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诗歌改变中国乡村面貌

FAYA FAYA TALK 2023-12-05


这是FAYA平台为你推送的第25篇文章


“我们的房间已经变成了一片割过的稻田,天花板、窗子消失了,连墙壁也消失了。你的四周是无数和你一样被收割后的稻束。你已经经历了春种秋收整整三季,你的脚像根一样,还还牢牢扎在土地里,你的叶黄了,你的果实被人们收割采集。你静默地站着,思考着,感受着……“


——是光四季诗歌·秋日课


这是“是光四季诗歌”在乡村学校上的“秋日课”的一段引入。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可能很难将“乡村孩子”和“诗歌”放在一起,在创办“是光”之前,康瑜也没这么想过。

在上面这堂诗歌课里老师继续引导,“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一颗种子生长到成熟的过程中,什么令你怀念,什么令你难忘?”有的孩子感到难过、留恋,因为生命已经走向尽头;有人想念自己孕育的果实;也有人因为自己的果实养育了其他的生命而感到骄傲。


原来提起秋天,并不一定就是“收获”。从一个简单常见的秋日场景里,从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开始,孩子们共情稻束、体会失去,联系到自己生命里的失去。

“因为失去在他们的生命里太常发生,大病大灾、父母离开。诗歌就像是一个教会他们看待失去的工具,他们可以自己熟练运用的工具。”康瑜这样说起教乡村孩子们写诗的原因。在这样的教育和陪伴下,孩子们开始用诗歌表达起自己的感受来。

图|康瑜在2019发芽大会分享孩子们和诗歌的故事


丹艳 9 岁,来自湖南,她的妈妈在她小时候就离开了她外出打工。她不愿意在教室里好好读书,因为她太想妈妈了。有一阵子她一直在感冒,她太小不明白感冒只是一个小病,会很快好起来。她在日记里写,“一定是因为我一直生病,所以妈妈才不愿意回家看我。”她和老师说,她不想读书了,她想去找妈妈。而在诗里,她常常把自己写成路边的小树。


这首诗在“是光诗歌”发表之后,妈妈给丹艳打了一个电话。丹艳又写下另一首诗。


后来丹艳的妈妈终于回了家,她说,在诗里才知道,丹艳生病背后的秘密。

这样的表达方式的转变还带来了别的结果。当项目进行一年后康瑜回到项目学校的时候,校长指着他的窗户说:“康老师你看,自从他们写诗之后,我办公室的玻璃也很少换了。”于是,“是光”有了自己的口号: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

康瑜说:“诗歌并不能让一个人的生气、愤怒消失,但可以为这群渴望得到关注和爱的孩子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而在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背后,康瑜对“为什么教乡村孩子写诗”还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图|康瑜在2019发芽大会分享“是光四季诗歌”的故事


当她刚从大学毕业,去到乡村支教的时候,她告诉自己,“我的任务就是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她寄希望于前排的孩子,因为他们更有可能考上中学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直到一天山里的校长问她,你知道谁是这个镇子未来的主人吗?是这些走不出去、留在山里的孩子。他们什么样,未来的乡村就是什么样。


在经过几年的实践之后,康瑜和“是光”都更加坚信:当一个孩子观察这个世界的内在视角改变,未来才会更大的力量改变外部世界。


“我们选择用诗歌陪伴那些可能留在乡村的孩子们,由内而外改变中国乡村的面貌。”

(以上内容编辑自康瑜在 2019 年 FAYA 大会的演讲稿,点击下面的视频观看她的完整演讲。)


            文稿:康瑜2019发芽大会讲稿
            编辑:Jimmy
            排版:欣   怡
            图片:讲者提供及发芽大会现场拍摄
                    (摄影师:丁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