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破除论文“SCI至上” 这些文章值得好好复盘

李志民 人才发展专委会 2021-10-06

破除论文“SCI至上”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树立正确评价导向提出明确要求。破除论文“SCI至上”再度刷屏成为热点话题。

如何践行文件精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先生的这些文章值得我们好好复盘。


精彩内容节选





1

SCI崇拜 别把中国科研带偏了


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近30年的SCI一定想不到,自己会从一个最初是为了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找到与自己研究工作密切相关论文索引的工具,发表国际论文的示范并引导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推动者,逐步变成某种程度异化和扭曲科学研究目的,绑架科研和学术评定,让国内学术共同体爱恨交加、心情复杂的核心评价指标。
如今,有人戏称SCI、ESI等指标就是学术界的GDP,原因就在于这些指标与奖金、拨款等物质利益因素直接挂钩。很多项目评审组仅仅根据申报材料里的SCI论文数目和引用数量就得出评审结论,几乎不去考察论文的内容和实际水平如何;同时,众多学者的“帽子”、收入也与这些数量指标关系甚大,比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学都对学校员工发表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实行奖励制度,而且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在《Science》《Nature》等所谓顶刊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更高……上述种种,自然就出现了“SCI崇拜”的怪圈。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SCI崇拜 别把中国科研带偏了




2

大学排行榜:理性地看,引导着排


  大学排行榜并不始于中国,它与SCI、ESI等指标一样都是舶来品。我国自1982年出现第一个大学排行榜至今,现在每年公布的与大学有关的种种排行榜超过400个,仅世界大学排行榜就有50多种,其中一些排行榜已经成为社会衡量大学的重要参考和指标。


大学排行榜数量激增的背后是其关注度的水涨船高,它的火爆程度从每次USNews、QS、THE、ARWU等大学排行榜发榜之日各方铺天盖地的宣传可见一斑,有的高校甚至以某排行榜的位次进步作为阶段目标。
但在火爆的同时,大学排行榜也一直争议不断,乱象频生。这不由得让我们深思,在"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行走于巨大需求和诸多责难之间的大学排行榜,到底应该怎么办?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谈大学排行榜:理性地看,引导着排




3

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抢先发论文的专家至少是缺乏科学精神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全世界的关注。当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一线医护人员都在积极为防控疫情做贡献时,学术界却出现了奇葩现象。先是两所大学的教授因数据和抢发论文引起纠纷争议,最近又传出某些学术权威利用机构职能拿到病毒资料,第一时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既是医学研究的对象,又是医疗和防治等问题的实践,而论文只是针对疫情某些问题的医学或医疗过程的总结,在病毒起源不确定,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就抢先发论文的专家至少是缺乏科学精神。
我们的科研导向有问题,科研工作不是为了写论文。科研论文只是科研活动的副产品,是用作学术交流的,但现在简单、量化的评价导向使论文偏离了本来的用途,导致了科研工作的异化,忽略了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和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不仅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导致科研的投入产出不够理想。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抢先发论文的专家至少是缺乏科学精神





4

大学竞逐ESI会扭曲学科生态


ESI原本只是一项揭示学科发展水平、趋势与热点的指标之一,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但自从2010年前后这一指标成为我国科研评价的新宠儿,ESI在国内的价值与意义开始变味儿。
重视ESI没有错,但简单以ESI作为唯一或者核心评价的尺子就错了。比如东部某省规定,如果ESI前1‰就是省级双一流,2‰就不是了。这种唯ESI导向会严重扭曲、误导科研发展。
我们的一些大学与科研机构对于ESI的痴迷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不但“庖丁解牛”般地分析ESI各项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情况启动内容丰富的ESI学科建设规划,投入的经费动辄以百万计,在手段上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或者真金白银重赏高被引作者,或者直接高薪挖高产论文作者,或者引导学者追逐热点论文,更有甚者不惜通过各种渠道刷高引用率……将建设一流高校变味成追逐一流数据,各种“应试”乱象不断出现,让人触目惊心。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大学竞逐ESI会扭曲学科生态




5

中国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是责任也是义务 


由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科研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科研产出的国际影响也不断提高。从近期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中国目前的学术水平、论文数量显然已经提高不少,尤其是“模仿和跟踪”国际学术发展的方面,进步很大。我们正在从世界科研跑道上的“观众”逐步成为“跟跑的运动员”,个别科学家也许已经认为自己是“领跑者”,我们会不会在众多科研领域成为“领跑者”呢?在国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的情况下,关键要看我们的科研群体能否克服心理自卑、避免盲目自大、崇尚学术自尊,建立学术文化自信其中之一就是要用中文发表论文,是科研人员的责任,也是义务。中国人不以用中文为荣,何谈民族复兴?
能不能在国际上成为科技的“领跑者”,在国际国内环境没有重大改变,我们科研经费投入继续增加的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技评价机制和导向,在做好科研分类评价,推行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的同时,要鼓励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中国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是责任也是义务



6

呼吁各大学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 

 

论文只是科研过程和现象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科研工作的副产品,并不是科研的全部,这种对发表论文过度奖励的制度严重异化了科研的本来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
应尽量减少发表论文的功利化导向,取消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的奖励。在自然状态下且在基础研究领域,论文多表示科研实力强,但是,如果不自然地用过度严格的考核指标或奖励的办法来增加论文数量,虽然论文数量多了,但实力未必更强了,也会导致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由于SCI的导向,多数科研人员不得不把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不仅要支付国外出版商大量的版面费,更重要的是当多数研究人员不仅不发表中文论文,也不阅读中文论文成风时,势必影响中文在国际上的地位,影响国人的科学素养。由于国际出版集团的霸王条款规定,论文版权归他们所有,SCI崇拜也导致了中国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有香港学者把此现象形容为“大陆学者做出了一顿丰盛大餐,首先奉送给西方学者享用”。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呼吁各大学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




7

科技评价不能成为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评价体制和政策的制定始终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政府主导”的束缚,就“科研”评“科研”,评价指标单一,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以评价基础研究的指标来评价所有类型的科研(事实上,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中只有10%用于基础研究)。也就是说用只可以评价约占10%从事基础研究者的指标来评价所有科技人员,这显然是不靠谱的。这就直接导致了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极其不重视,一味地追求论文数量、追求获奖数量。
科技评价既要减少计划的成分和政府主导,也要防止科技评价成为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科技评价要逐步建立开放评价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开放评价规则。制定和完善评价答辩、公示、反馈、申诉、举报和回溯评价制度;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健全随机、选准、回避的评价专家遴选机制;健全评价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增强评审专家的社会责任感;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科技评价不能成为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




8

科技三评中“破四唯”难在哪儿?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俗称“破四唯”)。这么长的时间都过去了,各种评价评估仍然难以有效破除“四唯”,难点在哪儿?
科技评价对科研机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特别是在评价结果与资源分配和待遇挂钩日益密切的条件下,科技评价中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对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工作激励不足;科技支撑经济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够;开放评价、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科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科技三评中“破四唯”难在哪儿?




9

没有绝对正确的评价指标,只有与时俱进的评价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评价体制和政策的制定始终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政府主导”的束缚,就“科研”评“科研”,评价指标单一,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等。而破除四唯(五唯)的行动对于中国的学术、科技评价体系无疑是一个破而后立,建立中国特色新型评价体系的重要契机。
我国的学术以及科技评价其实一直以差不多每十年一个周期变化着,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逐步演变。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改变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嬗变,而非硬性调整,是顺应了时代的自我迭代、更新。
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评价指标,只有不断进化发展,与时俱进的评价模式,无论规则定得如何公正,都难免受专家知识面的限制,主观判断的偏颇,人情世故的影响;科技评价应该上一个新台阶:靠客观数据积累,在合理分类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公开评价,让学界和产业界广泛参与。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没有绝对正确的评价指标,只有与时俱进的评价模式




10

李志民:努力建立科学有效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导致大量的科研是模仿和重复,背离了学术科研的初衷。人才与科技评价工作要遵循 “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针对计划、项目、机构、人员等不同对象,根据国家、部门、地方等不同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产业化等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同时,坚持公平公正,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及评价专家库,大力推进国际同行评议,尤其对国家重要研究机构、研究领域或学科及重大项目的评价要有国外专家参与;进一步完善评价意见的反馈机制、评价申诉制度以及重大项目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实行回避制度与专家组定期轮换制度;完善评价专家信誉制度,重大项目的评审应采取记名投票方式,评价专家名单应分级分类向社会公开,增强评价专家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努力建立科学有效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11

一流大学教授的“四有”标准 


国家“双一流”建设启动后,很多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教授首先要是世界一流的。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在国际会议上不光要有声音,还要能做特邀报告、主旨发言;在国际期刊上不光要有论文,还要能做编委、做主编、做编委会主任;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不只是参加会议、成为会员,还要做轮值主席,当理事长、副理事长,当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在国际科技奖项中,不仅要有名次,还要做主要完成人。
这四个标准是对世界一流大学教授的要求,只有通过一流的教授,我们的大学才能够建立起广泛的国际联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国际合作是有效提高我国大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抓手。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认识一定要非常清楚。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李志民:一流大学教授的“四有”标准





12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不分“教学岗”和“科研岗” 

我们不少大学现在还存在“教学岗”和“科研岗”之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人才的质量。世界一流大学的终身教授整体上都是一岗双责的,既要做好科研,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又要搞好教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也有部分一流大学招聘少数非终身岗位的讲师,非终身岗位的讲师一般教些公共知识课。我们建设“双一流”的本质要求可以归纳为提高大学的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承能力。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的关键是校长和教授们要认识到大学人才培养是靠科学研究支撑的。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不分“教学岗”和“科研岗”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更多精彩文章阅读


选才育人“门第”要讲,但不能唯“门第” 
科研资助方式应从“竞争立项”逐步转变为“择优选人”
能上能下!职称不再是科研人员的“永久牌”标签
免除审批备案一小步,科技成果转化一大步

众专家剑指“SCI崇拜”:科技评价体系亟须改革
高校竞逐ESI,对学科建设真的有利吗?两部门联合发文破除“SCI至上”看钟南山说过什么!
院士:以SCI论英雄的学术研究其欺骗性已开始暴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