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志民:科技评价不能成为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人才发展专委会 2021-10-06

在10月9号,教育部在官网上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348号建议“关于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的建议”做出了回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提到了要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解决科研评价与经济社会脱离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科技评价既是科技管理的工具,是对科技活动进行规划、决策、管理、监督的手段,也是学术共同体对科技发展内在的、基本的学术认识活动,是对科研产出和影响的价值判断。评价应以学术共同体为主,兼顾科技管理,坚持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评价体制和政策的制定始终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政府主导”的束缚,就“科研”评“科研”,评价指标单一,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以评价基础研究的指标来评价所有类型的科研(事实上,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中只有10%用于基础研究)。也就是说用只可以评价约占10%从事基础研究者的指标来评价所有科技人员,这显然是不靠谱的。这就直接导致了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极其不重视,一味地追求论文数量、追求获奖数量。

科技评价既要减少计划的成分和政府主导,也要防止科技评价成为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科技评价要逐步建立开放评价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开放评价规则。制定和完善评价答辩、公示、反馈、申诉、举报和回溯评价制度;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健全随机、选准、回避的评价专家遴选机制;健全评价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增强评审专家的社会责任感;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

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重点评价科研诚信与学风、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强调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技术转移推广、科学普及等科技产出在评价中的作用,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技评价工作效率和开放程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公开数据,引入公开数据占一定比例的权重评价方法。开放学术界公开参与评价办法,实行网络投票等占比例评价。


来源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公众号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李志民:科研资助方式应转变为“择优选人”
李志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李志民:中国院士多了还是少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