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塞诗韵》第八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页面设计:木叶沙



出嘉峪关感慨四首(其二)

清 林则徐


东西尉候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

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今日主播  | 王学栋

音频采制  |  宋依祯  王学栋




(一)

林则徐是怀着报国无门的悲愤踏上这片土地的,抚今追昔,任自己的思绪越过这片旷野的地平线而走进历史,历史的一幕幕引发他心灵深处的感慨。他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在“谪戍伊犁”的途中,抵达嘉峪关,次日清晨,策马出关。他立马关前,放眼山河,纵临千古,感雄关之险要,慨人生之无常。隐隐间,仿佛又听到长城下传来阵阵胡笳伴奏的《敕勒歌》声,好像回旋在与崆峒山相接的嘉峪关楼,幽远缥缈,似虚而实,似实而虚。

冷风凄凄,寒月高悬,战马静静地饮着清冷的河水,那一轮清冷的明月倒映其间,而空中的雕鹰正在大漠上空向下俯视,冷冷的天宇下,只有夜风静静地吹过大漠。面对雄踞千古的嘉峪关,林则徐所感受到的,是它血雨腥风的悲怆历史,是它以沉默来捍卫祖国的一如既往的决心和意志,看似悲凉的景色之下,却是林则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报国热忱。

(二)


月明瀚海沙如雪,秋倚楼头夜色青,每一座雄关背后都有着一段铁血与柔情夹杂的过往。位处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北麓的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它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边的起点,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扼河西走廊之咽喉,边陲锁阴,雄关天据。

步下城垣,金戈铁马的峥嵘渐远,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黑山石雕群篆刻着岁月,古诗词园流淌着墨香,长城博物馆展示着长城的前世今生,文昌阁香火袅袅,关帝庙松翠柏绿,戏楼里生旦净末丑装点着昔日热血,井亭中夕阳古井仍潋滟着最古老的记忆。一路往西,往昔记忆丝丝缕缕,瓮城的檐牙雕琢了黄沙的棱角,罗城的古墙留下了淡淡的印章。秋风朔,寒鸦泣,天边一抹抹橙红映着城下一缕缕苍黄,孤城斜阳,愈添悲壮。雨后天晴,瀚海霞蔚,蜃楼幻影,亦真亦假,那一抹带血的笑,那无数坚韧的眸,总能撼人心魄。

踏上西长城最南端,便是长城之“龙尾”——第一墩,它是万里长城雄浑龙脉之于祖国西部的真正发端。昔日,这里是河西走廊上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营房纵列,驼马成群。如今,战火不再,风雨销蚀后,伴长风耸立千年的第一墩唯余残迹。其高不过10米,宽不过14米,外部黄土多有脱落。然而,墩台内部保存的却相对完好,方方正正、一丝不苟。

有人说,万里朔漠间,曾有一座时光谜城,衔古至今,奥妙无穷。伫立墩台,举目相望,迷惘你我或许会找到那期待已久的答案!

 知识链接:墩台,这里指的是烽燧墩台,为明清设立的报警台是古代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防守和执行勤务,墩台内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


往期精彩

       管:陆军边海防学院政治工作处

       办:陆军边海防学院“融媒体”

       刊:第747期


监       制:杜绍坤

编       审:李   磊

主       编:王   珮

责       编:张   辽、姚思思

值班编辑:张诗涵  

邮       箱:ljbhfxy@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