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薪行业频发英年早逝?

中原民 师生 2021-03-13


近期,英年早逝频频发生在堪称高薪的金融行业,甚至有的精英人士猝逝时年仅三十多岁。


一、不幸事件


银某资本合伙人、基金创始合伙人郑某逝世。治丧委员会称,郑是因工作过度劳累,11月30日在家突发心源性疾病逝世,终年55岁。11月,大型基金公司量化投资部负责人年仅37岁猝然离世。


2年内金融圈已痛失多名英才,其中竟然包括2名90后:


2月6日,西部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吴某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38岁;4月16日,中海基金发布关于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去世的公告,现年55岁;8月19日,中某基金总经理李某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1岁;8月21日,广某证券战略投行部副总经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35岁;中某建投一名投行员工也于2020年8月不幸去世,年仅33岁;2019年12月6日晚间,东某证券公告,公司董秘于12月5日不幸离世,享年55岁;2019年11月,有基金公司会计岗90后员工自杀身亡,年仅24岁。据媒体报道,事发前,她曾说工作压力太大,状态不好,并对家人曾表示最近工作经常出错,什么都做不好,对自己很失望。

2019年7月,某券商投行部门校招的1993年出生的员工去世,离世前还在培训期。2019年5月1日,蚂蚁金服总裁助理、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因癌症在香港去世,终年41岁。2019年1月2日,诚梵某投资总经理乔某因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46岁。


二、工作压力


金融人连轴转的生活是常态,工作过劳日益成为大问题。既然这么大压力,那离开如何?但是这个圈子的诱惑又真的很大,丰厚的奖金和满满的成就感让人欲罢不能。


拼命工作的人就像公司发展过程中的炮灰,虽然领导有义务关心下属,但领导通常只顾挣钱,对下属的心理问题视而不见。几乎每个人都感受不到自我价值,但同时又害怕正视自己和同事的心理问题。高工资的代价太大了。


金融圈里,所谓精英人士连续出差、应酬、写报告,连轴转的生活都是常态。有时候金融人士在三四线小城一个项目上一呆就是大半年,也顾不上家人。赚钱不少,生活质量都不高。


三、原因


1、抑郁症

据统计,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5%,女性多于男性。而患上抑郁症的人群也有其特点,一般多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社会地位、在别人眼里工作较好的人。网上有投行员工亲述:“感觉在拿命换钱,曾一度患上抑郁症。”


2、睡眠不足、压力大


高学历者每日工作时间更长,睡眠缺乏情况严重,据统计超7成的人存在睡觉不足的问题。


3、运动不足


金融精英人士普遍运动不足。众所周知,运动可以防止肥胖或有利于减肥,控制体重;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使血液通畅;运动可以带来好的心情。体育锻炼会刺激大脑释放化学物质,让人们感到开心、放松,进而增强自信心;运动可以改善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人们入睡更快,睡眠质量更好;运动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锻炼和体育运动也可以通过社交活动进行,可以在运动中欢度时光、放松自我。




欢迎扫码关注校友原创公众号👆,百万阅读量,每日更新👆




更多精彩:2020研究生院排行榜!不同于大学综合排名

最高水平竞赛成绩公布,戳破大学排名神话
北大校企破产之后,轮到清华?难兄难弟吗?
蚂蚁金服最新估值
教育孩子,我们为什么焦虑?
500强排行榜:民营企业做不大的秘密
清华学姐证明女人是老虎,有些教授却不害怕?
一套房子真实的价值
成都风波:大学书记校长谁是老大?
大学经费超过了省会城市?
人行前行长良心揭秘:物价官方统计低、民间感觉高?
国际科技巨头发射火箭,中国巨头开始卖菜?
租房、看直播也上套!金融骗子有多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