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日慈公益基金会 日慈公益基金会 2022-06-08


从3月3日中国开始进入「两会时间」至今,在冬奥、疫情等全民关注的话题面前,不少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上。

 

青少年抑郁焦虑低龄化、缺少专职心理老师、缺乏可信任的心理健康教材、学校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课授课进度造成很大影响……这些问题,日慈的小伙伴做调研时,许多乡村教师也都有提及。

 

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症结,各地方和全国两会代表从各自的工作领域出发提出提案和见解,呼吁各界人士多加重视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1

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建议重视青少年抑郁预防和治疗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也就是说,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

 

抑郁带来的最严重、最极端的后果,是自杀。2018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 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位青少年死于自杀,还有8位自杀未遂;绝大部分青少年自杀案例都与抑郁症状或抑郁症有关。



青少年抑郁问题的处理比成年人更为复杂,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提出如下建议:

 


抽屉里藏着

俞敏洪的建议

……


1、建立教育部等部门联合行动的机制,形成全社会重视青少年精神困惑问题的氛围;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专业支撑和科学方法

 

2、真正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教育孩子,通过大自然的力量激发潜力,从而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习惯。

 

3、提升学校心理老师的心理专业知识水平和心理督导、咨询能力,提升班主任老师、教职员工对学生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以及应用心理学知识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减少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率,让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尽早被看见,被了解,被疗愈。

 

4、鼓励公益慈善组织牵头构建精神疾病疗愈社会支持系统,以弥补现有医疗系统和心理咨询系统的不足。



拉开抽屉,查看精彩观点




2

全国人大代表崔建梅:国家统一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我国10-16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中显示,平均分只有62.88分(百分制),约33.1%中小学生得分低于60分。特别要注意的是,正确率最低的是关于预防自杀的心理健康知识。


调查还发现,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的中小学生抑郁风险越低、心理韧性越高,且越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而越是有抑郁倾向的学生越不愿意向外界求助。

 


因而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崔建梅建议:



抽屉里藏着

崔校长的建议

……


1、国家层面应尽快组织编写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这套教材应统一序列,从小学中高年级起步,直至高中毕业。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心理辅导等,以便一线心理健康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有依据、可操作,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2、设立固定的专项经费保障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切实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收到实效。



拉开抽屉,查看精彩观点




3

全国政协委员马珺:呼吁学生心理治疗纳入医保


当前学校在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中面临着经费、时间和内容投入不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实效性不足等问题。

 

学生患精神、心理疾病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心理治疗与服药治疗,而当前很多地区这些疾病的治疗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指出:「精神疾病一般治疗周期较长,精神类药物费用也很高昂,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因此很多家庭不得不选择停药,对于病情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因而马珺建议,将学生群体精神、心理疾病的心理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围。

 

这份提案备受关注,还登上了微博热搜。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马珺针对学生群体精神、心理疾病多发的情况,给出了如下建议:



抽屉里藏着

马副院长的建议

……


构建政府直接指导的医校合作转介干预机制,帮助学校提高对重点学生,也就是心理疾病严重的学生的干预。另一方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中心,帮助培训青少年的家长,家教社三方面协同,共同缓解青少年被心理疾病干扰的状况。」



拉开抽屉,查看精彩观点




4

全国人大代表周崇臣:进一步加强儿童精神心理学科建设


儿童青少年一旦出现精神心理问题而又没被及时发现或得不到重视,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2021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按这个患病率估算,我国有5000余万青少年因罹患精神障碍需要得到专业治疗。

 

然而,我国儿童精神心理诊疗机构明显不够,儿童专职的精神心理医生资源更是紧缺,专业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部分一、二线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指出:「以专职儿童精神心理医生来说,一方面,全国的精神科医生普遍都很紧缺,儿科遇上精神科,两者都是急需紧缺,且专业性非常强。另一方面,学科后备人才不足,儿童精神病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全国不足20人,人才培养非常乏力,而且缺少儿童精神科医生的认证体系,不利于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

 

因而周崇臣建议:

 


抽屉里藏着

周院长的建议

……


1、依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三级儿童医院建立国家及省级儿童精神心理诊疗中心,辐射带动地市县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区域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筛查和诊治网,形成共同参与、相互转接的预防、诊疗、康复共同体。


2、教育部门加快精神心理学科建设,扩大儿童精神心理专业医学生培养。


3、卫健部门健全儿童精神科医生认证体系,遴选省级儿童医院建设一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干预和治疗的示范和教培基地。


4、加大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开展多形式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加大儿童精神心理科普宣教,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精神心理健康氛围,希望共同打造儿童青少年欢迎-医生严谨-家庭配合的新局面。

 


拉开抽屉,查看精彩观点




5

全国人大代表窦延丽:建议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政府考核


面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氛围等方面多角度剖析原因。

 

对学校和政府,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窦延丽提出以下建议:



抽屉里藏着

窦副校长的建议

……


1、学校应尽快建立起心理咨询师、危机干预、沙盘游戏、沙画疗愈等专业教师队伍。

 

2、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指定牵头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成立心理健康保护的专门机构。政府提供资金保障,建设好人才队伍,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管理考核,融合单位机构、社区、村委各基层,齐心共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护网。



拉开抽屉,查看精彩观点




6

民盟中央:加强源头预防,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针对当前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在源头防控、过程疏导、干预处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民盟中央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抽屉里藏着

民盟中央的建议

……


1、首先要强化源头预防,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2、要强化过程疏导,提升心理健康问题干预能力。通过培训、考评等,增强教师的沟通、说服和教育能力,以及对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加强早期筛查,在学校定期开展对抑郁障碍、社交困难相关心理问题的筛查。加大人工智能辅助筛查技术的研究投入。

 

3、要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心理健康问题处置能力。



拉开抽屉,查看精彩观点




7

全国人大代表李灵:应高度关注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缺乏认知,任课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了解不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缺乏……针对农村中小学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挑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提出:「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关注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对此,李灵提出如下建议:



抽屉里藏着

李校长的建议

……


1、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2、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师资培训机制。

 

3、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预警预防。

 

4、家校共育,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拉开抽屉,查看精彩观点




8

河北人大代表贾利民: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改善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从源头抓起。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贾利民建议:「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需要采取政府、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抽屉里藏着

贾校长的建议

……


「针对青少年所面临的各种心理健康风险问题,进一步针对性地提供课程,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知识普及,向青少年传授更多的预防与缓解情绪问题的技能,并加强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实践运用,主动地帮助他们及早发现、识别和干预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从治疗向预防转变。



拉开抽屉,查看精彩观点





抑郁、心理健康教材、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加强儿童精神学科建设、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考核、加强源头预防、关注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不同视角提出建议,相关提案如此之多,可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峻,急需社会各方重视。

 

这些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代表委员,主要是教育和医疗工作者,无论从研究数据还是他们的日常观察,都披露出一个让人心酸的现象:被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心理疾病低龄化、隐匿化。

 

其中,民盟的「首要强化源头预防,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贾校长提出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从治疗向预防转变」以及李校长对「关注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呼吁,都跟日慈公益基金会所倡导的理念相契合。



日慈心智素养课程包


日慈正是从预防视角出发,以积极心理学社会情感学习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形成了自我、情绪和人际的课程核心框架,自主研发出系列适用于1-9年级中小学生的心智素养课程

 

希望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增强自尊、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水平,提升心理抗逆力。同时,日慈还会为申请课程的乡村教师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培育扎根地方的乡村心育师资,让老师们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

 


也许有些学校对心理健康课并没有明确的课时要求,可许多老师依然愿意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抽时间给孩子们上课。来自辽宁铁岭市实验学校富力分校的朱红艳老师曾在分享中说过:「我带着学生们上的心理活动课,都是我挤出中午或其他时间完成的,在带着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同时,我也慢慢释放了压力,调整了焦虑情绪,让自己平和下来。

 

‍▲朱老师的心智素养课堂‍

「身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的眼中总是忽略了自己。」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古土小学的马治平老师感觉到,学生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城市的孩子那样有优越感,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包围着他们。

 

在上《认识自我》这一课时,马老师顺势把「自我」夸大和正视,让孩子们通过画自画像的方式,展现独一无二的自己,并让他们通过猜测自画像描绘同学的特点。

 

「引导孩子们思考『自己眼中的我』和『他人眼中的我』,客观科学地认清自己,既不高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从课前的躁动不安,到课后整个班级被自信的气息引燃,马老师欣喜地发现,班上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了,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逐渐多了,「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亢奋」。

 


正是这些扎根乡村地区的老师们,一直在静待花开的育人事业中,坚持用活泼和尊重的姿态,呵护和浇灌着可爱的孩子们。

 

在心理课上,老师们将点滴的爱从容不迫地融进课堂、注入灵魂,让孩子们获得内在生长的力量,敢于创想未来,克服挑战!

 

探寻和推广有效的心智素养教育模式,除了拥有学校老师的支持和专业科学的课程,在政策倡导、校园建设、家庭教育等方面,期待各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

 

愿在大家的共同发声和关注下,儿童心理健康体系能够逐步完善,为孩子们的心灵发展撑起一片晴空!

 

 

大家都在看







有爱的你,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点个 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