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州人大:助力啃下脱贫最难啃的“硬骨头”

贵州人大 2021-11-02
贵州曾经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
多年来,贵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感恩奋进、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余人,成为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
奇迹的背后,是贵州全省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也是贵州全省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凝心聚力投身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


2019年9月25日,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摄影/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王敏



强化法治扶贫



“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立足贵州实际,解决贵州问题,体现贵州特色,将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和创新做法总结上升为法规,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法治化水平。”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对脱贫攻坚的立法堪称出刀迅疾,落刀精准。
 
2016年,在全国率先制定《贵州省大扶贫条例》,把省委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的决策部署,以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条例紧扣“大扶贫”立法主旨,以脱贫攻坚“政府责任纵向到底、各方参与横向到边”的思路进行相关制度设计,以法治化的方式构建“全民战、全力帮、全面扶”的大扶贫格局,对扶贫对象和范围、政府责任、社会参与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全面规范。
 
针对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审计范围不明确、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方式和内容有待改进、审计成果得不到有效运用等问题。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对扶贫资金审计条例进行了修改;《贵州省扶贫资金审计条例修正案》对扶贫资金的定义、范围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对审计管辖权转移、通过购买服务形式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参加审计工作等作出明确规定;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推进扶贫资金审计信息化建设,对扶贫资金和项目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动态监督,同时明确建立公众投诉举报平台,强化对扶贫资金的社会监督,还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扶贫资金和项目效益等纳入审计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督、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18年8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依法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议,号召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压实责任、尽锐出战,群策群力打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汇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古茶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林木种苗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均对相应领域涉及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内容作出具体规定,真正把法立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效监督作保障



有了好的法规,必须有效贯彻执行才能造福于民。让法规长出“牙齿”,离不开人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
 
《贵州省大扶贫条例》实施第二年,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组成10个小组,分赴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等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开展执法检查。
 
此次重点检查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扶贫开发法定职责情况、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扶贫开发考核机制等情况;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了解、实地检查、个别走访、调查核实等方式进行,做到执法检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坚持每年听取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脱贫攻坚情况的报告,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6年,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监督,在听取报告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询问和工作评议,督促政府继续强化全力扶贫、全面扶贫、全社会扶贫的政策措施。
 
2018年,听取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大扶贫条例执法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业扶贫等突出问题整改落实。
 
2019年9月,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此次联组会议是在听取和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贵州省大扶贫条例和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依法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议贯彻实施执行情况的报告、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基础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农村“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问题进行现场询问。会后,贵州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还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和专题询问中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汇总整理形成常委会会议综合审议意见,及时转送省有关部门研究办理。
 
近年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脱贫攻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代表投身攻坚战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心酸的民谣是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以前的真实写照。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曾任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的黄大发历时36年,带领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大发渠”由此而得名。


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当代愚公”的黄大发,当选省、市人大代表以来,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积极发声。图为黄大发调研遵仁高速团结村匝道口建设推进情况。(胜平供图)


水渠修好后,为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黄大发把精力又放在脱贫致富上。他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使草王坝村的贫困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当选省人大代表后,他始终不忘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主动了解乡亲们的真实想法,为他们解决现实困难,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黄大发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当代愚公”。
 
自《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发挥全省各级人大职能作用聚焦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出台和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各级人大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以来,全省像黄大发一样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任务的各级人大代表有8万多名。
 
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在老家铜仁市松桃县创办了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创建的以鸽子花为品牌的松桃苗绣产品,已经销售到美国、韩国、日本等67个国家。她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了100个易地扶贫工坊,带动了当地的妇女从中学习技艺。仅去年一年,就绣出6000多万元,带动4000多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现在像松桃县苗绣这样的技艺,在贵州已带动了50多万名妇女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罗鹏深耕“大数据+货运物流”领域,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用好物流平台资源,有效降低货车司机运营成本,节省油费和ETC过路费,减少货车司机配货时间,提升有效行驶里程,降低空驶率。仅去年一年,公司营业收入就超过100亿元,在贵州纳税近1.5亿元,平台月运费交易额和货车ETC流水超过40亿元。
 
桐梓县人大代表、贵州森航集团董事长何文德,组织企业员工参与马鬃苗族乡脱贫攻坚主战场,探索出茶竹旅一体化带动贫困户脱贫新路子,与该乡187户贫困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吸纳当地群众约200人务工。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坚持履职和脱贫攻坚的高度融合,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宣传员、领航员、调解员、信息员、监督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为全省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力量。



对口帮扶贫困村



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黔西南州兴仁市百德镇和黔东南州黄平县谷陇镇是省人大对口帮扶的贫困乡镇。其中,谷陇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
 
吴成贵是兴仁市百德镇小川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过得很艰难。这样的生活,从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扶贫工作队2016年驻村以来,一去不复返。
 
扶贫工作队在深入调研后,作出发展产业改变贫困的决策,大力推动以农村“组组通”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吴成贵搞起了林下养殖,一年增收3万多元。
 
尝到甜头的吴成贵告诉记者,明年他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还准备开办一家农家乐,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百德镇已初步形成以营养餐配送中心、薏仁米加工厂、电商扶贫馆为主体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微型农业产业园。”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曾蔚如是介绍。


全国人大代表、天柱县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袁昌选现场指导农民种下油茶摇钱树。(胜平供图)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定点帮扶黔西南州兴仁市,特别是2016年以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和统一安排,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分别就百德镇、谷陇镇脱贫工作出台实施意见,制定工作方案,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举全机关之力打好以农村“组组通”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先后组织召开全省人大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经验交流会、机关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述职会、帮扶黄平县谷陇极贫乡镇协调会等会议,扎实推进帮扶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坚持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共同研究脱贫致富的思路和举措,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实际困难。近年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帮助协调和直接投入百德镇帮扶资金近4000万元、项目30余个,7名干部蹲驻一线,24个党支部近百名党员干部多次深入镇、村开展帮扶,截至2019年12月,百德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这样的脱贫故事,在贵州全省不断上演。
 
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扶贫工作队的驻点帮扶下,贫困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成功找到破解本地脱贫攻坚的金钥匙,走出了一条条因地制宜的脱贫致富新路。

来源:全国人大 | 作者:胜平  李小健

编辑:甘玥

编校:吕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