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论坛复训感言:学校读经,校长必须亲力亲为、以上率下,校长的坚持就是最好的宣导

宣导中心 道中书院 2022-05-22

   编者按:道中书院历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不仅有论坛会务组特约的明师宣讲,而且还举行“读经落地推广、教学经验交流会”,由参加论坛的各教育机构负责人代表登台发言,介绍本机构目前的读经经验或未来的读经规划。因时间有限,会务宣传组利用论坛间隙对复训人员进行采访,希望通过更灵活的形式,最大程度地集思广益,互学互鉴,为校长论坛的丰富完满,增光添彩。

   论坛会务组撮要记录,由会务宣传组史志芳老师整理润色,发布此编。但未经发言者修订,望读者观其大略。

   特别说明:本组采访的,是已经参加过道中校长论坛或校长班,此次又来复训的。


杜秀琴(周口市太康县城郊乡世纪新星学校校长)

(杜校长曾参加第四届校长论坛和2019年暑期校长班

记者:杜校长好!您之前已经参加过道中培训,这次您又带老师过来参加道中校长论坛,请问您上一次参加完培训后,学校开展经典诵读的情况如何?杜校长:现在主要读的是《论语》和《大学》,公益班读的是《大学》,在课堂上读的是《论语》,这学期我们一周排了九节《论语》课。记者:现在贵校一天有多长时间读经典?杜校长:每天大概一个多小时,像早饭后、晨读、午间,还有我们晚饭后,晚自习上课之前,这个时间学生、老师、领导都有读。记者:您自己也读吗?杜校长:我自己也读。我们有一个读经教室,每天早起,我带领我们全校的老师,只要是没有早课的,我们就在一起读,坚持一起读,每天坚持读。记者:您这次参加校长论坛后,有什么样的打算呢?杜校长:其实,我们开展这个《论语》诵读已经有一年了,现在遇到一些瓶颈。今年新入职的老师对读经典这一块儿,不是很积极。这次我带领我们学校的幼儿园园长,小学部主抓诵读的张老师,还有我们幼儿园今年新增的国学班老师。我带这三位老师到这儿取取经,回去看看怎样把我们学校的读经教育开展的越来越好。记者:因为我到太康去宣导过嘛,我就知道太康读经氛围很好的,去年是张曙光老师组织的道中书院“一县一万人”计划,基本上幼儿园都是读《弟子规》,有很多家长会说,学校里面读一读经典好,但是他可能对于读《弟子规》还是读《论语》这个方面很纠结,那咱们学校包括幼儿园的家长就是支持您读《论语》吗?还是有不同的声音出来呢?杜校长:其实家长挺支持读《论语》的,我去年十一月份就接触到读经这一块了,也可以说立马实践,幼儿园和一、二年级先开始读。今年春节后,我们学校把整个小学部全面铺开,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读论语。这一学期又加大了力度,直接排上正课,10天9节课。记者:咱们一开始也是从传统文化接触读经教育的吗?杜校长:对,都是《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这一块我们学校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后来感觉那些都不如读《论语》,读经典。记者:那您这个思想的转变是因为什么呢?杜校长:也是去年十一月份去周口参加北斗达教育组织的吴迪校长和阿博老师的经验分享。约20天后,我参加了第四届校长论坛。那一次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回去以后我们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开始诵读《论语》。春节前,我们邀请王欢锋老师去我校进行“六小篇研习会”授课,春节后,就全校铺开了。记者:因为您也参加过校长论坛,您觉得我们的校长论坛这次给您的感受和之前有不一样的地方吗?杜校长:每次听老师们讲课,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有新理念嵌入脑海。这次听了更是坚定了我推广的决心。

记者:冯老师的愿望就是这样在体制内推广,我也希望我们学校的老师在读经的路上能够和道中一起成长,能把这个经典传承下去。谢谢您!

附:12月1日上午,杜秀琴校长公开发言

尊敬的冯院长,尊敬的校长老师们,大家早上好!我来自周口市太康县城郊乡世纪新星学校。2007年我和我的先生一起创建了世纪新星学校,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去年11月份,我们县的张曙光老师把我们引到读经这条路上,感受到我们的学校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次我又带领我们学校三位骨干教师来到现场来聆听各位老师的实操和经验,这三天的文化大餐让我回去一定要让经典文化、经典诵读在我们那里生根、发芽、开花!

王旭光(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团结小学校长)

(王校长曾参加2019道中本部国庆校长班

记者:王校长,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本次采访,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贵校诵读经典开展的情况,好吗?

王校长:我所在的徐州市贾汪区团结小学校,创建100多年了,她也是我的母校。我是2013年到这个学校当校长的,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之前也在全国各地参加过关于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培训,边学习边实践,但一直不成体系,仅是凭着自己的感受在做,感觉不行。我们聘请了山东济南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团队,为我校量身打造,从理念文化到环境文化,视觉文化到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方案。

我们学校这几年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特色建设,做了两三年时间,慢慢觉得没有抓手:孩子虽然读的很多,《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都在读,但是很零散。今年四月份把《论语》、《大学》、《易经》都读过了,一边读一边看注解,现在才知道读的方法不对。

也是和咱们道中书院有缘。在今年暑假的时候,我们领导安排一个九岁的孩子来我们一年级就读。这个孩子很特殊,在民间读了两三年的经典,孩子爸爸和我谈到传统文化很投缘,他推荐我关注道中书院的公众号,给我发了《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的视频,看完后找我沟通,我组织了学校的骨干老师,他过来给我们讲,讲了整整八十分钟,他的表达令我震撼,从他的演讲让感觉到作为一个非教育工作者,读了四年经典,竟有如此见地。

我想在学校做读经教育,但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他就推荐我参加道中书院十一国庆的校长培训。于是,我就带上我们的副校长、一个语文教导主任和教导室主任利用假期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培训,培训完后收获很大。回去之后我们自身就先读了起来,然后带动老师,老师带动孩子,孩子带动家长,家长们都购买了《论语》开始读。从十月七日回到学校开始读到现在一个多月,孩子变化挺大的,“学而第一”到“为政第三”已经读了一百遍,有的熟读成诵能背下来了。老师们也组建了一个班,一周读一次,但感觉积极性不太够。这次,我又带了一个副校长,一个办公室主任,一个教导处的副主任一行四人继续来培训。从昨天到今天,听了吴迪校长、王献岭校长还有高思源主任的课,收获都很大。

参加校长论坛,坚定了我们读经典的信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下一步要在方向既定的前提下做好学校读经方案,再进一步启动我们学校的经典诵读。孩子们听老师的话,学校安排读就读,下一步要把老师家长动员起来,要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每一个家庭中去。

记者:从您的谈话中不难发现,您现在是信心满满的要在学校里做成“经典诵读”这件事。其实,我要问的很多问题在您的言语间都有了答案。您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两次组织学校的骨干老师来道中学习,请问道中在您眼里最有魅力的地方在哪里呢?当然,我们也想知道的是您对我们道中书院有着怎样的期许?或者给我们指出来哪里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谢谢!

王校长:道中书院冯院长确实很不简单,从一个体制学校老师退出来,看准这个方向,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教育理想,很了不起!听说他做过体制学校老师,然后辞职自己创业,从2015年开始,短短四年时间,他把经典诵读推广成这样,真的很不简单,很佩服他。

从上次在道中书院本部参加校长培训班到今天参加的校长论坛,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道中书院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我们的工作人员、后勤人员包括宣导宣传都配合得非常好。感觉冯院长魅力很大,有这样的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跟随他,他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走得稳健长远。

以后,我还会介绍更多体制内的校长、老师过来参加道中书院的校长论坛。现在国家政策也在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但给我的感觉传统文化的推进还不是很深,只是停留在很浅的表面。很多学校只是读读《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就认为是传统文化进校园了,但是我觉得还没有真正找到传统文化的根源。通过这两次培训我感觉重点还是要读经。经典完全可以和国家课程融合的。今天听了张光琼校长的课非常激动,我觉得她突破了体制内的经典诵读,她有极强的行动力,并且从2018年接触到现在那么短的时间就做得那么好,看到她让我们也看到了希望,有了学习的榜样。

记者:每一位校长走到这里来都是对教育有大情怀的,当然,其中也包括您,都是希望能把经典更好地传递下去,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您刚说到江苏的读经现状,我真是感同身受,我也是江苏人,在我的家乡可能现在的读经风气不如河南好,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相信只要我们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必定能感召更多有教育情怀的人来做读经教育。最后也祝福王校长早日实现您的教育理想:打造书香校园,再现经声琅琅!


附:12月1日上午,王旭光校长公开发言

尊敬的冯院长,尊敬的校长老师们,大家早上好!我来自江苏徐州市贾汪区团结小学,非常有幸在今年的十月份参加校长班,也是结缘于传统文化,在此前一直在读书,《论语》、《易经》都在读。因为一位孩子家长告诉我有道中书院这样的民间机构,让我来道中学习,我当时就带了几个校长老师,4个人就来了,这次又带了我们的两个校长,两个主任一起来参加这次活动。这两天听了几位讲师讲的课收获非常大,从回去以后,12月份,我们学校就会全面铺开。

四川达州·曾建明校长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南坝小学曾建明校长,曾参加道中书院2019年暑期校长班

记者:曾校长,您好!非常高兴您能在论坛的间隙,接受我们的采访。那在采访的开始,想请您先谈一谈贵校接触经典有多长时间了呢?曾校长:我们南坝小学接触经典比较早,在2012年的时候,学校的教务主任在成都参加了一个经典宣导,回来以后就在学校进行了推广,坚持下来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刚开始跟其他学校的做法一样,都是从蒙学开始。而真正走进读经的快车道,还是从暑假的时候开始的。记者:请问您是因为什么样的机缘才将读经教育引入快车道的呢?曾校长:5月份的时候,永城二小的王献岭校长到我们达川区华英学校做了一场宣导,我有幸聆听了他的讲座。听过王献岭校长这次讲座之后,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是2016年的时候从教育直属单位调到这个学校任校长,对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进课堂”非常感兴趣,也觉得非常有必要。我们也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更好的途径把这个工作深入地进展下去。而王校长的到来,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知道了读经教育这一块庞大的天地,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这之后经王校长推荐,暑假的时候,我就来道中参加了暑期校长班,之后又有5名老师参加了道中书院的教师培训。回去之后,我们即知即行,立即按照读经理论的理念来进行了实际的操作。目前我们的老师、家长、学生全方位的按照我们所学的读经教育的要求在展开。

记者:那您已经参加过校长班,这一次又来参加校长论坛,又是什么样的考虑呢?曾校长:要想扎实推广读经,就要三步走:参加一次校长论坛、参加一次零基础宣导、参加一次六小篇的培训。我们是按照这个去做的,首先参加了这个零基础的宣导——王献岭校长给我做了一次零基础的宣导;然后参加了“六小篇”“新四篇”的培训——我们有20多个老师参加了“六小篇研习会”的培训;我们觉得道中书院的校长论坛也要继续参加,来向更多的学校取经,来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其实在“六小篇”培训的时候,王献岭校长、吴迪校长,包括张光琼校长的课,我们都听过,想跟上他们的步伐,向他们学习更先进、更好的或是最近的一些做法。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还是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我们教师的推广这一块:一部分是年龄大的老师,一部分是特别年轻的老师。年龄大的老师,特别是即将退休的这一部分,是因为身体原因;还有就是年轻的老师,他们始终不相信,或者做起来不是自发的。那如何在推广的过程中让我们的老师变成自觉性的、自愿的行为,让我们在读经的这条路上能够发展的更快,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这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一个初衷。这次校长论坛我们带来了我们经典诵读名师工作室的同志,带来了我们教务处的同志,也带来了我们邻近的学校的老师,有的是零基础宣导都没参加的老师们也来了……有个学校的校长准备带老师到我们学校来学习,我说:“别忙,先去道中去学习,回来之后我们再一起具体商讨一些细节问题,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这不,就一块来了。他们都觉得收获很大,触动很大。记者:听您这么一说,这一次的校长论坛您是组了一个很大的学习团过来的,是吗?曾校长:我们达川区这次来了三个学校,9位老师。像我们学校、华英学校,前期是有一些铺垫的,但是另外一个学校还是零基础的,是我们区麻柳镇中心小学、一个较大规模的学校,有3000多学生。这个学校开年的时候来我们学校学习过,回去之后呢没做起来,准备再到我们学校去学习的时候,我就跟他推荐说:“我们一路去道中参加校长论坛吧!参加完这个校长论坛之后,回去了以后有什么疑问我们再一起沟通,想办法。”

记者:您这么热心的在推广“经典诵读进课堂”,我从您的资料上了解到您现在是在读经典的。想请问您,您的内心对经典有着怎样的感悟呢?曾校长:在5月份听完王献岭校长的课之后,当天我就开始读,到现在为止没有中断过一天。虽然每天读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一直没有中断过。现在我《论语》读到了“卫灵公第十五”,背到了“子路第十三”。我想学校要开展这项工作,校长必不可少,必需亲力亲为、以上率下,校长的坚持就是最好的宣导;校长念兹在兹,信心坚定,才能带出一个团队;有一个团队才能推广好学校的读经。既然如此,那就从我做起,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5月份学习回去以后,我们组织了暑假的公益读书会,当时学习的五六个老师,再加上一些志愿者,我们前后做了20多场,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们当地的市级报纸、电视台都对此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开学之后,我们就按照道中书院规划的路径,全校性的从一到六年级,包括老师都读《论语》,我们的学生现在大概读到“泰伯第八”,我们的规划是这学期读半部《论语》,老师进度跟学生的进度差不多。学校还成立了一个工作室,现在在读《大学》、《中庸》、包括《诗经》等,当然《论语》也没有落下。我想只有校长方向坚定、目标坚定、态度坚定、意念坚定,学校就能够带动一部分骨干力量,然后就能够带动学生和家长参加。我们每个周末也有亲子读书会,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的。我们学校还开展了“书香家庭”、“书香少年”评选,举办一年一度的诵读节等活动。我们相信,让经典诵读从学校向家庭延伸,就会带动更多的家长参与,就会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经典诵读给学校树立了很好的形象,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会把这件事坚持好、发展好。
记者:您刚刚说现在《论语》到第十三篇已经会背的了,那应该有立志要包本想法了吧?曾校长:我的目标就是在这学期结束的时候,《论语》包本,《大学》暑假的时候已经包了,寒假的时候争取把《中庸》包本,年后就开始包本《孟子》——这是我对自己的规划。我对学生的规划就是用一年读《论语》,因为六年级要毕业了嘛,所以给他们的要求就是毕业之前必须要过100遍,要有一半或者是少半能够包本的。三年级以上的在毕业的时候四书必须要全部过,一年级开始的除四书外,还要读《道德经》《诗经》《易经》等等,小学阶段就是这样的一个全程规划。先把目标定下,然后每一阶段来落实。

记者:赞叹您,不仅有这样的教育情怀,更重要的是内心有想法、有规划,并且还能够去一步一步地落实。从您的谈话中我了解到您不仅想改变您的学校,还想能够一步一步去影响和带动你们当地的读经风气,是吗?曾校长:是这样的。我不仅是想要建设书香班级、书香校园,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个活动来建设书香家庭、书香社会。当时电视台在采访的时候,我们就说“要努力让孩子们读诵经典的声音,成为达州清晨最美的声音。”王莹莹老师说:“让每一个与她擦肩而过的人,都能够听闻经典的芬芳。”我想说:“要让每一个身边的人都感受经典的力量,要让每一个与我们同行的人,都能够沐浴经典的阳光。”这是我们的想法,我们也立志去这样去做。记者:那这次的校长论坛您一天听下来,有怎样的感受呢?曾校长:来参加校长论坛和参加道中暑期校长班的学习是一样的,每天都是被感动。昨天去参访了春华学校的经典课堂,今天听了阿博老师、王莹莹老师、吴迪校长的分享,看到这些先行者先觉者,我们就知道要努力去学习,争取努力的去追赶,也直观的感受到坚持去做今后会呈现出什么样子。相信只要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对经典不离不弃,念兹在兹,一定会有一个我们期待的结果。记者:能谈一谈您这次回去以后有什么更进一步的规划呢?相信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在您的脑海里一定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在不经意间会冒出来,是吗?曾校长:目前的想法就是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中先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第一步想让我们那边没有参加过“六小篇”的老师亲身来经历,亲身来感受。我们学校目前参加过“六小篇”培训的老师,只占到我们学校的四分之一,参加过的和没参加过的,他们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补上这一课。再有,我还在想,什么时候让道中书院的老师来给我们做一次宣讲,来帮助我们解决老师的认识问题。不管什么样的情况,我和我的团队都会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让读经的种子在我们学校能够生根发芽。现在我们教育局教研室的同志也知道了我们的情况,大家也都被我们学校的这一群人所感动着,也在想如何能够在我们全区推展开来,让大家一起来做,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走得更远,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更多的人受益。记者:这也就是我们的习主席这些年在大力倡导的书香城市的建设。相信,有那么多人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最后请您对本次的校长论坛或是给我们道中书院说一些寄语,好吗?曾校长:感谢道中书院让我们遇见了“道”。也祝道中书院越办越好,祝愿道中书院能够成为我们诵读经典人永远的书院。记者:谢谢您的祝福,也祝贵校在经典的沐浴中越走越好!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附:12月1日上午,曾建明校长公开发言

大家早上好!我来自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南坝小学,暑假期间来道中学习过校长班,我们学校的读经教育走上了快车道,走到了大道上,我们学校对读经教育的要求就是三全——全实、全程和全员,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老师的自觉、自愿和自发,家长们的认知行动,困难是有的,我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愿以我之力,引领一校之风尚,以我之坚持,唤起一校之师生,以我之微命,引领一地之风尚,则此生足矣。让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一个与我同行的人都能沐浴经典的阳光。

延伸阅读:

   1.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道中校长论坛打造互学互鉴平台

   2.忻州陈俊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就是“经典诵读进课堂”,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3.【观点】安庆徐英权:王财贵先生提出“经典诵读进课堂”,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4.校长论坛参会众堂主感言:体制读经是个大趋势,堂主不能再漠视,以后要积极重视

   5.考察是前提,宣导是关键,行动是根本:再造书香门第、构建特色学校

   6.一般学校转型读经,该如何推进?步骤如何?

   7.一个好汉三个帮:组团学习,让读经推广之路虎虎生威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点击:【薛春黎王莹莹吴迪共同授课】河南驻马店12月29日—1月1日“六小篇研习会”公告


推动学校读经的引擎~道中书院·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