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日读诗 | 误喜对床寻旧约

程千帆 程门问学 2021-06-12


逍遥堂会宿 二首

苏辙


逍遥堂后千章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纸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注释

逍遥堂:彭城(今江苏徐州)官舍中堂名。

会宿:住在一道。熙宁十年(1077),苏轼任徐州知州,苏辙在赴南京(今河南商丘)任判官前,与其兄会宿于此。

千章木:成林的大树。章:大木。

中宵:半夜。

误喜:错喜欢。

对床:两人对床而卧。

东阁:疑即指逍遥堂,或在官署的东边。

山公:晋人山简,好酒,却无酒量,所以《晋书》说他“置酒辄醉”。苏轼也是如此,所以用来比拟。


 ▍品评

嘉祐六年,苏轼兄弟才二十多岁,住在汴京怀远驿。当他们读到唐韦应物《与元常全真二甥》诗中“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之句时,十分感动,便相约早退闲居。故韦氏诗意在苏氏兄弟作品中反复出现:如苏轼之“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他年夜雨独伤神”、“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对床定悠悠,夜雨今萧瑟”、“对床贪听连宵雨”、“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苏辙则除《逍遥堂会宿》第一首外,还有“夜雨从来对榻眠”、“风雨对床闻晓钟”等等。

生活中最美好的境界,往往是令人难忘的。苏氏兄弟受到韦应物的启示,不仅领略了风雨对床的宁静和谐之美,而且还将其与早退闲居之乐联系起来。这就将宁静和谐的感觉深化了,使之进一步体现了一种早日摆脱功名富贵的优雅情操。苏氏兄弟的政治态度是保守的,人品却是高洁的,他们终身难忘风雨对床之乐也显示了这一点。

次首将宦途失意的苏轼的形象突现了出来:人则一醉如泥,纸窗困卧;景则秋凉如水,风雨凄凄。这两兄弟的心情不问可知。苏轼和诗两首之一云:“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虽强作宽慰之语,但知味人不难尝到其中的苦涩。




苏辙(1039-1112)

字子由,轼弟,与轼同年登进士第,授商州军事推官。王安石变法,辙为属官,力陈新法之不便,屡遭贬谪。元祐六年(1091),旧党执政,召为右司谏,累迁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绍圣初,新党得势,复落职远窜,远至雷州。徽宗立,复官大中大夫,致仕。有《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今存。


程千帆 |《读宋诗随笔》


【相关阅读】

巩本栋:苏东坡是这样的人 | 走近“苏海”之一

巩本栋:东坡诗文的高明之处 | 走近“苏海”之二

巩本栋:东坡是永远的东坡! | 走近“苏海”之三


【往期回顾】

闲敲棋子落灯花 | 赵师秀《约客》

问渠那得清如许 |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 萧德藻《登岳阳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 林升《题临安邸》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 李清照《咏史》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 陈师道《示三子》

清风无力屠得热 | 王令《暑旱苦热》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夜凉吹笛千山月 | 欧阳修《梦中作》

倒倾鲛室泻琼瑰 | 苏轼《有美堂暴雨》

沈园非复旧池台 | 陆游《沈园》二首

庙堂无策可平戎 | 陈与义《伤春》

卧听疲马啮残刍 | 晁端友《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马蹄催趁月明归 | 岳飞《池州翠微亭》

愁情不断如春水 | 寇凖《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

一枝剩欲簪双髻 | 陈师道《谢赵生惠芍药》三首选一

有情芍药含春泪 | 秦观《春日五首》选二

晨昏浮动两潮来 | 赵抃《次韵孔宪蓬莱阁》

隐隐山前日半衔 | 李觏《忆钱塘江》

藕花无数满汀洲 | 道潜《临平道中》

开窗放入大江来 |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野芳虽晚不须嗟 | 欧阳修《戏答元珍》

赖是丹青无画处 | 司马池《行色》

油壁香车不再逢 | 晏殊《寓意》

已落犹成半面妆 | 宋祁《落花》

满川风雨看潮生 |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载将离恨过江南 | 郑文宝《绝句》三首选一


欢迎加入“宋诗爱好者”群,一起读宋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