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孩子偷钱不算偷!

童书妈妈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2-03-28

 

小孩子“偷”钱不算“偷”?是的!

而且我们还发现,小孩子“偷”钱千万不能打,被打骂和真的被当成贼的孩子,再犯的几率很高!

 

在我们的调查里,最多的一个孩子“偷”了家里上万块钱,智慧的妈妈趁机提高了一下他的财商;另一个小孩一开始就偷了几根麦穗,最后却被家长“教育”成了惯犯。


所以,小孩子“偷”钱算不算“偷”,全在你怎么看。

  

前些天,童书妈妈后台收到读者萨芬妮的一条留言:


三川老师,我家一年级的男娃开始偷钱了,前几次拿我钱包的几块钱,昨天拿同学的10块钱,还每天拿回同学的学习工具,我跟他讲道理,他也说改正,但过后嬉皮笑脸的,感觉不到是真心的认识错误。我心好痛心都碎了,好担心他以后偷更大的、做更多坏事,我该如何教育他是好?

 

我们非常能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在成人世界中,偷窃是违法的。何况古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妈妈一定会担心“他以后会偷更大的,做更多坏事”。一定忍不住会想: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这样?他是个坏孩子吗?是我的教育方法出问题了吗?

 

为了更好地能帮助到这位妈妈,我们就这个问题在办公室开会讨论,还在我们童书妈妈的选书群发起了讨论。

 

小孩子“偷”钱的比例真不小!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居然过半的小伙伴自己、或者兄弟姐妹或者孩子,都曾经有过“偷”钱、“偷”东西的经历!


“偷”的东西从小卖部的圆珠笔、小伙伴的项链、玩具,到麦田里的麦穗,不一而足。偷得少的拿了妈妈一块钱,和小伙伴买了十根赤豆冰棍狂吃一顿;多的拿了姐姐200块钱压岁钱,被妈妈吊打了一顿。最大的金额是一个孩子四年级时陆续拿了家里上万块钱!

 

可以说,孩子小时候“偷”过财物的比例可并不低。鉴于参与这次讨论的绝大多数是妈妈,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如果在爸爸群里讨论,他们小时候更加调皮捣蛋,这个比例会更高一些。

 

▲ 《岁月神偷》里的罗进二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特长是神偷

 

小孩“偷”钱是因为“穷”吗?


我们还发现,“偷”钱的孩子好像跟家庭条件、环境没有什么联系。有像白老师这样小时候农村长大,生活条件比较差,经常去麦田里偷麦穗儿、莲子、西瓜什么的;有人小时候没钱买零食,吃了小伙伴给的大大泡泡糖,觉得好好吃,然后和妹妹回家把储蓄罐里的钱倒出来包好,准备第二天去买的。

 

但也有不少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比如玫瑰老师,小时候她爸妈做生意,家里就她一个女孩子,要啥给买啥,每周零花钱就有50块,但她也会不时拿家里的钱买零食。而“偷”了上万块的强强,其实从一年级开始每天都有5块钱零花钱,他自己还做过小生意,还有投资账户,妈妈带他一起理财。

 

小孩“偷”钱是因为“恶”吗?


那“偷窃”难道是人之初,性本恶?孩子“偷窃”的心理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们对所有的故事进行了简单梳理,发现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孩子不知道这种行为叫偷,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比如“小富婆”玫瑰老师和“小富翁”强强同学,都是家里大人放钱比较随意,孩子看到父母从抽屉里拿钱用,觉得自己也可以拿,就跟从柜子里拿东西吃一样。

 

玫瑰说当时家里很多地方都有零钱,她并不认为那是不能拿的,有时候会拿家里的钱去买零食。而强强家呢,有个专门的抽屉放钱,爸妈有钱就放抽屉里,没钱就从抽屉拿钱,从来不锁也从来不数,取放都很随意。强强从家里拿了几个月的钱,爸妈竟然都没发现。

 

二,明白这是不好的行为,但是实在喜欢这个东西,想要拥有又得不到,压抑不住内心的愿望。


像选书群的一个妈妈分享,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她在一个好朋友家玩,看上了朋友的一个项链,特别漂亮,闪闪发光。她喜欢到不行,挪不开眼睛。虽然知道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但对一个小女孩来说,项链的诱惑实在太打了,她瞅准四周没人的一个时机,抓起项链就跑回家了。 


三,明白这是不好的行为,但寻求新鲜和刺激。


像白老师说小时候去“偷”田里的东西,“偷偷”的乐趣大于偷的东西本身。后来家人专门买了这些东西,反而不怎么吃了。还有那个想“偷”钱买泡泡糖的孩子,被妈妈发现狠狠教育了一顿,从此之后再不敢跟妈妈提要求买东西,但开始偷小伙伴的玩具,内心觉得既刺激又羞耻。

 

▲ 罗进二逛鱼摊,随手顺走了小乌龟和鱼缸


小孩“偷”钱不算偷


正是基于上面的原因分析,我们得出小孩“偷”钱不算偷的结论。


其实孩子的“偷窃”行为,本质和其他所有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是一样的。孩子要学习和钱打交道,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物权概念,这是他必须经历的社会化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犯错是正常的。大人不用焦虑孩子的道德品性,急着给他扣上“贼”的帽子,但确实需要把它当成一个信号:我家小朋友对钱开始感兴趣了,是时候给他加强这方面教育了。

 

但这句话是可能被误读的,很多家长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打骂惩罚就开始了。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你家孩子开始对钢琴感兴趣但是弹不成调,你是会给他找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给他报个班,还是会上来给他一顿胖揍?


  

“偷”过的小孩长大还会偷吗?

 

你可能会说,偷钱和弹错键如何能混为一谈!玫瑰老师至今记得母亲发现她拿家里钱后的反应:破天荒头一次打了她,还给她讲了伊索寓言里一个小偷的故事,小偷的妈妈在他小时候没有好好管教他,对他小偷小摸睁一眼闭一眼,后来小偷被抓,被判处死刑。

 

这可能是我们所有父母心底的担忧,但我们同事分享的真实故事却是这样的:

 

曾经的问题女孩,现在的顾家妈妈

 

我有个表妹,他们家的家境是很好的,爸爸是私营业主,妈妈在银行工作。但是她小时候不好的习惯就是拿别人东西。比如偷偷拿我另一个表妹的口红,也会偷钱。在我们这个大家族里,我们表兄妹们都一直认为她品质有问题,把她当成问题女孩。后来她没有读大学,在我们当地上了一个自费的大专。

 

再后来她北漂到了北京。她很独立,靠自己奋斗做了摄影师,也很有才华,频频得奖。生活方面,她也不再是那个问题女孩了,现在还当了妈妈,很居家也很会照顾家。

 

我们以前一直担心的品质问题,貌似在她后面的人生轨迹中并没有再暴露,或者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我想生活本身在磨砺她,教育她吧。

  

除了这个故事,我们还有大量调查样本都是童书妈妈的同事,和选书会的妈妈们,成年后大都品行端正,上了大学,有体面的工作,上进爱学习。小时候“偷”过的经历,好像并没有产生什么品格问题。我们担心的“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逻辑并不成立。

 

所以我们想说,像萨芬妮这样的家长可以放宽心了,为孩子“偷钱”这件事焦虑大可不必。

  

为什么“偷”了几根麦穗的小伙伴

最后真的成了“贼”?

 

同时,我们还要提醒家长,反而要警惕自己过度焦虑,对孩子“偷窃”行为严加管教,可能反而会促发孩子继续不良行为!

 

比如,那个泡泡糖女孩,因为母亲的打骂,后来再也不敢跟妈妈提要求,开始偷小朋友的玩具。玫瑰也并没有被母亲的胖揍和伊索寓言吓住,“偷”到了阿姨家里。和白老师一起“偷”的小伙伴,大都正常长大了,只有一个小朋友,家长知道后打骂孩子,还把钱都藏起来,把孩子当贼来防。这种不信任让孩子反而更加喜欢去“偷”,愈演愈烈,恶性循环,后来真的成了小偷。

 

打骂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更根源的是我们自己的焦虑,不信任会让孩子感觉到委屈,继而反叛。而且,我们刚才讨论过孩子“偷窃”行为的动机,打骂对哪一种动机都不起效果。如果不了解“家里的钱也不能随便拿”,告诉他就可以了。如果是为了追求喜欢的东西,或者追求新鲜和刺激,“偷窃”行为背后都是孩子未被满足的需求。家长看不到这种需求,反而用严厉的方式阻断他的行为,强行压制他内心的需求,必然会适得其反。

 


不想让孩子将来犯大错

要舍得让他犯小错


我们刚才已经说过,其实孩子的“偷窃”行为,更多的时候,不是什么道德问题,而是在学习跟钱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犯的一个错误而已。家长对待它的基本态度,和对待其他错误是一样的,要回到教育一个基本的道理,要容许孩子犯错。


所以,面对孩子的“偷窃”行为,父母可以做的第一步,就是放下自己内心的焦虑,选择信任孩子。信任孩子自己的判断力,信任孩子的品德没有问题,同时信任孩子有的时候会犯错,但犯错是有价值的。

 

有一些错,很多时候没有大人管,它自己就消退了。像白老师和偷西瓜的小伙伴们,长大点觉得这游戏不好玩,不再刺激,就不再去“偷”了。

 

还有的时候,容许孩子犯错,容许错误的后果发生,会让孩子受到真正的教训。比如那个拿小伙伴项链的女孩,后来对方家长知道她偷了东西,就再也不让她们一起玩了,她因此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她母亲也知道是她偷的项链,但并没有揭穿她,那根项链一直放在家里,一见到它她就会觉得很羞耻。直至长大以后,她都不喜欢首饰,结婚戒指都没有买,很难说这中间没有关系。

 

再比如,挨了母亲打并没有收手的玫瑰,是在阿姨家“偷钱”险些被抓,害怕被小伙伴真的把自己当成贼,内心无地自容,从此后再也不犯了。


▲ 哥哥病逝,进二把所有偷的夜光杯、米字旗、齐天大圣等宝贝丢进“苦海”,因为奶奶说丢掉最喜欢的东西,就能见到想见的人。


有人打骂防范

有人趁机开展财商教育


其次我们要注意去看孩子这一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需求。


我们来看看“偷”了上万的强强,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方面问题,他妈妈是怎么处理的?

 

强强妈妈并没有因此责骂他,而是跟他聊天,了解他的想法,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拿。原来,强强“偷”了上万块钱,全部拿去给同学们送礼物了!这个原来一学期零用钱都可以攒着不动的男孩子,突然发现了钱的美妙,它不仅能变成喜欢的各种商品,还能变成礼物,让别人快乐!

 

但孩子并不是天生知道花多少钱买礼物是合适的,就像我们家孩子,只要标价100元以下就认为是便宜,超过100就贵,而不问它到底是个手机还是橡皮。

 

同时,讨论中家长们发现,现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普及,货币的虚拟性进一步加强,其实给财商教育又增加了难度。手机一刷就买买买,花了多少钱不知道的小朋友不在少数。

 

这个时候就需要像大禹治水一样,对待孩子关于钱的错误,更重要的工作是疏而不是堵。你可以把孩子像“贼”一样打骂防范,也可以积极看待孩子对钱“开窍”了,趁机开展财商教育。

  

首先需要有物权的教育。


什么样的东西属于什么人,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能动。我们的物权教育,跟国外相比,普遍做得薄弱。比如,有些家长会要求很小的宝宝跟小伙伴分享玩具,要求大一点的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给弟弟妹妹,都会妨碍孩子建立起明晰的物权意识。

 

其次也要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机会,让他跟钱真正的打交道,逐步建立对钱的价值的正确认知。


与其把钱当成洪水猛兽,不如让孩子尽早学习如何与钱为友,为我所用。可以从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压岁钱、零用钱开始,比如设计每月的开销预算,比如带孩子逛超市商场,在一个限额里自主消费,在实践中逐步让孩子建立合理消费的习惯。比如带孩子一起做一些理财,或者可不可以捐款?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对我们成人来说都是很难的功课,对孩子更是越早开始越好。

 

您家孩子“偷”过钱吗?您是如何处理的?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备注:本文配图,来自香港电影《岁月神偷》,导演罗启锐。


 作者简介:晓莺,媒体工作十余年,家有二宝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赞赏


相关文章链接:

我们不一样:初二女生的生意经 自己挣钱给妈妈发红包

从家到学校的100间店铺,就是我给孩子的财商课堂

真把压岁钱存起来,到了18岁,会有一个吓你一跳的数字

教育即生活,七天怎么过?要培养孩子财商,给家长看的经济学书单


“幸福的家庭教育”脱口秀

首站将于5月12日登陆上海


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为主题的脱口秀;这是三川玲,白滔滔第一次公开联袂的大型教育演讲,并与读者互动的一次汇报演出;这是童书妈妈经过了四年的思考、实践之后,终于发现了一条“通往幸福教育之路”的毕业论文答辩:


我们的孩子怎样保阶,是上公立还是私立,出国还是回国,名校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未来是和谁竞争……一次最真诚、最完整的教育论证,或许,这次演讲,会真的改变孩子的命运。


亲爱的朋友,我们在上海,等你来!

长按图片,扫描图中二维码,可直接报名幸福的家庭教育脱口秀


时间:2018年5月12日上午9:30-11:30

地点:上海市斯格威铂尔曼大酒店(仕格厅)上海市黄浦区打浦路15号

规模:500人,适合所有关注教育的家长

收费:198元/人


如何报名:

长按图片,扫描各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参加幸福的家庭教育脱口秀


购买须知:

支付成功后即为报名成功,咨询请联系唐老师:电话13488711231;微信号tangwanci001。




童书妈妈分享会评价集

供你购买门票做决策参考

一年听一次这样的讲座

觉得这一年没有白过


在学习上花钱,太值了关于值与不值,分享昨天发在朋友圈里被朋友们很捧场的一段话:昨天的工作坊众筹项目,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外地的朋友表示羡慕,北京的资源真丰富真好云云,北京的朋友也有响应,但是有觉得198听场讲座不值。


于是,我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那些外地羡慕的朋友是在北京的,真的拥有了这唾手可得的资源的时候,他还会珍惜、积极参与吗?会以工作太忙,周末想休息搪塞了自己吗?北京的朋友如果看到这样的活动是在其他城市的会羡慕想参加吗?哈,我这些疑问只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关于听场讲座198到底值不值。早上吃早饭时,我对妈妈讲,我25号会去听一个关于教育的讲座,妈妈说好,我说:“这次的讲座不是免费的,198,我有朋友觉得不值。”没有等我说更多比如三川玲比如包含读库品质的书,妈妈说:“太值了!买东西的话,物质总是会腐朽的,但是学习只会升华,在学习上花钱,太值了!”妈妈又说:“存款里谁没有个万数块钱,百位数变化都不会注意到,但是你听了讲座,哪怕有一句话有用,对人都有太大的影响了!”我心里暗揣,有这样的母亲,而我如此平庸,太对不起她老人家了~ 

by孩子挑战北京站读者 打气筒


 

孩子爸爸由抵触到微笑赞同我们在外面吃饭呢,娃爹就捧上这本书看起来了,娃爹去之前很抵触的,抵触我对育儿的各种学习,包括以前要求他去某位老师的讲座,讲座卡着时间匆忙讲完就签售书给他留下的印象很不好。今天他完全由抵触变成一种对你们的微笑和赞同!然后积极主动的捧着书看,真不容易呀!并且说翻译的文字很好,不是一种生硬的完全读外国人书的翻译。娃在拼起来的椅子睡觉,娃爹吃完饭站在那看書,他坐了几个小时腰疼。谢谢参加了您这场活动。

by北京站读者 张燕

198非常非常值亲爱的三川,我太喜欢你们的活动了,198非常非常值。昨天我的微信:今天去了三川的儿童心理工作坊,收获不少,一分钱一分货,写几句最触动我的:1.学习心理学不是为了使其作为武器,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宽容;2.现在老师和家长互相在对方眼里,一边是妖魔鬼怪,一边是二货奇葩,换位思考一下吧,3.没有什么万能的专家,孩子的问题只能由父母解决。以后要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啊~~~

by北京站读者 Li Miao

无论是收费项目还是免费项目,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而归 第一个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啦,活趣之家奥体活动,北京图书订货会,到孩子挑战儿童心理工作坊,无论是收费项目还是免费项目,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而归,辜负两个半小时的路上时间,谢谢三川妈妈的每次用心的策划组织;


二来不算智慧的我确实有句话想说,希望可以提供参考:三川妈妈在活动宣传的时候有句话很触动我,环保原因不提供瓶装水,因为降解包装需要上千年,但是会议开始前亲爱的主持人说明会场不允许饮用带盖杯式饮料(我猜是怕洒了弄脏会场椅子)但是瓶装水可以饮用,是否忽略了我们的环保小细节?还有就是大约3小时的时间没有设置中场休息,你晓得全程无尿点但是听众有尿意是有多纠结噻?还有就是,再次感谢三川妈妈,有你真好,真的

by北京站读者 乐呵呵的文文妈


我们讨论到半夜12点才睡童书妈妈,非常幸运能参加昨天的活动,回家后我向老公转述的讲座的内容,我们讨论到半夜12点才睡,收获很大!希望以后还能多多组织类似的活动,能给观众多一点提问的时间!

by北京站读者 唐晚词

杭州站的活动,跟想象的一样好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哈哈。老公在创业,今年家里经济困难。我在订票的时候,现金加卡只有一千多块钱,但我知道这次学习是无价宝。另外,您的小助手马青真不错,认真有礼。还有一位男同学,也很客气。果然是人以群分哈哈

给您提一些小建议:1、互动式体验稍显忙乱,也许准备再充分一定,整个程序会更顺。卢老师的游戏指令太过学术化,要翻译成白话方便大家理解行动。第一组做的时候,后台第二三组可以准备起来了,这样台上的时间就会节省。2、第三个体验,可以稍微修改一下,BC站在A的两侧压他,不需要一定站在身后。因为我们组B在跳到椅子后面时把桌子压塌啦哈哈,她很过意不去。3、您是个充满热情的分享痞,讲着讲着时间就冒了,哈哈。我不介意您可时间再延长个把小时,票价提高。

by杭州站读者 赵伟


也许这一趟杭州行会改变我两个孩子的人生!三川,谢谢你的亲切,你的和善,整个下午,我都抱着小女儿坐在右排静静地听着,尽管后面有5分钟的上厕所时间,但是不想离开,怕在期间你有任何的发言:-).最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天是拉着老公一起来的,恰巧他那天晚上有应酬,说好5:30要离开的,结果活动延迟,期间我有问了他三次要不要先行离开,他都说再等等再听听三川说什么。在这之前,他由于忙于工作几乎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也很少有时间跟孩子互动。但是我想他一定是从你那触动了他某根神经,他说会一定会好好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将不再有。谢谢你,三川。也许这一趟杭州行会改变我两个孩子的人生!谢谢!

by杭州站读者 家有二宝

今天的心因为这五堂课变的异常柔软,感谢朱老师传递的生活态度,也感谢三川玲组织了这样一次好活动。


by20万订阅创意盒子toughbox创办人 麦格



谢谢三川老师创造的这个机会让我参与了这么一个接地气的艺术讲座!

by北京建筑设计师MSU



感谢带来这么潜移默化的课程,我回去更有动力跟着儿子一起趴地上看虫子了。

by教育出版工作者 菅波


谢谢朱老师和三川玲老师的辛苦付出,今天下课后我没有坐车,一个人沿着街慢慢走,一路回味今天的内容,每一个主题都很有触动和启发,现在理解了三川老师说的一年听一次这样的讲座就没有白过。谢谢这么美的讲座,我感觉是一次美的洗礼。

by史颖


今天非常感动,好久沒有听到这样心与心的对话。感受朱老师、三川老师真诚与自然。书如其人!

by杨琼 传媒大学老师



最近去参加了童书妈妈三川玲举办的专业工作坊,主讲是《虫子旁》《蚁呓》等书的作者,在国际国内得过无数最美图书大奖的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


报这个课之前还是犹豫了一下的,因为我不是什么业内人士。不过,凭直觉只要去了就会有收获。事实证明收获远超期望。


全天一共五堂课,设计、文学、艺术、教育、生活。内容很丰满,节奏很紧张,但是说实在的,坐上一天都没有觉得累也没走神。


这一天的课,之所以觉得有收获,也是因为感受到了讲课者的真诚。

这一天的课带来了很多思索和灵感,也看到和发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

by 黑黑 非专业人士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参加幸福的教育脱口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