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师忆,与师行 】人行数座城,笔书城建史——访董鉴泓先生

青春CAUP 2020-08-31


引言

慢慢寻诗忆,乐乐与师行。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师德师风,传递教育正能量,发挥三全育人的作用,帮助更多的CAUPers了解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背后的人和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开展以“寻师忆,与师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该活动依托“感动同济”、“可爱的老师”等平台,由支部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组成采访小组,寻师忆,与师行,面对面听老师讲故事。后期成果将以推送的形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与大家分享,同时也鼓励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



“寻师忆,与师行”的第一期,因机缘巧合采访到“感动同济十大人物”之一董鉴泓先生。数十年谋篇布局,九万里殷殷在心。董鉴泓先生作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之一,这位高达九十三岁的老人背后拥有着怎样的回忆?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专题 “笔书城建史,人行数座城”。



简介

 


      董鉴泓先生,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建筑系副系主任,城市规划与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城市规划汇刊》主编,《同济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规律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等。




开路




作为《中国城市建筑史》的作者,谈及是如何想到要编写这样一本有关于中国城市的历史书籍时,董先生回忆到,当年同济与德国的交流密切,德国教授专程讲授一门关于欧洲城市建筑史的课程。这一举动引起了他的思考:“既然偌大的中国拥有长安,北京等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那为什么不能拥有一本专门的书籍来记载他们的历史?”

同时,又由于受到当时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董先生便开始了中国城市建筑史的研究。据董先生说,为了能够更好更精准地编写这本书,他跑遍了图书馆,甚至借阅了很多年都未曾有人读过的书。

现如今,董先生编著的《中国城市建筑史》已经成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同学的必修教材,指引着一代又一代新规划人的规划学习生涯道路。

董先生怀揣着规划人的初心,在规划生涯中始终不忘,初心永远是指引人前进的方向。无论走了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最开始为什么出发,不迷失才能笃定前行。






行路



董先生年轻时去过许多城市。谈及这段经历,老先生印象颇深。

1962年董先生去过泉州,主要在郑州洛阳这一带的古城,还去过西安的大明宫。之后1963年本想赶去河北省,不巧到达天津时,听闻河北发大水,于是改变路径,去到了山西,老先生从北到南都走了一遍。

提及这段历程,老先生对平遥古城的记忆尤为深刻。他说,到达平遥的时候觉得很特别,这个城市好像一点都没动过,“历史仿佛在这里停滞了,古城墙,古城门,古建筑,”陷入回忆的老先生聊到这里,笑了。

后来过了很多年,当董先生以系主任的身份再次去到山西实习,与平遥这座老城相遇时,逢上了“旧城市换新貌”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董先生对此提出异议:“为什么非要拓宽道路,改造平遥?”有人说是因为解放以后平遥没有改动过。“不正是因为没有改造过,所以才更应该正视这座历史古城的地位吗?”在董老先生的坚持下,平遥这座古城,躲过了“被翻改”的命运。

漫漫行路上,正是因为有了像董先生这样的人,许多宝贵的历史才能够得以更好地被保护。或许这一路上会遭遇异议,面对挑战,但是那些笃定前行的人,不惧艰难。

现如今,山西的平遥古城同安徽的徽州古城、四川的阆中古城以及云南的丽江古城,成为了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



筑路




虽已耄耋之年,但董先生依旧执着地为规划事业奉献着自己。他主编的《城市规划学刊》从不卖版面,没有人情文章,不搞商业化,不收版面费和审稿费,而且给作者稿费。他自1957年创办并一直担任主编的《城市规划学刊》,如今已成为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类综合影响因子排名全国首位的核心期刊。

      董先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老师的身份,我们了解到,退休后董先生一直关注家乡天水的生活和城市发展,为母校天水一中设立“董肖”奖学金,并在第一届上亲自颁奖,每年3万元,奖励30位学生,连续资助多年。

    董先生这些年来始终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规划人的初衷,为学生更好的成长尽心,为规划更好的发展尽力。





结语

开路,行路,筑路,董先生将自己奉献给了规划事业,在规划之路上砥砺前行,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一代又一代规划人的榜样。



(向上滑动启阅)

采访有感:

董先生虽然已经年过9旬,但依然矍铄,尤其是在他谈论到自己早年奔走在祖国大地为《中国城市建设史》的出版梳理脉络的经历时,眼里更是闪耀着动人的光芒。从福建的三坊七巷到山西的平遥古城,从江南的古镇到四川的都江堰,先生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为城市规划学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热爱着自己的专业,在如此高的年纪仍然在孜孜不倦地专业领域耕耘,为此我想表达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衷心祝愿老先生健康长寿,能继续为他所热爱的中国的城市规划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17级规划刁同学


      董先生的身上拥有着规划人应该拥有的使命与担当。听着他老人家的回忆,我们仿佛也在那些场景中走了一遭。责任的力量,热爱的力量,奉献的力量,愿未来的路因为有这些温暖的前人而更加明亮。

                                ——18级规划倪同学


我们有幸见到了同济大学规划系师祖般的人 物,董鉴泓教授。93岁高龄的董老现在聊起当年去平遥  的经历,依然能够神采飞扬 ,精神不减。从学生运动到学术研究,从书籍编撰到古城保护,董老在方方面面给了我们建议和经验分享,也让我们充满了继续奋斗的动力!

                             ——18级规划王同学


先生今年已经九十有三,虽然已经步履蹒跚,但眼神里面依然不减风采。从参与“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运动到参与编写《中国城市建设史》,先生将他所经历的历史向我们娓娓叙来;看到历史的老照片,先生更是感慨万千,向我们讲解着历史。我想,我们能从先生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学术与知识,更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勇于与逆境作斗争的魄力与潜心治学的毅力。

                       ——18级规划余同学





                                 采访| 贾蔚怡 陈凌

        文案 |  姚懿婧 倪贝音 

                  摄影 | 刁海峰 王培安 余海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