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的那边有“凤凰”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
2024-09-07


金堂红星村附近的山林

170号网格

2024年6月28日中午11时56分

记者记录下了激动人心的时刻:6月初,红外相机在自然状态下,再次拍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



与记者同行并担任向导的蒋珂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的实验师,他和同事组成的调查团队,担负着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动物多样性调查的任务。他淡然的态度与记者的雀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过去700多天的时间里,我和同事已陆续新增了200多种动物记录。”蒋珂说。因此,新的动物记录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不断地被发现。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近年来,龙泉山累计实现增绿增景28万亩,并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与之相呼应的,是动物多样性特征的进一步显现。蒋珂他们布下的红外相机,把生物多样性的具像化“捕捉”到了。


成都,是全球唯一一座海拔垂直高差超5000米的特大城市。在巨大的高差之下,原始森林、草甸、溪流石滩、冰川景观在这里次第展开,构成众多生物生存与交汇的自然空间,成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一方面,这座城市的人们不断地研究和推动地域内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也在不断探索巩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路径。野外调查团队的日常,就是这一行动的无声注脚。


龙泉山首次发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





进入夏季,成都的降雨量明显增多。6月28日一大早,龙泉山半山腰的红星村雾气蒙蒙,蒋珂和团队的同事已经驱车来到这里,正在讨论今天的调查重点。“今天我们去查看一下170号和172号网格区域的红外相机,多带几个试管,采集一些标本回来.....”蒋珂拿出一张以龙泉山为底图的网格图告诉记者,他们将整个龙泉山划分为约200个3km×3km的网格,其中有效网格150余个,整个网格群内共放置红外相机约60台,用以拍摄记录可能会出现的野生动物,他们团队的足迹遍布了每一个网格。


▲蒋珂和团队同事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进行动物多样性调查


蒋珂是2022年正式参与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动植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中的。今年年初,在一次例行数据考察中,蒋珂发现了龙泉山可能存在红腹锦鸡的证据。“如果真的有红腹锦鸡,那这将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又一个动物记录。”蒋珂说道。此前,他们已经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发现了豹猫、中国豪猪、黑颈鸊鹈等多种野生动物,这也是近来龙泉山森林公园首次发现这些物种。


▲蒋珂(左一)和团队同事在查看红外相机所拍摄的资料


“走,我们去170号网格的红外相机看看,说不定拍到了红腹锦鸡!”蒋珂向记者发出邀请。从红星村出发,数十公里外是红外相机放置点,沿着盘旋的山路一路向上,多数道路仅能供一辆轿车通过,遇到错车时,往往会耽误数分钟时间。路上,蒋珂向记者介绍道:红腹锦鸡一般都在地势较高的山区,去年听村民说见到了它,我们不太相信,在龙泉山南段安置的相机也没有拍到过,但170号区域的红外相机在今年初拍到了疑似红腹锦鸡尾羽的画面。如果能拍到清晰的画面来证实,那便是龙泉山确定有红腹锦鸡的证据。”12公里的路程,花了将近一个半小时。事实上,这里离成都市区也仅有30公里,但秉持与自然保持距离的原则,网格所在的区域尽量减少人类的活动和痕迹,因此,剩下的几公里路,就要靠团队和记者徒步跋涉。


▲当跟随蒋珂团队前往红外相机监测点时,因道路崎岖不平,只能踩着碎石前行,记者走过一个布满青苔的大石头时不慎滑倒,幸好蒋珂同事反应迅速,一把抓住了记者,记者才未摔伤


“红外相机需要在茂密的丛林里设置,越远离人群越好,这样才容易拍到更多的动物。”蒋珂一边用手中的镰刀开路,一边对记者说。在记者眼前,看到的只有茂密的丛林,似乎并未有路的迹象,而在蒋珂的眼里,这条路他无比熟悉,他记不清到底来了多少次了。20分钟后,记者顺利跟随他们来到了红外相机安置点,蒋珂熟练地取出相机中的储存卡插入电脑中,默默地注视着电脑的加载条,眼神专注。一行人都屏住了呼吸,除了虫鸣鸟叫,此时丛林中再也没了第三种声音。一抹亮红色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寂静,“有了!有了!龙泉山真的有红腹锦鸡!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


700天

记录的动物从近400种增加到近600种





当天的调查工作结束后,蒋珂和团队同事立马赶回标本馆,还没来得及换下满是泥点的衣服,蒋珂急忙把试管里收集到的标本贴上标签。蒋珂告诉记者,因为从小就喜欢蛇蛙等两栖爬行动物,大学期间便选择学习了相关生物专业,毕业后也一直从事着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研究工作。


▲当采集到红外相机里的资料时,蒋珂都会迫不及待地查看是否拍到了新记录的物种


“我很喜欢我的工作,虽然在野外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危险,但每次有了新的发现,团队都会高兴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觉得把这些动物记录下来并且分享给大家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自2022年参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动物调查工作以来,700余天时间,他们团队所记录的动物增加了200余种,截止目前已经记录到将近600种动物。隔周,记者访问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密密排列的架子上,陈列着既可上溯至上个世纪初,也有建设公园城市以来,动物学家们在成都野外发现的生物多样性成果。如果一个个数据看上去有多抽象,那此刻眼前林立的架子和标本就有多直观。“相信会有新的动物物种不断被发现。”馆内较低的照明,也掩盖不住蒋珂眼中的光亮。


▲蒋珂正在记录当日收集到的物种


同样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龙泉山上新记录的动植物增加571种,共计达到1724种,年吸引万余只猛禽在龙泉山中途栖息和补给。为什么动植物会持续增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生态事业部副部长虞超介绍到,这与生态本底持续充“植”密不可分。除了持续增绿增景之外,公园区域森林覆盖率提升6个百分点、全市人均森林面积增加3.35个平方米。森林面积提升已带来生态成效,目前龙泉山年均固定二氧化碳121.8万吨、释放氧气88.9万吨。


▲红外相机所拍摄到的豹猫


2022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成都荣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


▲黑颈鸊鹈


生物多样性正成为成都的“新名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作为成都的“城市绿心”,正为成都生物多样性提供沃土。



记得把公号加星标,否则可能看不到推送哦


推荐阅读

都江堰、大邑、彭州、邛崃、蒲江、金堂、崇州发布预警!公交停运、景区关闭→

成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都日报锦观新闻
策划 张婷婷
统筹 何宏
记者/视频/图片 刘阳 何思田 詹妮 胡澜馨
编辑 蔺虹豆
校对 王戬
审核 饶竹舟
监制 吴东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