个母亲”(王凯没这么说,我的理解)。

 

“扮演母亲”不存在褒贬,只是一种事实存在。反过来也如王凯(也包括我们这些做儿子的)也在母亲面前“扮演儿子”。假如将母子关系置放于“彼此扮演”之中,我在王凯的“阅读母亲”中读出一种哲学慎思。当然这很可能只是我的自斟自饮。

 

王凯叙述河流

 

想谈下王凯这部片子的手法(或者叫“叙述构成”)。片子开始“序幕”和之后片子主干,明显是两种手法构成,“序幕”可称“作者主观意识流”,主干类似“日常切片”(虽属母子日常,但摄像机“现场制造”,所以称“切片”)。总之二者都与“客观记录”无关,从拍摄到剪辑进入片子构成,一种偏强大的“作者主观构想”。

 

与王凯“阅读母亲”动作对应,是不是可以就此落实到“王凯叙述”?

 

我猜想王凯也乐意接受“王凯叙述”之说。如果这个猜想不是我一厢情愿的话,接着可以谈下去的是,“王凯叙述”是否可以构成“河流”?

 

“河流”,即奔腾汹涌不管不顾永不回头席卷而下。落实到片子,是非常主观我行我素天马行空作者观念(思绪意念沉思甚至臆想)串连整部片子。

 

片子看下来,开始段落,开篇气势是做足了,进入正篇后,都是非常棒的场景和对话发生,但“作者观念/意念”却躲藏起来了,效果就是“被掩埋”。我不是很明白作者如此处置心思如何。希望——静中待变?让事实说话?“现实成色”更足?或者……

 

我感觉到的“王凯叙述河流”,从片子门打开,作者内心从容娓娓,还有各种话题打开母子对话,已经造足了气场。我只是扼腕长叹!马前蹄已经腾起,弓箭也拉满,怎么就……?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① | 开幕片《两个家庭三代女“说母亲”》| 邵玉珍+洛洛朱朱+吴文光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② | 第一轮“二次分娩”《The River》《千年虫》| 庄炜+吴文光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③ | 第一轮“二次分娩”《与爱有关的日子》《海,三角梅及写诗的舒婷》| 吴文光





「母亲影展2022」影展团队:

章梦奇、戴旭、张盾、俞爽、刘晓倩、高昂、郭旭宏、胡涛、刘通


 影展缘起: 始于「草场地工作站」周末线上放映,截止目前已经进行到41场,以延展线上放映的可能,母亲影展以「非竞赛」的方式,不以「热闹」为目的,强调「放映对话」,以助推真实影像创作者的「长线创作」,对话不同参与者个体的思考和反馈。期待更多试图通过创作解答当下问题的新作者,以此为契,落地创作。


 影展宗旨: Mother,Mother,just Mother!母亲影展2022(FILM FOR MOTHER 2022)在现实皱缩时刻,发问真实影像要走向他乡还是故乡?我们期许一种像说话、呼吸、心跳一样的原生能力,自由并负重的进行影像表达。藉由真实影像穿过当下生活,逆流照镜存档记忆,影展宗旨为从自我的照亮到众人的照亮,将创作视作生命之车,一生驾驶伴随。——戴旭执笔


 影展排期: https://mp.weixin.qq.com/s/vek7QaLjQx-Mfw9e9CjL9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