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道尊陆王,为学法朱子:人间第一等学问就是学做人,学以志圣贤而已矣!

道中书院文宣部 道中书院 2022-05-22

王欢锋老师读牟有感(其一)

易为君子谋——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读牟宗三先生《周易哲学演讲录》、《周易大义》有感


孔子云: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易学传统在中华民族历来有悠久历史,“周”有三义,所谓周普、周流、周代也;“易”三义,所谓简易,变易,不易也。从伏羲画八卦,到文王演六十四卦,到周公演三百八十四爻,《易》之书就被用来做占卜之用。自春秋孔子赞《易》做“十翼”开始,将中国易学传统从单纯的卜筮之书创造性转化为探究天人关系、生命哲学义理之书,极大影响了中国后来的易学传统。很多人一听到《易经》就本能想到算命,这样了解《易经》也并不算没有道理。人类喜欢算命的心灵,其根源源自人类心灵中求完整的本性,人对现实有一种不安,不满于现状,想要了解整个宇宙,整个人生,于是就有了卜筮算命之学。

但是孔子不走算命之路,因为如果人的命真的可以算出来,请问你是遵从呢?还是不遵从呢?假如一个人对生命有过深度思考,那你一定会承认凡天地万物皆有其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生要想吉祥如意,最简单办法就是遵从天道而行,顺应人道而行,老天自然就会保佑你,让你吉祥如意,无有不利!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学易之道首先就是要我们学会体天德而明人道,端正人生方向,方向既定,则可以无大过矣。人生到最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走君子之道,走君子之道就是吉,大吉大利,走小人之道就是凶,大凶大恶。若人人都能明此理,就不需要卜筮,不需要算命,这就是孔子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所以易学之道就是要让我们成为一个君子。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君子?最简易的办法就是从诵读经典,践行经典开始!

王欢锋老师观朱有感(其二)

读朱子《近思录》有感


古人云: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读书最是要切己,如不能切己,便是不曾读书。余自接触读经教育以来,一直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学,对于读经教育的学习,越是深入其中,越觉其深邃广大。凡深入了解读经教育背后之义理者,皆知读经教育背后的一个核心义理支撑就是儒家心性之学,或进一步说,乃是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余受先入为主思想影响,几年来对陆王心学略有体会,但对程朱理学,尤其是朱子学,多有不屑。近来详读朱子所编《近思录》,颇觉惭愧,想来自己虽接触并从事读经教育也算有些年头,自觉见识尚可,然心性修养却多有不足,想来原因在于:陆王易简工夫不到时,也忽视了朱子繁难工夫。今读《近思录》,颇觉对我做工夫而言真是一贴良药。读经教育是直指人性的,也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生命学问,若是不能够将经典智慧切实、落实为自我功夫之修养,则将是生命最大的障碍。年轻人总喜欢一种高明的人生境界,喜欢简易功夫,殊不知所有简易功夫也只在超越原则上是简易,一旦落实到现实中为人处世,若无扎实为人为学之功夫,则很容易落入虚玄而荡、情识而肆的人病之中。近来细读《近思录》后,我恍然察觉,原来朱陆学问并无本质上的矛盾,人在现实中过生活,做学问是要两层兼备的。虽说陆王尊德性的学问是本,但朱子重道问学繁难功夫亦不可忽略。

今兹列余读《近思录》部分精要言语,以享诸君:【为人篇】: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亦不失于令名。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制怒为难,制惧亦难。克己可以制怒,明理可以制惧。防小人之道,正己为先。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不能动人,只是诚不至。于事厌倦,皆是无诚处……凡此语录俯拾即是,每读一句,皆能叩击心门,告诫我们读圣贤书旨在修养自我,成长生命,生命通达时,学问亦有通达时。人间第一等学问就是学做人,学以志圣贤而已矣。新儒家大儒牟宗三先先曾引用熊十力先生当年对自己的教导:为人不易,为学实难。其实为人和为学本是一体,中国学问历来就以生命学问为中心也。朱子可谓是宋明儒学中典范,朱子一生勤恳治学,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之为学经验。牟宗三又曾言:为道尊孔孟,为学法荀卿。若是放在宋明时期,其实我们也可转化为:为道尊陆王,为学法朱子。以下录上部分《近思录》中为学语录,与诸君共勉。【为学篇】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需识体。义理之学,亦需深沉方有造,非浅易清浮之可得。书不必多看,要知其约。须是将圣人言语玩味,入心记着,然后力去行之,自有所得。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今人为学者,如登山麓。方其迤逦,莫不闊步,及道峻处便止。需是要刚决果敢以进。书需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致思如掘井,初有浑水,久后稍引动得清者出来……《近思录》里像这样指点吾辈为学的语录亦是不胜枚举,这样为学之指点,我辈亦需时常讽诵,烂熟于心,如此则无论是对我们日后之为人亦或为学皆大有裨益。《近思录》无疑是我做下学功夫的一贴良药,因此日后读经教育学习中,我亦会时常读之,以警惕自我,做下学之功夫,切问近思,修己安人,愿与有识之同道共勉之。

王欢锋老师观朱有感(其三)

从“狗啃生铁杵”的典故看朱子格物说有感


昔禅宗有典故“狗啃生铁杵”,生铁杵咬着没味道,丢了又不舍,只好带着走,随时琢磨着滋味。这种时刻绵密观察检验自我修身的功夫,佛家叫“提撕”。由此我想到了宋儒朱子的“格物”功夫,格物格的不是一个外在的自然界的物理,而是人伦日用的道德之理。朱子格物功夫要害在“切己”,所谓“切己”一是对照圣贤经典智慧随时“自省”;其次是“自省”后而能当下“笃行”,务必要在自己身心上起变化。我自己近年来工夫修养长进有限,缺的就是这种“狗啃生铁杵”的硬功夫,二年前冯院长指点我克去“急躁”的习气,令我春节在家绣夫子像,结果几天下来不果而终,而今想来,就少了这种硬功夫!今当痛定思痛,拔除习气,从下“狗啃生铁杵”的硬功夫开始,如此方能无愧于己。略谈“不着急”的修养功夫:冯友兰先生暮年,有人向他讨教“养生之道”,老人略微沉吟,说出了三个字“不……着……急。”黄兴将军将自己的平生心得归结为“慢慢细细”,这与冯友兰先生的“不着急”三个字如合符契,可见成大事者,须是安然淡定,静气充盈。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多年来“急躁”的毛病,凡事总想提前知道,提前做出应对,怕一旦一堆事情同时来临时就手忙脚乱,这其实都是“急躁”的表现。急躁的根源就是心中本源不明,心中缺乏诚敬,故无法从容面对事物。语言上话多,也是急躁的表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对治“急躁”办法就是“涵养用敬”。今当下定决心涵养用敬,于洒扫应对进退处,时时涵养,居敬持志,修己安人。


编辑:(文宣部)王宏薇

审核:(教务长)守真

相关图文

   1.朱子工夫“艰难”说别解  

   2.别子为宗,价值不掩;博文立事,通经致用;读书穷理,实有余师——记六年后,重读朱子   

   3.王欢锋:误以情识为良知指导下的读经实践之路上的自我反省与生命成长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牟学研习班往期信息汇总,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